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

【摘 要】 梳理了中國的外匯儲備現狀,包括外匯儲備規模、來源、使用情況,總結了外匯儲備用于大量購買美元資產存在的風險與問題,然后提出亞投行有益于規避與控制風險,優化中國外匯儲備管理現狀。
【關鍵詞】 外匯儲備 美元資產風險 亞投行
一、外匯儲備現狀
(一)外匯儲備規模。外匯儲備是用外幣表示的儲備資產,是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兌換貨幣和用他們表示的支付手段和流動性資產,是國際儲備中易于進行國際支付的重要形式。它包括各種貨幣現鈔、外國有價證券資產。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中國外匯儲備數據統計,從2000年至2014年,我國外匯儲備呈快速連續上漲趨勢,2006年外匯儲備破1萬億美元,2011年后一直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數額巨大,外匯儲備豐富。
(二)外匯儲備來源。中國國際收支情況與外匯儲備增長密切相關。經常項目和資本與金融項目的長年持續“雙順差”是外匯儲備快速增長的主要決定因素。2012年、2015年、2016年由雙順轉變為單順,資本金融項目出現逆差,在圖1對應可見,我國的外匯儲備增長有所下降。
H-O定理(要素稟賦理論):
第一,要素供給決定要素價格,要素價格決定商品價格,商品價格表現比較優勢。即要素稟賦產生比較優勢。第二,一國將出口其豐裕要素密集型產品,進口其稀缺要素密集型產品。
中國掌握并貫徹了H-O定理(要素稟賦理論),人口紅利的充分釋放使我國成為制造業大國和世界工廠,這是奠定我國經常項目順差的決定因素。
(三)外匯儲備運用
從表1可見,中國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的比例在50%徘徊,購買美國國債是中國外匯儲備的最主要投資方式。由兩缺口模型可知,在四部門(家庭、企業、政府、國際貿易)宏觀經濟均衡時,
S-I=X-M
(S:儲蓄,I;投資,X:出口,M:進口,S-I:儲蓄投資缺口,X-M:外匯收支缺口)
即一國的超額儲蓄造成的超額供應可以通過等量的出口凈額得到消化,反之,一國的儲蓄不足形成得到超額需求則可憑借進口凈額得到維持。這便解釋了中國的國際貿易持續順差和美國的持續逆差平衡的原因及中國外匯儲備用于購買美國國債的形成機制。
二、中國外匯儲備購買美元資產的風險
大量持有美元資產在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上都不是最優選擇。中國外匯儲備存在著匯率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等風險因素。
匯率風險。2017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對比2016年匯率最高位時,已下跌10%。并且未來幾年美元仍有持續貶值預期,原因是特朗普政府減稅,財政赤字和債務率的上升都將影響美元幣值穩定;并且特朗普政府采取貿易保護主義,只有美元貶值,才能刺激產品出口。美元疲軟,中國大量持有美元資產,外匯儲備的實際購買力將不斷縮水。
利率風險。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多為長期國債,到期后的本金加利率收益必須等于購買美國國債時的現值,才能實現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但美國國債的低利率,顯然要實現目標存在很大風險系數。
流動性風險。一旦我國經濟出現劇烈變化,長期美元資產的不能及時變現將制約我國外部經濟均衡的實現。更為關鍵的是,如果美國出現主權信用危機,我國持有的大量美元資產,能否順利變現,都存在著流動性風險。
三、亞投行對優化中國外匯儲備的意義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作為中國首次主導的多邊金融機構,是對現行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補充和發展。機構宗旨是,通過對基礎設施為主的生產性領域的投資,來改善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互聯互通,促進亞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亞投行優化中國外匯儲備投資渠道。亞投行地創舉,拓寬并優化外匯儲備投資渠道,是外匯管理中資金怎么用問題,量變到質變地提升。
亞洲多數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建設資金短缺、技術和經驗缺乏、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等問題突出。在這種背景下,通過亞投行的融資,中國巨大的外匯儲備及高額的存款率能有效運用,并且帶動中國過剩產能的輸出。通過投資亞洲地區通訊、交通、電力、能源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亞洲地區經濟一體化,對利用亞洲欠發達地區的比較優勢,能源等資源的開發利用起到推動作用,并且中國未來的對外貿易、海外投資等也將開拓新市場。
外匯儲備利用于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創舉,投資回報率與美元資產的利率不是一個數量級。實現保值增值的同時,又推動了國內及區域的經濟增長。
(二)亞投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優化外匯儲備規模。一國在對外貿易和國際金融中能夠以本幣計價、結算、或投資,則外匯儲備的匯率風險將得到有效規避,外匯儲備規模也能得到有效控制。為此,中國貨幣當局積極推動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之一,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國際化是解決中國外匯儲備問題的根本途徑。亞投行的成立,無疑是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最佳選擇。在亞投行投資區域內,采用人民幣直接結算、支付,繼而培養國際社會人民幣儲備習慣,無疑將實質性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這將逐漸減少中國超額外匯儲備,降低外匯儲備風險。
【參考文獻】
[1] 王發龍 國際制度視角下的中國海外利益維護路徑研究 博士學位論文 2016年5月1日.
[2] 陳子燁 中國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角色演變研究 研究生畢業論文 2016年5月25日.
[3] 陳江生 中國外匯儲備的風險管理研究 博士學位論文 2015年7月.
[4] 郭德友 中國動用外匯儲備投資美國國債的效應分析 博士學位論文 201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