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華
【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我國積極結合經濟建設的實際需求促進法治社會的高效建設,在推動法治建設的過程之中,專利權強制許可制度開始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可否認,國家法律制度的完善必須要以不同行業以及不同領域的法律法規建立為立足點和核心。本文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對我國專利權強制許可制度進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以期為實現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專利權;強制許可制度
一、專利權強制許可制度
作為我國在法制社會建設過程之中的重要制度,專利權強制許可制度主要是指在特定的國家環境以及條件之下可以立足于現有的法定程序,在不經過專利所有者同意的基礎之上對他人的專利采取相應的措施,我國結合目前專利法運作的實質需求,對強制許可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具體包括以下三個不同的情形:首先是對公共目的的強制許可,如果是為了公眾的合法利益或者是國家出現了較為特殊的緊急狀況,那么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給予相應的實用新型專利或者是實施專利的強制許可。其次是對濫用專利權的強制許可,這種情形主要是指在合理的條件之下,無法在較長的一段時間段內獲得專利的強制許可。第三種情形是從屬專利權的強制許可,主要是為了有效地推動新發明的使用。
結合上文的相關分析可以看出,專利強制許可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及合理性,該制度的建立能夠真正維護發明創造人個人的精神財富以及創造權,鼓勵社會進行創新以及創造,實現國家經濟的穩定運作以及科技的快速發展。但是不管是專利權還是其他制度,在實踐運作的過程之中難以避免會存在許多的負面影響。一般來說,專利權人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會積極主動地提供相應的專利實施,同時專利只有在學習的過程之中才能夠造福人類并產生相應的價值。另外專利權個人也可以從中獲得相應的利益,不可否認,專利權人在實踐的過程之中可以利用專利許可來實現個人的專利經濟利益。
我國結合國家法律法規的相關要求保障專利許可的充分利用,但是出現了許多的不法行為,許多人直接追求壟斷利益,這一現象嚴重導致專利市場出現了市場供不應求的現象,同時影響了技術的進步,損害了社會的公共利益及和諧社會的有效建設。對此,我國現有加強對專利的保護并建立嚴格的保護制度,不斷擴大現有的專利權客體范圍,但是這種現實背景也導致專利權人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濫用專利權現象,因此我國必須要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充分考慮各種因素以及法律上的不足,建立完善的專利權保護法律法規制度,其中強制許可制度則應運而生。
二、專利權強制許可制度的不足
(一)重要概念相對較為模糊
盡管我國已經建立了相對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機制,但是在實踐運作的過程之中頻頻出現一些不足以及障礙,我國在對專利法進行分析時,結合該法律實踐的相關需求進行不斷修改,但是其中仍存在許多較為模糊的概念,比如公共利益目的、非常情況、國家緊急狀況以及正當理由,這些專業概念上的模糊性也直接導致國內市場的實際需求難以得到有效的界定,同時也無法立足于國內市場的供求變化對未充分實施專利這一概念進行有效的界定,各種新老問題無法得到解決。
(二)缺乏對軟件專業強制許可的規定
從目前來看,在信息化以及科技化時代之中,各種軟件應運而生,同時在不同的行業經營機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結合本文的相關調查可以看出,國內以及國際上的軟件糾紛呈現不斷上漲的趨勢,同時全球微軟備案之中也對強制許可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我國現有的軟件行業之中所涉及的知識產權主要以版權法的調整為立足點,但是這兩個法律法規并沒有結合我國軟件行業發展的實質情況明確規定強制許可的具體內容以及環節。
(三)沒有給出強制許可費用的具體確定辦法
在對現有的專利法進行修改之后,我國并沒有針對強制許可的使用原則提出具體的強制許可費用確定方法,現有的法律法規只能夠提出一個大致的方式,其中所涉及的數額仍然需要以雙方協商的形式為主,如果雙方沒有達成協議,那么可以尋求國家相關管理部門以及知識產權局的幫助。其中知識產權局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裁定,另外如果個人對最終的裁定結果存在異議也可以向法律提起訴訟,但是對于國家層面來說,國家知識局在實際裁定過程之中所依據的具體方法還存在許多的模糊性,現有的法律法規也沒有提出相應的指導性規定,最終導致自由裁量權出現了許多的不足之處,實際的標準不統一。
三、完善專利權強制許可制度的對策
(一)適當放寬對申請人資格的限制
我國立法明確提出,申請人可以獲得合理條件,強制許可的主體以單位以及經濟組織為主,但是并沒有對單位這一概念進行明確的法律界定,為了避免該法律法規在實踐過程之中的不足,我國必須要立足于專利權強制許可制度的實質要求提出相應的附加規定,采取有效的方法對申請人資格的限制,以現有的制約平衡為重要的法治原則。
(二)擴大強制許可的范圍
從目前來看,我國專利法主要以封閉式的列舉規定為主,對現有的強制許可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對此我可以結合民族產業在實踐運作過程之中所面臨的各類崩潰風險,將其與現有的公共利益范圍相結合,給予企業更多的選擇,加強對其的管理,有效避免各種濫用行為的產生。
(三)細化相關規定
為了保障法律的開放性以及透明性,我國必須要立足于公眾的法律意識以及現有法律法規實施的具體情況,對專利法之中的非常情況、國家緊急狀況、公共利益目的、合理的條件、公共利益、緊急狀況以及合理時間等相關的實質性問題進行準確的界定,保證內容以及形式的完整性。
(四)簡化強制許可程序
與其他的領域相比,技術理念的發展以及變化較快,其中申請人即使已經獲得了專利的強制許可,在實踐的過程之中也難以保障業績的收益。對此我國可以結合現有的強制許可進行分析來保障強制許可使用費用裁定以及強制許可決定裁定的合理性以及獨立性,充分發揮司法審查的作用以及價值,實現行政復審與司法審查之間的結合。
四、結語
在推動法治社會建設的過程之中,我國除了需要以理性的法律法規完善為立足點和核心之外,還需要明確我國在專利權強制許可制度實踐過程中所存在的各類不足,結合該制度的缺陷來進行針對性的改進,保障專利權強制許可能夠充分地發揮應有的作用以及價值,實現內容以及形式上的有效完善以及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晗;淺談新實施專利法與TRIPS規定中的強制許可[J];經營管理者;2010年08期
[2]陳廣吉;專利契約論新解[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3]孫寧;專利強制實施許可制度的法律問題研究[J];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學報;200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