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華
田東縣朔良鎮南立村小學 廣西百色 531509
有人說:“起初是我們造成習慣,后來是習慣造成我們?!币灿腥苏f:“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可見成功的教育應從良好性格的養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葉圣陶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焙昧晳T就像是我們生命之樹上盛開的一朵朵美麗的小花。學生能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們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培根說:“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當努力求得好習慣。”陳鶴琴則說:“性格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痹谶@個競爭的年代,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在社會中“成龍”、“成鳳”,而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既然如此,那么怎樣讓剛入學的低段小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呢?
首先,老師要主動與現實交心。教師應主動地、和藹地與每個學生交談,打消學生對學校的陌生感,盡快成為每個學生的好朋友。要注意通過觀察、談話等方式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每個學生都是抱著美好的愿望上學的,教師要保護并激發這種學習的愿望。循循善誘,積極鼓勵應是我們啟蒙教師主要的教學方式。
其次,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激發學生養成習慣的欲望。孔子曾講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弊杂X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它能使“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學生一旦有了自覺性,就會心甘情愿地、積極主動地去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教師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故教師應千方百計使學生了解這樣做的好處,激發起學生這樣做的愿望。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特別是要組織教學活動時要把學習的活動權交給學生,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通過故事或通俗易懂、兒童化的語言,滿足學生好動和自我表現的欲望,讓學生在嘗試中發現問題,在合作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交流中產生情感共鳴,在運動中獲得成功的滿足,學生在滿足心理需要的過程中注意力自然集中在學習上。另外,對剛入學的兒童來說,教師的教學藝術顯得格外重要,千叮萬囑學生是會厭煩的。在組織教學過程中,老師可采用師生互動的方式。如要讓學生安靜時,教師說:“一、二、三”,學生說:“快坐好”;需要提示時,教師說前半句,讓學生接著說后半句。如,“小小耳朵---認真聽,小小眼睛---仔細看,小小頭腦---仔細想,小小雙手---學會做”,學生很感興趣。教師有時用眼神暗示、手勢暗示等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此外,有的老師還總結了處理偶發事件的策略。如“寬容的策略,轉移的策略,停頓的策略,幽默的策略,誘導的策略,暗示的策略,冷卻的策略”等。
再次,明確要求和具體指導相結合。對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要指導過細,而對低段小學生則不行,必須做到“明確要求,指導具體”。如學生的作業習慣,要制定出具體要求,如一、書寫規范;二、格式正確;三、正確率高;四、按時完成。用這四條要求經常指導孩子的作業,給予批評,好的印上紅旗或小紅花,開展一日無錯題活動。經常在全班展覽,鼓勵本人,促進大家。為了明確要求,可制定養成教育內容序列,從每個細小的動作入手,從站、立、行開始,隨時都要給予指導。另外,從學生的作文和日常接觸中發現孩子的接、發東西、說話等不太有禮貌,就要及時教孩子如何接遞東西,如何說話。低段的孩子缺乏起碼的生活經驗,如果沒有具體的指導很難形成良好的習慣,所以培養習慣必須具體指導。教師在學校指導,家長在家里指導,邊指導邊訓練,最終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最后,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教師要善于當好醫生。新的教育理論告訴我們,教師是多重角色的職業。是演員,又是服務員;又是朋友;是學生,又是老師。然而,在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方面,筆者認為教師更應該像醫生。根據學生的不同“癥狀”,把矯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同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緊密結合起來,發揮“醫生”的作用,對癥下藥,治病救人。培養一個好的習慣很不容易,需要學生有堅強的意志力,老師也要付出艱辛的勞動,而糾正一個不良習慣更是難上加難。有關專家指出,一個人幾天養成的不良習慣,一輩子都不一定能徹底改掉。的確,剛入學的孩子,他們盡管天真活潑、聰明可愛,但在他們身上不良習慣隨處可見。如上課時隨便講話,東張西望;隨便下座位,隨手扔紙片;亂放學具,作業拖拉等等。這些不良習慣一旦形成,糾正起來非常困難。因此,在培養良好習慣的同時很多時間也在糾正不良習慣。既要塑造他們,又要改造他們,既要做好“園丁”,又要做好“醫生”。
總之,多一個好習慣,心中就將多一份自信;多一個好習慣,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和機遇;多一個好習慣,我們生命力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我們的教育最終是對學生的行為發生影響,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是對兒童進行德育的有力手段,同時在具體的培養中滲透著思想品德教育。養成教育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新人的關鍵環節,只有抓住這一環節,從實際出發,靈活機動地培養學生各種良好行為習慣,才能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作為教育者,就要努力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乘著良好習慣這艘帆船乘風破浪,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