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貝貝
關鍵詞:主持人;嘉賓;現場觀眾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兒行千里》由湖南衛視推出,選用的模式是談話節目,主持人、嘉賓、觀眾共同構成了談話主體,他們的表現直接關系到節目的成敗。
談話節目是以語言交流為主體的節目,主持人要與嘉賓、觀眾進行溝通交流,其親和力能夠有效緩解嘉賓、觀眾拘謹緊張的心情,營造溫馨的氛圍。
1.幽默感
主持人的幽默感能讓自己顯得平易近人,讓談話妙趣橫生,有效調節現場氣氛。《兒行千里》第一期,來自湖南寧鄉的何江,父母意外來到現場,難免會有點煽情,不善表達的父母上臺后有點拘謹,何炅抓住談話契機,不時地用家鄉話調侃,用家常話題打破嘉賓的局促感,讓原本可能傷感的場面變得輕松。富有幽默感的何炅不僅能夠和嘉賓心貼心地互動,也能不時拋笑點,讓節目在歡聲笑語中進行。
2.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是主持人具有親和力的體現,能夠有效拉近與嘉賓、觀眾的距離。某期何炅與現場觀眾互動時,談到媽媽曾在他的書包里放了兩個咸鴨蛋,有趣的是媽媽卻忘記告訴他的事情,在自我表露過程中,何炅亦莊亦諧的主持風格,引得全場哄堂大笑,有效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且觀眾與主持人在話題上的接力有效地加深了節目深度。
在談話節目中,嘉賓與主持人共同構成談話主體,嘉賓的表現受到場內外觀眾的關注,直接關系到節目的成敗。《兒行千里》節目摒棄“高咖位”的傳統標配,關注小人物,增強觀眾的附著黏度,從而提升整體節目的熒屏感染力。“魅力”指嘉賓身上具有某種吸引人的氣質和力量,當他出現在鏡頭前時,能夠表現出自身的個性,吸引住觀眾的目光。它可以源自嘉賓性格中的某些特點,還可以源自他們所做的事跡本身。《兒行千里》節目選取小人物,他們的故事里沒有驚天動地,都有一個共同點,把小事做好。
1.現場觀眾的選擇
選擇合適的觀眾來現場參與談話很重要,觀眾的年齡層次、觀眾素質的高低,觀眾是否關心談話的主題等因素,都會影響談話的氣氛。《兒行千里》對現場觀眾的選擇非常重視,它以“兒行千里家風隨行”作為節目理念,空間環境設計也年輕化、趣味化,決定了節目對觀眾的選擇最終定位于年輕化的觀眾,作為場外觀眾的代言人,他們的存在能夠有效地溝通屏幕內外,增強與電視機前年輕觀眾的情感黏度,吸引更龐大的受眾群體,從而增加節目影響效益。
2.現場觀眾的特殊設計
為實現編導的某些特定意圖,保證主持人、嘉賓與觀眾能夠形成互動,需要對現場觀眾作一些特殊設計。《兒行千里》節目中觀眾都佩戴著標有數字的標牌,數字代表著每個年輕人離家的距離,節目中現場觀眾的身份轉換為“分享嘉賓”,這種特殊的設計,有效地把現場觀眾納入訪談節目的主線中。
(1)帶動現場氣氛,引出正題。在談話節目正式錄制之前或節目開場時,為了帶動現場氣氛,主持人都會組織熱場。節目中觀眾身上標牌的數字背后往往有故事或話題,節目開場時觀眾即興分享的故事成為熱場,為即將開始的談話制造一個良好的氛圍,進而引出正題。
(2)拓展節目表達空間,彰顯節目特色。現場觀眾的參與能夠有效擴大談話范圍,豐富談話層次,使談話節目真正成為公眾論壇。《兒行千里》節目每期邀請兩位嘉賓講述家風故事,同時主持人從現場觀眾身上的標牌發現他需要現場互動的對象,請他們即興分享自己的故事。第八期,孝心廚神李愛軍堅持為母親做飯700多天不重樣的故事令全場動容,故事告一段落后,主持人注重捕捉觀眾心里激起的情感漣漪,隨機采訪幾位觀眾。來自黑龍江的薛闖分享媽媽為給姥姥按摩去足浴“偷師”的故事,來自山西太原的李星瑞分享了爸爸為陪爺爺聊天每天打電話向爺爺請教如何養植平安樹的故事,這種互動是對場上話題的延伸,形成臺上與臺下的呼應,群體共鳴效果慢慢顯現。
[1]苗 棣.脫口成秀:電視談話節目的理念與技巧[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
[2]雷建軍.電視談話節目與脫口秀辨析[J].電視研究,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