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清
[摘要] 目的 護患溝通在老年糖尿病護理過程中的應用及對患者治療依從性影響分析的研究。方法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該院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為該次研究的抽樣樣本,隨機抽取25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252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兩組,每組人員個數為126例,先入院治療的126例患者為該次研究的對照組,對該組患者進行常規性護理,后入院治療的126例患者為觀察組,對該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溝通護理。比較兩組患者滿意度及依從性。結果 觀察組對醫護人員護理干預滿意度為95.2%,對照組護理干預滿意對為73%,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情況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糖尿病患者治療期間,護理人員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不僅能夠提升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而且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護患溝通;糖尿??;應用;治療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1(b)-0124-02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人體新陳代謝機制不調,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體內葡萄糖消化分解受阻,大量葡萄糖不能被人體有效吸收,而隨著尿液排除體內,造成人體食欲增加,但身體日漸消瘦,嚴重者出現營養不良反應[1]。由于老年人行動不便,身體健康狀況、免疫能力差、身體素質差等,需要醫護人員干預,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隨時關注患者的身體狀況與反應,對患者的病情緩解與康復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該文通過研究護患溝通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該院收治的252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護患溝通對糖尿病人治療依存性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該院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為該次研究的抽樣樣本,隨機抽取252例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身體特征為:(1)年齡特征:分布在60~9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2.6歲;(2)性別特征:男性患者138例,女性患者114例,男女比例為1.21;兩組成員性別、年齡、身體狀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 方法
按照糖尿病護理流程標準,對兩組糖尿病患者進行無差別的常規護理,節制患者的日常飲食,將每日葡萄糖攝入量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服用降糖藥物,藥物服用量、每日服用次數、時間保持一致。觀察組除了常規護理外,加強護患溝通護理,主要的方法如下。
①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糖尿病雖然能夠控制病情,但不能被完全治愈,屬于是一種終身疾病,會長期困擾患者,對患者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醫護人員要與患者多溝通交流,積極了解患者病情,傾聽患者的心聲,為患者排憂解難,排解患者心中的苦悶,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每天保持愉悅的心情,讓患者能夠樂觀地面對疾病[2]。同時,醫護人員還有了解患者的興趣愛好,與患者多培養共同語言,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提升患者對生活的熱情,讓患者有足夠的耐心與毅力戰勝疾病。
②心理輔導治療。糖尿病患者長期受到疾病的纏繞,心理上難免出現焦慮、不安、緊張、抑郁等不良情緒反應,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精神疏導,讓患者能夠正確、科學地對待自身的疾病[3]。首先,讓患者對糖尿病有一個科學的認識,讓患者知道對糖尿病產生的主要原因、有效的治療辦法以及平時注意事項都有清晰的認識,緩解患者對糖尿病的過度恐慌;其次,醫護人員隨時關注患者的精神狀況,傾聽患者對糖尿病的看法,對糖尿病認識不清楚的患者及時說明,降低患者對糖尿病的擔憂,及時對精神不良的患者進行情緒疏導;最后,醫護人員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以積極的熱情與朝氣感染患者,同時與患者溝通時要注意措辭,要多說鼓勵的話。
③鍛煉身體、加強戶外運動。有效對抗疾病的辦法就是加強患者自身的免疫力,而加強患者免疫力的有效辦法就是多運動。醫護人員應該多鼓勵去室外運動,多呼吸新鮮空氣,飯前飯后要出去散散步,促進食物腸道消化,提升患者的免疫能力。在適當情況下,醫護人員可以陪同患者多去戶外走走,增加患者與醫護人員的情切度。
④日常飲食護理??刂铺悄虿〉挠行мk法就是控制患者的飲食,因此醫護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的飲食,食物攝入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食物搭配要營養均衡,多吃蔬菜,少吃肉類食品,鼓勵患者多吃玉米、紅薯等纖維含量高的食物。
1.3 觀察指標
1.3.1 護理滿意度 設計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護理干預滿意度測評,讓患者對醫護人員護理干預工作進行滿意度打分,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很不滿意四個等級。
