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勝
山東省博興第二中學 山東博興 256500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和新時期教育對學生素質發展的更高要求,我們的教育和教學面臨著艱巨的任務。如何根據新課標、新的教學理念,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大膽改革探索,大膽創新,尋求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來,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是重要的任務。下面就本人根據具體情況和多年積累的一點教學經驗,提出和大家一起探討。
每一堂課要讓學生學習什么?要達到什么樣的預期效果?教材是如何安排的?為什么這樣安排?作為一名教師,這些問題都必須十分清楚,這樣上起課來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重點突出、有條不紊,輕松地駕馭整個課堂教學。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愉悅學習的基礎,努力學習的催化劑。教學中,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即平等、相互尊重(特別是教師對學生人格的尊重)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良好的樂學情感,使其產生積極的學習心態,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
很多實踐表明,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期待是通過微笑來傳遞的,而學生會在這種愛的感召下受到鼓舞,從而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往往是喜歡某一位教師而喜歡他的課。上課時,多給孩子一點微笑,多給孩子一些關愛,讓每個孩子都感到教師喜歡自己,要學好這位教師所教的課。
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離不開學生的積極投入,而學生的積極投入又離不開老師的鼓勵。人們常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所以,教師要解放思想,幫學生樹立自信心。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要積極鼓勵學生善思多問,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允許學生“別出心裁”、“標新立異”,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思考問題。
構建和諧的課堂,把民主帶進課堂非常重要。學生在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心情舒暢,才能敢想、敢說、敢問、敢做、敢于創新、敢于創造,在課堂上,只有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民主于學生,還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才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比如,我們上課時不能只讓那些學習好的學生回答問題,那些學習差的學生我們也要尋找機會讓他們多表現。又如,當我們在上課時不經意間說錯了,學生幫我們指出來,我們也應真誠地向他們說聲:“謝謝”。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尤其,物理學科內容較為難學,孩子們從初中邁入高中,還沒有很好地形成對物理概念和模型的認識,往往影響到課堂學習效果。一個有意思的游戲、一個有探索性的學習情境、一幅色彩鮮明的畫面、一段生動有趣的故事、一個實際生活中的事例、一次實驗操作……這些都可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設計,可激發學生渴求新知識的心理狀態,激起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
物理聯系生活實際的內容較多,可以在教學中,把喜聞樂見的游戲與教學內容,特別是教學重難點有機結合在一起,創設學習最佳環境,使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習積極性,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如,在有關“力的分解”快速找到合力和分力的關系教學中,我經常開展師生對口令、計算接龍等游戲競賽活動,變機械計算為豐富多彩的游戲競賽性練習,教與學都收到了事半功倍、學而不厭的效果。
興趣是由于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種情緒狀態。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巧布疑陣、猜數學謎語等活動,使學生產生疑問,引起好奇心,這種疑問和好奇心正是激勵學生積極思維的動力。比方學生問:雞蛋碰石頭,雞蛋碎了而石頭為什么完好無損?甲乙兩隊拔河,甲隊勝了,乙隊輸了,是由于甲對乙的力大于乙對甲的力嗎?經過這些問題的解答,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又比方學生發問:鞋底為什么要凸凹不平?要使自行車盡快停下來,應該怎樣辦?解答這些問題之前,可讓學生溫習摩擦力的概念,再停止啟示,敲開疑惑之門。把學生的興趣引入到一種高漲的情緒中,使他們在興奮、熱情的狀態下投入到對知識的探求。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創設情境氛圍方面,具有其它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勢,多媒體計算機集圖、文、像、音于一體,動靜結合,化靜為動,生動形象,能以新穎性、趣味性、藝術性吸引學生注意力和好奇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短,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在教學中可適當安排些形式多樣、新穎的教學活動,喚起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激發學生樂學情感。如在教學“摩擦力”時,我組織學生進行排隊走路,設置不同的路面狀況,讓學生依次通過,通過對運動結果的分析,讓他們在地面和鞋子上分別畫上摩擦力的方向。通過這樣的實際活動,使學生了解到摩擦力的意義,摩擦力不都是阻力,收到較好的效果,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
總之,我個人感覺如能把上述幾個方面做好,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體現新課程教學的新要求。當然,教無定法,教師在課堂教學改革中應大膽創新、嘗試,積極努力探索,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