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星期日海峽時報》3月25日文章,原題:專家稱,“一帶一路”可減緩氣候變化英國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表示,中國在限制碳排放增長方面做得出色,中國的做法對參與“一帶一路”項目的國家是榜樣。
哥倫比亞大學的杰弗里·薩克斯教授也表達了認為“一帶一路”有助于抑制氣候變化的希望。他說,這個世界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項目若在環境上是可持續的,將會創造歷史。
斯特恩教授在近日舉行的年度中國發展論壇上表示,2011年至2015年的“十二五”規劃期間,中國碳排放增速放慢,在目前“十三五”規劃期間,碳排放保持平穩。他預計到“十四五”,中國的碳排放將“明顯下降”。
他表示,“一帶一路”國家的面積總和是中國的3倍,目前人均收入和排放約為中國的一半,但再過20年,他們會達到中國目前的水平。“一帶一路”必須是不一樣的,“中國正在展示如何去做”。從改變做事的方式來講,中國做出很好的榜樣,“中國在國內展現的榜樣應該對外應用于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中。”他表示,中國擁有影響力,若在國外用同樣標準,將產生很好的影響力。”
目前已有60多個國家參加雄心勃勃的新絲路計劃,其中許多是發展中國家。薩克斯教授表示,如果“一帶一路”成為21世紀基礎設施——清潔交通、零碳能源和智能、互聯互通的網絡——的先驅,那么它不僅會創造歷史,還會促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作者GohSuiNoi,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18-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