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馬林
美姑縣龍窩鄉小學校 四川涼山 616450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是溝通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橋梁。在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要全面提高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必須加強農村小學班級管理,而農村小學班級管理好壞,班主任起關鍵作用。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觸頗深,我認為班主任工作不是乏味的,而是充實的。現就如何做好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就我們農村小學而言,留守兒童幾乎占在校學生總數的40%以上。很多家長外出打工,大多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看管,或是由親戚代管。由于現如今的孩子又大多是獨生子女,調皮、任性是他們的天性。在家里,要管好他們,讓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做事等等這些,老人們真的是力不從心。從而導致很多孩子都養成了一些壞習慣,目中無人、學習馬虎、紀律松散、缺乏自覺性等。這些現象就要我們做班主任的要用心去了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他們,真正讓他們感到自己是他們的貼心人。加上農村家庭居住零散,很多學生離學校較遠,這也給班主任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只有從實際出發,通過多重渠道、多種方式全面了解學生,做到心中有數,管理起來才能有的放矢。
冰心說“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愛是教育的根本。孩子天生是要被關愛、被呵護的。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就應努力當好一個有愛心的班主任,用心關愛每一位學生。班主任平時要善于接近學生,體貼和關心學生,多和他們聊天、做游戲,了解、尊重他們內心的想法,解決他們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讓學生感到老師無私的愛和深切的關懷,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話最可傾訴的人。這樣,班主任和學生的思想就溝通了。學生把班主任當朋友,構建了和諧的師生關系,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不僅要用心關愛學生,而且要平等民主地對待學生。前蘇聯的一位教育學家曾說:“漂亮的孩子人人都愛,不愛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師真正的愛。”做老師的就應該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享受到平等的權利。
學生,特別是小學生,他們都是從模仿中學習。然而,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驚人的。我們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有著一定威信,我們的行為習慣經常成為他們的模仿對象,因此,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也應該表現出良好的形象,做好學生的引路人,使學生在學習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才能得以更好的實現。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必須從細節開始。如:在教學中,有許多的“細節”,諸如坐的姿勢、讀書的姿勢、回答問題的語音、語調等等;在課間,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舉止文明、不說謊話、臟話等等。班主任老師要注重從這些細節方面讓學生養成好的習慣。《老子·道德經》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班主任教師必須注意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習慣是經過反復或練習而形成的自動化的行為動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是必須有一個過程,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需要不斷的強化,需要持之以恒的滲透,久而久之,學生的習慣就自然形成了。
現在很多學生的家長長年在外打工,農村農活較多,學生的父母在家較忙,因為學生成績較差,不好意思與老師交流。家長對學校的印象是,教師對學生的關心不夠,很多家長對學校的具體情況并不是很了解,在一些時候容易對學校和老師產生一定的誤解等。基于以上的原因,為了做好班主作工作,我經常去家訪,通過家訪一是加深老師和學生、家長的感情,拉近學校和家庭的距離。其實很多學生的家長都是很歡迎老師到自己的家里來的,并會覺得這是老師對自己學生的信任和關心,并且通過雙方的溝通,能夠使學生在校的情況很直接地讓家長知道;學生在家的表現,老師也能更清楚,這就有利于學校家庭更好地教育學生健康的成長。二是通過對學生家庭教育的了解,可以更容易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特別是那些性格迥異、古怪或者倔強的孩子,時常做出讓老師特別頭疼的事來,如果多做家訪,我想作為班主任老師一定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的,這樣也讓我們老師在處理問題時,少了很多的麻煩。
現在很多農村學生都屬于留守學生,爺爺奶奶或公公婆婆教育方式較落后。因此,為了提高家庭教育質量,我校舉辦了家長學校,向家長講授一些正確的教育方法,我還經常請家長到班上聽課,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請家長參加班隊活動,增進學生與家長、教師之間的感情,從而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總之,時勢在變,教育在變,學生在變,作為班主任一定要不斷學習有用的新的東西,永遠走在時代的前面。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內容是比較復雜而繁重的,但是只要你真誠地捧著一顆“愛心”,是完全能夠做好這項工作的。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我將繼續耕耘在我的那片樂土上,努力做好一位合格的農村小學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