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宏杰
靈臺縣獨店中心小學 甘肅平涼 744402
從教育意義上來說,小學生是想象力剛剛啟蒙的階段,就寫作而言,寫作為小學生想象力的培養與鍛煉提供了一個更寬更廣的平臺。對想象力進行開發,有利于小學生思維的開放與寫作積極性的提高。語文寫作,是引導小學生再造事物、想象事物的教學部分。借助語文作文教學的便利,讓小學生發現自己的想象潛力,給予小學生必要的引導與支持,有利于小學生綜合語言素養的提高。
在我國現階段小學義務教育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如灌輸式、填鴨式,依然存。在課堂上,老師永遠占據主導地位。學生也對老師產生依賴的心理,按部就班的完成作業。小學生生活積累缺乏,缺乏觀察能力,阻礙小學生想象力發揮。所以,家長要再生活中,讓孩子增加獨立鍛煉的機會,獨立體驗各種生活,鍛煉孩子解決問題的的能力等,這些都可以鍛煉小學生的想象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期,他們好動、好想,思維比較跳躍。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順應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給小學生靈活寫作的平臺,那么小學生的寫作學習積極性會明顯提高。在小學成長階段,小學生特別喜歡童話類的文章,而童話類的文章大多富有想象力。在設計寫作題目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童話類的題目引導小學生去想象,將自己的童話世界落實在紙上,促進小學生想象力的提高。
圖片,具有形象性,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圖畫去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小學生的思維,能夠讓寫作學習活動更加有趣。當小學生看到形象、幽默或者美麗的圖片時,他們會不自主地去表達自己看到了些什么,對圖畫進行好與壞地評價。在寫作中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以用圖片引導小學生看圖說畫,說一說他們眼里關于同一個圖畫的不同觀點。教師可以在童話故事書或者網絡上找一些適合小學生的圖畫,色彩鮮明、故事情節簡單的圖畫優先。引導小學生將他們頭腦中的故事寫在紙上,促進寫作活動的自然開展,減輕小學生的寫作學習壓力,提高想象力。
在小學階段,盡管學生對外界事物會產生好奇心理,但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對外界食物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等,都會影響學生的想象能力。當前,絕大部分學生為獨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所謂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正是由于家長這種過分的溺愛,學生能夠和外界食物接觸的機會不多,特別是某些社會實踐活動,真正能夠獨立完成的學生少之又少。所以,在生活中缺乏獨立鍛煉的機會,缺乏對生活的體驗,缺少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都會阻礙小學生想象能力的發展。
小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對于身邊一切未知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而這種好奇心正是小學生想象力培養的重要條件。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小學生將自己的生活與寫作結合起來,利用生活中所見的事物進行想象。用寫作的方式對自己想象的事與物進行記錄,能夠給小學生帶去成就感。教師可以給小學生提供一些半命題作文,給學生留下想象的空間,并鼓勵學生去寫一些個性化作文。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引導學生主動想象、學習,打破傳統的框架、束縛,使學生體會真正學習帶來的快樂和知識。例如:在對小學作文進行寫作訓練時,可以通過敘述一段材料,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大膽思考;還可以通過給寓言故事續故事,比如《龜兔賽跑》中由于兔子驕傲自大輸掉比賽,教師可以讓學生大膽想象,繼續續寫故事。
綜上所述,想象力對于小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以及寫作能力的提升都有著直接的促進作用,更是小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想象力的培養中,關鍵是培養學生思考、實踐、創新的能力,要以生活為背景,以生活為素材,不能脫離了生活。重視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需要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