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麗特
【摘要】新的經濟體制改革及社會的全面發展,離不開合理的財稅改革,我國的財稅改革面臨著新的格局,本文闡述了我國財稅改革的必須性和重要性,并且給出了財稅創新的新路徑,為財稅改革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財稅改革;創新途徑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進,世界各國都爭先調整經濟體制結構,以推動本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在近年來迅猛的發展著,為了適應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和緩解經濟危機,我國正在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財稅改革已適應經濟體制的發展。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必須順應我國的經濟發展潮流,新的財稅改革面臨著新的矛盾和新的問題的出現,因此,在經濟發展的浪潮下,我國的財稅改革必須科學、合理、創新,才能適應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潮流。
一、財稅改革的必要性
(一)新的財稅政策可以為經濟增長保駕護航
我國的國情是發展中國家,因此,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的解決離不開經濟的增長。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自2014年開始,一些新興產業不斷拔地而起,這些產業以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為主。這些新興產業的發展勢頭非常猛烈。科技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斷凸顯出來,因此,急需新的財稅改革政策以促進科技創新產業的研發。新的財稅改革政策能夠更加適應我國的經濟發展路線,并且為其保駕護航。
(二)新的財稅政策才能適應新時代下的經濟發展腳步
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合理的財稅改革政策。我國的財稅改革,已經經歷了多個階段,這和我國的國情發展是相適應的。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的財稅政策極大的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進程,并且與其相使用。通過對地方財政收支權的相應擴大,調整了財稅收入,以促進經濟的發展。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原來的財稅制度已經不能適用于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國進行了多次財稅改革,使其和經濟制度的發展相適應。2012年起,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變更為區域性發展,因此,財稅改革也順應發展浪潮,變更為營改增設點。目前,隨著經濟發展的不斷推進,一些不適應經濟發展的企業已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因此,財稅改革必須不斷推進,以適應新時代經濟發展的要求。
(三)財稅改革必須與社會改革的戰略目標相一致
十九大以來,我國進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時期。我國社會全面改革是否成功,取決于現有的財稅制度是否合理。我國的全面改革包含兩個方面:財稅改革和經濟改革。新常態下,我國的區域改革進入了新的時期,其中包括社會、生態化建設和黨的制度建設等各個領域。稅收的基本制度和財政收支關系決定著各項改革是否成功。我國財政改革的目標包含兩個方面: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我國對經濟發展的目標在于,當前的財稅改革必須保證經濟穩定的增長的同時,要保證社會改革及生態改革順利推進。因此,財稅改革對推進社會改革,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我國社會對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等方面的改革,都要以財稅改革為依托。
二、財稅改革的重點
(一)必須要保證財稅管理的支柱性地位
財稅對于促進區域性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一個國家的財稅,和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緊密相連,而且通過協調,使得各因素協調發展。因此,財稅對國家治理起到了支柱性作用,直接關系到國家治理的好壞。財稅的范圍非常廣泛,因此,國家治理的優劣和財稅在我國的地位有直接的關系。尤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下,財稅對于國家的宏觀調控有著直接影響。此外,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財稅體制的穩定和發展,關乎到國家治理的水平。財稅制度對于市場經濟起到了一定的調節和協調作用。政府的各項支出,都離不開財政稅收,因此,財稅制度保證了政府經濟的經濟正常波動,而且通過調節,使得社會秩序正常運行。
(二)財稅必須具有公平性,要對社會透明化。
因為新的經濟發展制度下,要求社會想著公平的方向發展,而財稅制度,和經濟發展息息相關,這就要求財稅必須面向大眾公開化,要保證透明化的財稅支出。財稅收入透明,有利于樹立政府的正面形象,而且讓公民充分了解政府治理是否合理。雖然我國的財稅制度已經經歷了一定的改革,已經有部分公開化和透明化,但是開放程度不足以向全社會透明,這是由于對于財稅公開的法律仍然不夠健全,而且對于財稅完全公開,有一些技術問題仍需解決,財稅制度仍然有需要解決的地方。
(三)財稅信息化水平需要完善
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財稅的信息化技術也不斷提高。財稅的信息化水平,決定了財稅收支的透明化水平。我國公民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了解政府的財稅信息。信息化水平決定了財稅改革的進程,而且財稅的信息化水平,決定了財稅的服務功能。財稅的支出取之于民,最終用之于民,因此,財稅的信息化建設,可以讓公眾完全了解政府的財稅收支情況,滿足了區域化經濟的改革。
(四)提高財稅體制的調節功能。
合理的稅收分配制度,決定了政府的權利和財力。目前,隨著區域性經濟體制的發展,使得我國基層政府承擔過重的稅收負擔。這些負擔使得政府的區域性發展能力不斷下降,很多政府處于入不敷出的財政狀態。因此,必須對財稅體制進行合理調節,才能保證各級政府良性發展。
三、財稅改革的創新路徑
(一)通過調整稅收結構,對我國的稅收體系進行完善
國家在2013年以來,將增值稅的范圍進行了一定的擴大。但是我國的增值稅比例并不十分合理,這種不合理的稅收比例,會導致地方收支不平衡狀態的出現。我國除了增值稅,還有很多附加稅種,多稅種的存在,使得財政稅收管理存在難度。地方稅收管理體制不夠完善,因此,財政稅收的結構必須得到調整,才能使得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得以減少。新的財政稅收體制,必須以滿足社會、經濟、生態發展為前提,進行全面改革。一些產能相對過剩的產業,應該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以保證這些企業的正常發展。
(二)提高財稅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保證財稅管理的透明性
政府必須在財稅管理上,接受全社會的監督。因此,政府應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大財稅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讓社會的財稅管理,向社會各公民完全公開,做到公平,公正。我國現行的財稅制度,對財政支出,基本上是不透明的,對于財稅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公民沒有途徑知曉,因此,一些財務上的腐化,使得公民對政府有不信任感,因此,必須通過財稅管理的信息化,重新樹立政府的形象。
綜上所述我國的財稅制度,必須經歷一系列改革,才能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