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碩
【摘 要】打開改革開放的大門,我們迎來了全球化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其中我們充分借鑒和學習國外的金融體制改革,使得我國的金融業發展迅猛。但是民間金融的發展沒有跟得上時代的步伐,難以適應農村的經濟發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金的浪費。本文所探討的重點就是民間金融的體制改革與中國的金融體制改革,首先分析了當前民間金融的發展現狀,存在哪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幾點建議,最后給出了我國民間金融體制改革的發展方向,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力量。
【關鍵詞】民間金融;金融體制;改革
引言:
眾所周知,民間金融是我國金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民間金融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經濟是否穩定發展,但是我國近幾年來的金融體制改革忽視了民間金融的改革創新,使得其與整個金融體系相脫節。民間金融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作為正規金融的補充,有效的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問題,使得民營經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當前的民間金融存在哪些問題需要我們及時發現并不斷改進,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一、民間金融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民間金融體制主要以合作金融為主,商業和政策金融為輔,再加上民間借貸為補充的發展格局,比較正規的金融組織包括工商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還有就是專門負責儲蓄業務的中國農村郵政,相反不正規的金融組織就給一些私人錢莊、非法高利貸等。在整個發展體系中存在的很明顯的現象就是資金外流,供給不足,服務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一)信貸資金不足
由于金融危機的發生我國的商業銀行面臨大規模的資金不足,難以滿足農村多元化的發展需求。而且銀行大部分都是政策性銀行,很少向農村用戶提供貸款,郵政更是只提供儲蓄服務,所以說用戶只能向農村信用社提供貸款申請。另一方面是資金外流更是加劇了信貸資金不足,據數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全國郵政儲蓄資金金額的六成左右會流向城市,再加上一些信用社經常向其他機構拆借資金等,使得情形更加嚴峻。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
民間金融要想獲得長遠的發展,必須要有管理制度的支持和法律條文的規定。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農村信用社作為民間金融的主力軍,雖然名義上可以作為資金借貸的對象,但在實際上卻傾向于商業性金融機構,和銀行沒有什么差別。在民間金融中一家獨大,缺乏競爭意識,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導致供給不足,服務質量很差。
(三)民間金融監管力度不嚴
由于民間金融體系相對來說比較脆弱,還沒有完全符合社會市場的需要,目前仍處于不斷優化更新之中,所以需要監管機制來對他實時監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民間金融屬于資金價格雙軌制的一部分,利率過高可能會對民間金融的正常秩序造成嚴重的干擾。在很大程度上民間金融問題頻發跟他沒有納入政府部門的監管有很大關系,所以為了實現風險管控更需要監管部門的積極引導。
二、發展民間金融的幾點建議
(一)建立資金回流機制
資金回流是解決資金回流最根本的措施。為了使農村信用社和郵政流出資金回流,需要國家對其建立相關的制度約束。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可以按照比例進行劃分,每年存款資金的50%左右用于個人或者企業貸款,其中強制性要求20%只能用于農業扶植,5%可用于金融債券的買賣,其余資金可通過人民銀行進行二次貸款。
(二)深化民間金融信用體系建設
要想發揮民間金融在農村的拉動作用,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民間金融信用體系。首先這些民用金融機構要與當地企業保持密切的聯系,為信用體系的建設提前掌握第一手的市場資料;然后是央行在完善借貸系統的同時引導個人或者企業建立統一的誠信制度,隨著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建立全國的聯網系統,實現互聯查詢。
(三)完善民間金融監管體系
對于民間金融的資金借貸可采取強制性的登記保人制度,那么如何確保制度的實施就需要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建立上級對下級的監管,將民間金融納入正規的監管體系之中。還有就是民間借貸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是否能得到國家的承認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如果借貸利率過高一定會與高利貸扯上關系,后果不堪設想。所以相關的法律也要盡快完善起來才能在這個基礎上更好的實施金融監管,使得民間金融朝著透明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
(四)完善民間金融資本投資方式
民間金融中的資金投資方式相對于城市來說比較單一,一般是將資金投入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等,很多保守的農村用戶更是害怕擔風險,而選擇將多余的錢存入銀行,這種是一種比較保險但也是最沒有利潤的方式。因為民間金融投資渠道比較單一,所以大量資金開始涌向高利貸市場,這也間接造成民間金融風險事故頻繁發生。如何有效的完善金融投資方式,成為當前民間金融關注的主要問題,所以我們要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方式的創新,可以建立一些小額貸款公司為中小型企業提供服務,成立風險投資銀行等投資機構降低投資風險,培養更多潛力公司為本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多助力。
三、我國民間金融體制改革的新思路
除了上述的的對策措施,為了加快民間金融體制改革的前進步伐,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如何加強民間金融的改革,為中國整體的金融市場改革提供前車之鑒。首先要推動多層次的資本主義市場發展,立足于本地區實體經濟的發展,可以加強信息披露制度和事后監督制度的不斷調整,還有就是立足于本地區的中小企業甚至是小微型企業的實際融資需求,有重點的推進區域性股票交易市場,此外還要充分發揮眾籌制度作為民間金融資金借貸的補充,最大程度的降低社會融資成本。還有就是發展綠色金融,不管何時何地,環境事關國家民族發展的根基,我們要充分發揮民間金融對環境保護的引導作用,利用杠桿作用拓寬綠色企業的融資渠道。值得贊揚的是我國已成為全球首個綠色金融政策國家,從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進一步推動金融體制改革。
除了政府在政策上加強金融體制的改革創新,還需要科技方面來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在剛剛結束的十九大報告中,習總書記提科技創新這個詞高達20次,可見科技創新這個名詞的重要作用,我們將它與民間金融體制相結合,產生不一樣的火花。力圖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性,在服務大眾,使用形式上進一步刷新用戶體驗。
四、結語
綜上,我國要發展民間金融可謂困難重重,但是我們不斷優化服務模式,從各個方面刷新人們對于民間金融的認知,具體來說可以是從體制建設、信用體系、科技創新等各方面來加快民間金融體制改革,進一步提升抵御風險的能力。當前金融機構越來越多樣化,金融產品越來越豐富,金融市場越來開放,使得我們的民間金融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需要我們不斷優化服務體系,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饒婧潔. 民間金融的發展與金融體系的改革探討[J]. 科學中國人, 2016(2X).
[2]韓佳笑. 互聯網金融對我國民間金融發展影響探討[D]. 華中師范大學, 2016.
[3]萬琳. 完善與深化民間金融體制改革的研究[J]. 經濟技術協作信息, 2017(2):49-49.
[4]鄧冰聰, 尹珊珊. 加快金融改革創新促進民間金融規范發展的法律對策思考[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6, 15(13):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