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禮讓斑馬線”規定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司機經過人行道時主動減速行駛,避讓行人。不過,整治不禮讓斑馬線行為雖然在為行人“撐腰”、保護行人的權益,但這并不意味著行人可以“強勢”、可以“任性”。如何提高交通執法的人性化與合理性?(12月5日新華網)
@哆來咪:開車過程中,我最怕的還是猶豫不決、要過不過的行人。在斑馬線前,我示意讓他先過,對方反而讓我先過,當我啟動車子準備過去了,他又飛快走過來了,這種行為真的非常危險。
@沒名兒小胖:現在越來越多的駕駛員習慣在斑馬線前踩剎車,我覺得自己在出行禮讓方面做得還可以。只是有一點讓我比較頭疼,我讓行了,行人卻在斑馬線上慢吞吞走著,低頭玩手機,結伴聊天,甚至嬉戲打鬧。
@房清江:禮讓斑馬線還應置身于城市交通功能體系來考慮,城市需要盡可能實現行人與車流的分離,增加過街天橋、過街地下通道等設施的比例,減少道路斑馬線的設置,提高行人通行的安全性,減少車輛禮讓對i置行效率的影響。
@春麗:我非常支持禮讓行人,但受不了前車因為禮讓行人,一腳剎車停住,后車措手不及。既然這個規定是好的,就要完善起來,比如路邊設個按鈕,行人要過馬路,一按按鈕紅燈亮起,司機自然會減逮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