1.3.2 依從性 設計患者依從性調差問卷,讓醫護人員進行評分,分數在75~100分區間為好,分數為50~74區間為一般,分數低于50分為差。
1.4 統計方法
所有涉及到的相關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對比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兩組患者對護理干預滿意度統計結果,其中觀察組對醫護人員護理干預滿意度為95.2%,對照組護理干預滿意對為73%,明顯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要比對照組高。兩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患者治療依從性及影響因素
糖尿病患者依從性對比,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存性情況高于對照組,且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屬于慢性疾病,完全康復率較低,會伴隨患者終身,主要是由于人體新陳代謝機制不調,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體內葡萄糖消化分解受阻,大量葡萄糖不能被人體有效吸收,而隨著尿液排除體內,造成人體食欲增加,但身體日漸消瘦,嚴重者出現營養不良反應。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每餐都會有大魚大肉,飲食不均衡使得糖尿病成為現代人群高發病種,而且老年人是糖尿病發病的高危人群。由于老年人行動不便,身體健康狀況、免疫能力差、身體素質差等,還有部分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因此老年人在臨床治療的期間,需要醫護人員干預,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隨時關注患者的身體狀況與反應,對患者的病情緩解與康復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老年人糖尿病護理中,醫護人員的護理干預工作對患者的病情緩解與穩定起著重要作用。醫護人員的護理干預能力與其學歷、職業素養、工作經驗等息息相關,也就是說醫護人員的護理專業素養越高,工作經驗越豐富,對患者的心態、病情把握的就會越準確,可以和患者建立更好的護患溝通關系,護患溝通效果也就越明顯。結合調查結果以及本人的工作經驗,護患溝通對糖尿病患者的積極作用主要可以總結為一下幾點。
①提升糖尿病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調差結果顯示,醫護人員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對治療非常滿意患者為73例、基本滿意患者47例、不滿意患者5例、很不滿意患者1例,滿意率高達95.2%;而沒有建立護患溝通關系,對治療非常滿意患者為39例、基本滿意患者53例、不滿意患者28例、很不滿意患者6例,滿意率僅為73%。護患溝通能讓患者更清楚地了解糖尿病,對治療有更清楚的認識,則不會因為對糖尿病知識與治療過程缺乏認識而對醫護人員產生誤解,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識,也對糖尿病的治療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4-5]。
②增強糖尿病患者的依存性。糖尿病人長期受到疾病的纏繞,心理上難免出現焦慮、不安、緊張、抑郁等不良情緒反應,醫護人員與糖尿病患者建立溝通關系,可以幫助患者減輕心理負擔,緩解患者對糖尿病的過度恐慌,讓患者能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面對疾病,同時輔助的戶外鍛煉能讓患者呼吸新鮮空氣,提升身體素質,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對治療能夠產生一定的幫助作用。
綜上所述,由于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治療,而老年人行動不便,身體健康狀況、免疫能力差、身體素質差等,還有部分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因此老年人在臨床治療的期間,需要醫護人員干預,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隨時關注患者的身體狀況與反應,對患者的病情緩解與康復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在糖尿病患者治療期間,護理人員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不僅能夠提升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而且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存性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護患溝通應該在糖尿病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莉, 李媛英. 延續性護理干預對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和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5(18):74-76.
[2] 戴曉嵐, 溫文華. 協同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2016, 19(2):309-312.
[3] 文旭敏,李雪梅,林蕓,等.綜合性護理在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滿意度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18):48-51.
[4] 邱澤安, 姚駿. 社區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 2016, 29(8):195-196.
[5] 姜雪蓮, 白國欣, 鄭新英,等. 延續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治療依從性及健康行為的影響[J]. 重慶醫學, 2017(1A):436-437.
(收稿日期:201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