馬彧旻
[摘要] 目的 對糖尿病患者接受血糖檢驗和尿糖檢驗的臨床效果,為臨床糖尿病患者檢查提供參考。 方法 根據2015年8月—2016年9月該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64例來進行研究分析,為患者進行血糖檢驗以及尿糖檢驗,對檢驗結果進行分析研究。 結果 患者血糖檢測顯示,平均空腹血糖超過6.1 mmol/L,平均餐后2 h血糖超過7.8 mmol/L,血糖陽性率是100.00%。糖尿病患者尿糖檢驗的陽性強度增加,其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均會上升。 結論 糖尿病患者接受尿糖檢驗是可行的,該方式無創傷,使用簡單,雖然存在漏診幾率,但是結合血糖指標、尿糖指標來測定,可以獲得更加精確的結果。糖尿病患者的初步篩查可以通過尿糖檢驗來進行,對患者無創,可以保障診斷的準確性,測定患者的血糖指標、尿糖指標,可以更加準確的了解病情,提供最佳的治療。
[關鍵詞] 糖尿病;血糖檢驗;尿糖檢驗
[中圖分類號] R44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1(b)-0042-02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現就是高血糖,糖尿病、腫瘤、冠心病是人類健康三大殺手,對人類生命產生極大的威脅[1]。因為人們的生活習慣變化,生活節奏加速,越來越多的肥胖患者發病,糖尿病的發生率和肥胖有一定聯系[2],雖然該疾病表現出了年輕化趨勢。糖尿病會讓患者出現腎病、動脈硬化,致殘和致死的幾率比較高,需要盡早確診然后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控制,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根據研究顯示[3-4],糖尿病患者接受診斷的時候,血糖檢驗結果準確,但是有創,尿糖檢驗無創,而結果也較為可靠。糖尿病是慢性疾病,患者發病后,終生需要接受治療控制,還會有其他的并發癥出現,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了極大的威脅。糖尿病患者需要盡早的接受治療,延緩患者的病情發展,降低其并發癥發生率,早期的診斷對患者的治療而言不可缺少。此次2015年8月—2016年9月對血糖檢驗和尿糖檢驗的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該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64例進行研究,均是來該院接受治療的患者,共有38例男性和26例女性患者,最小患者37歲,最大患者72歲,平均(55.82±5.96)歲。
1.2 方法
對接受研究的患者,進行空腹血糖采集,在清晨時進行,分別采集空腹血液和尿液3 mL,餐后2 h再次采集3 mL血液,對血液和尿液樣本進行檢測。血糖檢驗所用方法為葡萄糖氧化酶檢驗, 尿糖檢驗方式為優利特十一項試紙檢查。
1.3 評價標準
①尿糖檢驗標準:尿糖檢測結果是依據試紙顏色加以反映, 通常分為6個維度:-、±、+、2+、3+、4+;-表示結果為陰性。②血糖診斷標準: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7.8 mmol/L即可判定是糖尿病患者[5]。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此次研究中,患者尿糖結果顯示,有4例“-”,占6.25%,6例“±”,占9.38%,6例“+”,占9.38%, 23例“2+”,占35.94%,15例“3+”,占23.44%,10例“4+”,占15.63%。有4例陰性,60例陽性,陽性率為93.75%。因此患者尿糖陽性強度增加,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也會上升。
3 討論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患者發病后,終生需要接受治療控制,還會有其他的并發癥出現,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了極大的威脅。糖尿病患者需要盡早的接受治療,延緩患者的病情發展,降低其并發癥發生率,早期的診斷對患者的治療而言不可缺少[6]。因為人們的生活習慣變化,生活節奏加速,越來越多的肥胖患者發病,糖尿病的發生率和肥胖有一定聯系,雖然該疾病表現出了年輕化趨勢。糖尿病會讓患者出現腎病、動脈硬化,致殘和致死的幾率比較高,需要盡早確診然后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控制,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根據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接受診斷的時候,血糖檢驗結果準確,但是有創,尿糖檢驗無創,而結果也較為可靠,給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時,檢驗不符合要求可能會對患者的臨床治療產生不利影響,讓患者的病情惡化,延誤治療[7]。
為患者進行血糖和尿糖檢驗的時候,患者空腹狀態下的正常值應該是3.9~6.1 mmol/L,如果血糖失衡則說明患者的血糖情況存在異常[8-9]。一般來說人體在進食后3 h,體內血糖會變得正常,檢測餐后2 h血糖對胰島素分泌缺陷能夠進行判斷,這是早期判斷糖尿病的有效依據[9-11]。尿糖對患者無創,經濟,使用便捷,濾液經過腎小管靠近曲小管的時候,葡萄糖能夠被吸收,濾液的濃度非常高,葡萄糖會進入尿液。一般來說,尿糖水平最高為8.9 mmol/L,尿糖決定了原尿糖水平,原尿糖決定了血糖水平,因此,為患者進行檢驗的時候,如果提示尿糖陽性這說明患者可能屬于糖尿病。在一些診斷中,血糖和尿糖水平都是保持正相關性[12-15]。該次研究中,此次研究中,患者尿糖結果顯示,有4例“-”,占6.25%,6例“±”,占9.38%,6例“+”,占9.38%, 23例“2+”,占35.94%,15例“3+”,占23.44%,10例“4+”,占15.63%。 因此患者尿糖陽性強度增加,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也會上升。尿糖檢驗能夠當做糖尿病患者的初篩方式,該診斷方式存在漏診的幾率。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接受尿糖檢驗是可行的,該方式無創傷,使用簡單,雖然存在漏診幾率,但是結合血糖指標。尿糖指標來測定,可以獲得更加精確的結果,對患者的病情了解更加詳細,能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避免患者的治療被延誤。
[參考文獻]
[1] 楊蓮.糖化血紅蛋白與果糖胺診斷妊娠糖尿病的臨床價值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 2016, 20(23):3195-3196.
[2] 陳少瑩,陳路林,梁燕.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在2型糖尿病腎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4):42-43.
[3] 王杰敏, 王杰彪, 梁滿超.早孕期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妊娠期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6, 18(4):376-377.
[4] 王智霞, 喬玉春.血清 VEGF、CysC 和 Hcy 聯合檢測對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價值[J].河北醫藥,2016,38(16):2436-2439.
[5] 詹鵬飛, 肖俊銳,袁云燕.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指標的前瞻性篩選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6):2238-2241.
[6] 畢瑩.血糖檢驗和尿糖檢驗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價值. 醫學信息,2015,28(49):93-94.
[7] 張晶菊. 血糖與尿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醫學信息,2015,28(11):136-137.
[8] 米日古麗·吾木哈斯木.血糖與尿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100):136-137.
[9] 胡仲紅,趙通州,夏季鳳.血糖與尿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研究[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9):39-40.
[10] 熊娟, 黃四爽. 尿糖、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0,8(21):26-27.
[11] 湯水平. 空腹血糖測定聯合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36):97.
[12] 趙東.尿糖、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中的臨床應用[J].醫學信息,2013,26(2):286-287.
[13] 續燕. 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檢測在糖尿病診斷及其療效評價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導刊, 2013(11):1889-1890.
[14] 張海英, 林錦喜. 探討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測定在糖尿病診斷和控制中的應用價值[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4(2):232-233.
[15] 余海峰. 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在糖尿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2):2767-2768.
(收稿日期:201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