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時偉
商城高級中學 河南 商城 465350
高中地理是高中教學階段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高中地理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識面很廣,要學好高中地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于高中學生來說,要學好高中地理需要會綜合分析問題,要有靈活的思維,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以不斷提升學習效果。
要想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果,老師在教學中要應用多種教學方法,例如常用的教學方法為:演示、談論、競賽、合作等等,對于要學習的地理知識,老師要啟發學生積極運用靈活的思維,學會橫向或者是縱向分析以理解知識,不要僅僅看見知識表面的現象,還要深挖知識的深層內涵,思維要靈活,尋找地理事物與現象之間的聯系,舉一反三,不斷擴充地理知識,尋找其中蘊含的共同本質和規律,以不斷提高學習效果。
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目標就是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1],開闊學生的視野,對于地理知識要求學生要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要正確分析自然規律與客觀事物,能夠運用思維發展規律來解釋周圍的一些地理事物或現象,以不斷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綜合思維能力。
綜合思維能力建立起來的主要表現就是: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時候要能將多方面知識進行聯系,并融會貫通,能夠舉一反三。高中地理知識所包括的面很廣,有植物、動物、河流、湖泊、大氣環境等等,這方方面面的知識看似種類多且復雜,其實它們之間是有聯系的。動植物的生長離不開自然環境,山川湖泊給生命的繁衍提供物質基礎,因此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要深挖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全面的觀點學習地理知識。而有關河流和湖泊方面的內容在教材中沒有進行系統化的論述,但是學生要將這些知識與其他一些地理知識進行聯系,并做好知識的遷移,以便能夠對這部分知識深入學習,加深印象。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學生要具備綜合思維能力,能夠對各種知識進行綜合分析,深入了解知識的深刻內涵,應用靈活的思維解決問題,以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要靈活,要正確把握知識的內涵。老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明確地理主干知識,做好基礎知識的講解準備工作,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注意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建立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能夠隨時調取某一知識,也能隨時建立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不斷提高,進而學好知識。
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幫助學生理解知識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思路清晰,不斷擴展學生的眼界。在教學中應用比較法進行教學,不但能夠加深學生對某一知識的了解,而且還能夠對相似和相關的問題進行區別,對于不同的知識學生都能深刻理解,不斷加深印象。
在學習地理知識的時候,逆向思維能力是很重要的,一些地理知識抽象性較強,老師可以應用追問的方法,建立學生的形象思維,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具體。例如,在教學產業活動和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問題這一節課的時候,老師就以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為起點進行教學,逆向分析產業活動所需要符合的要素,這樣,學生對這節課的知識印象非常深刻,從而提升了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素質教育要求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發展與提升。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能夠不斷開闊學生的視野與思維,使高中生針對地理概念的想象空間更加寬廣,使學生在學習到基礎的地理知識的基礎上還加深對地理專業規律的學習。在微課視頻設置“中國的地理環境有哪些差異”、“地理環境在我們的農業和商業中的價值體現”等諸多問題,學生想象到人們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對環境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而科學技術能夠推動我們更好地了解和改變地理環境,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加深了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2]。
總之,高中地理有其自身的特點與屬性,要想學好高中地理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講是很有難度的,尤其是素質教育與新課程的廣泛引入,使得教育者對教學有了更多的想法,在教學中,只有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才能達到教學目標,提升教學效果。老師要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尊重學生的想法,發展學生的創造與想象能力,使學生能靈活掌握知識,開闊眼界,不斷提高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