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銘
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重慶 40470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微時代的到來,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應積極轉變,以此來滿足現階段學生新特征。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先進的網絡教學技術,提高教學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思政課學習中,是高校思政課教師積極順應時潮流必須邁出的關鍵一步。
對于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的改革,高校管理人員的支持是關鍵。首先,應在學校內廣泛宣傳微課教學,可開展思政微課試點教學、微課教學競賽等,引導大學生、教師能夠積極適應微課教學模式,從而確保微課教學順利開展。在微課試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教學重難點知識進行有效處理,全面考慮到學生課堂學習、課前預習及課后復習等環節的具體需求,并予以有效完善,通過運用微課教學試點模式,可進一步拓展思政微課教學的范圍。然后,進一步健全微課管理機制,微課管理機制的制定,可有效保障思想微課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微課管理機制,由直接管理機構及分管機構設立,例如基于思想微課教學需求,進一步細化宣傳機構、教務機構、網絡機構及相關教師工作職責。其中,宣傳機構則是重點策劃思政微課教學模式推廣方案;教務處則是重點管理教師設置、課程課時、微課考核標準、學分統計等事務;網絡管理機構則是重點維護管理微課資源體系、構建微課網絡平臺、組織教師微課教學模式培訓活動等;思政教師則主要開展日常教學、設置與補充微課教學內容。同時,思政教師可在微課平臺中同學生進行密切交流與溝通,及時為學生解答疑惑,實現高效教學。
微時代下,移動在線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1]相比于PC端,移動教育通過接觸移動設備、輸出語音等方式構建個性化、針對性的人際交互場景,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學習場景,使得學習活動更加有趣,音頻類、閱讀類、題庫類在線教育產品更適合從移動端導入。思政課如果能抓住移動在線教育的發展,創設出寓教于樂的教育產品,進一步強化思政教學有效性。例如,思政教師可嘗試把思政課內容編織成游戲方式,創設一種模擬場景,凸出交互性特征,強化學生知識體驗,從而真正構建一種“沉浸式教學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全方位工程,需政府有關職能部門、高效思政教師及計算機專業人員的各方合作。
政治話語、文件話語與精英話語共同使用是現階段思政課主要的話語模式。[2]因“微時代”下網絡語言及網絡輿情的影響,這種話語表達模式已經失去了學生的認可,教師話語權地位逐漸喪失。在新媒體環境下,思政教育應堅持主體間性原則、引導原則、以人文本原則及生活貼近原則,對現有話語模式進行改善,漸漸形成學術話語、傳播話語、平等話語等新話語模式,并利用時代網絡用語,對學生容易接受的話語內容進行有效創新,建立滿足時代發展需求的思政課話語新體系。
高校思政教學中,應注重建設與維護“微課”資源平臺。課程教學中,應精心設計相對應的“微課”視頻,確保課程順利開展。思政教育是基于課程教學任務選定課題,然后廣泛收集資料,撰寫課案,制作課件及授課錄像。在制作“微課”視頻過程中,應盡量做到短小精悍,突出教學重點知識,引導學生高效掌握“微課”相關知識,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及成效。另外,及時更新資源平臺,基于思政教師教學改革及相關意見,應進一步豐富“微課”內容,在網絡平臺的引導下,師生之間加強交流與溝通,并迅速解答學生的疑問,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率。
微時代下,計算機網絡技術日益成熟,為高校思政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了強大的動力。[3]在這一形式下,高校應充分意識到思政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完善思政微課教學組織架構,開展思政領域的移動在線教育思政課的話語表達模式,轉換高校思政課的話語表達模式,并建立資源平臺,以此來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為提高學生思政素養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