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競爭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存在擾亂了社會公平秩序。為了維護市場競爭秩序的有序性和規范性,一方面,市場具備自主糾錯和調節的能力;另一方面,政府采取的干預政策及司法條例的落實,都能夠實現對市場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有效規制。如果政府采取的政策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干預過度,從而導致干預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那么司法將會為這一行為的規制提供更加可靠地保障。文章首先概述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界定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然后從司法的角度分析不正當競爭行為產生的必要條件,最后提出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立法完善措施。
【關鍵詞】不正當競爭行為;司法規制;政府干預
司法對法律秩序的維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主要表現為法院對正義的判決結果和司法程度對相關當事人的保障。對于我國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規制問題,司法能夠更加有效地保障公平競爭環境,維護經營者的權益不受侵害。
一、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概念界定
與正當競爭行為相反,不正當競爭行為完全不符合以法律為基礎所制定的公平競爭規范,而且違背了社會生活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相關道德準則。各個國家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看法保持一致,都認為它是一種違背社會基本商業道德規范的競爭方式。針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規制問題,各個國家都采取立法的方式,加強對社會秩序的維護,禁止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出現。從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本質上來講,它對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利益都會造成極大的損害,而且還會阻礙社會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二、不正當競爭行為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針對不正當競爭行為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民事責任;第二,行政責任;第三,刑事責任。基于司法對不正當競爭行為規制,主要的渠道依舊是民事訴訟,而且民事責任是維權人采取的的主要手段。
(一)民事責任
以民事法律為基礎,劃分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應該承擔的民事責任,而所需要承擔的民事責任是該行為的民事法律結果,主要包括以下幾種責任形式,例如:經濟賠償、賠禮道歉等方式。此外,針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處理,還可以對案件當事人進行民事制裁的處罰。如果經營者在經營過程中不遵循反不正當競爭法,導致他人的權益受到侵害,就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例如:賠償損失等。但是對于被害人的損失難以進行衡量和判定,那么侵權人需要賠償利用不正當競爭行為所獲得的全部收益。此外被侵害人在配合調查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一定的支出,那么侵權方需要補償一定的費用。根據相關規定,這一部分賠償應該由被侵權方提出,而且賠償金額的確定應該以實際的損失為依據,但是鑒于損失難以明確衡量,侵權人則需要賠償這一段時間內的利潤收入。另外,配合調查過程中侵權方所支付的賠償費用,也應該包括在賠償范圍內。詳細來講,基于司法對不正當行為所需要承擔的民事責任,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明確侵權方需要賠償的具體金額,并且劃分賠償的實際范圍。對于具體賠償金額的劃分,必須嚴格按照被侵權方在這一時間段內所遭受到的實際損失;而對于實際損失無法進行準確衡量的,則需要按照這一段時間內被侵權方所獲得全部利潤收入為標準。對于被侵權方在配合調查過程中所造成的損失,也應該包括在賠償的范圍內。而對于被侵權方的實際損失與侵權方的實際利潤收入都不能夠明確的情況下,則需要采取定額賠償的方式。劃定侵權方法律責任的準則和民事制裁結果,通常情況下,不正當競爭行為屬于民事侵權行為,應該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在沒有法律特殊規定外,所有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都應該劃分為侵權行為。而且劃定侵權方法律責任的準則通常是《民法通則》。彌補被侵權方的損失是民事責任的基本性質之一。但是在部分情況下,還包括對被侵權方的民事制裁懲罰。
(二)行政責任
基于司法對行政責任的劃分和認定,是以行政訴訟的方式實現的。行政責任主要是行政法律中的關系主體,由于違背或者是不遵守行政法律的相關條例和義務,所以需要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針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立法完善措施
(一)加強對競爭立法理論依據的思考
以競爭規律的層面上來講,最理想的競爭結果能夠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但是在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下,競爭行為的公平性難以實現,而且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存在,極大地影響了競爭規律的正常運作。因此,社會資源難以得到合理的分配。競爭立法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立法過程中所受到的不可預見的風險。但是超前立法的弊端在于不能夠正確衡量法律的適用性。但是競爭法具有極強的靈活性,能夠避免我國在立法中出現風險的概率,而且還能夠為我國競爭政策的實現提供更加可靠的法律依據。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競爭法所具有的靈活性和原則性,會使該法律應用過程中的不確定性顯著提升,而且社會難以正確了解到該法律的內容。對于該問題,可以通過創建競爭執法機構和監督機構的方式,增強競爭法的適用性。
(二)重視對法律條款和法律責任的完善
針對當前現存的一般條款,立法過程中還存在較大的漏洞,因此對不正當行為競爭法的完善與修訂應該充分考慮到條例的適用性,增強一般條款的實際意義。另外,立法中還應該加強對侵權人法律責任的判定,包括對不正當競爭違法行為行政處罰類型的完善,并將侵權人的賠償金額作為依據,把單一標準變為雙重標準,從而增強對侵權人責任追究的可實現性。
四、結束語
現階段,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正處于攻堅環節,規范當前的競爭秩序和競爭環境成為一項非常緊迫的任務,而且我國理論界對競爭秩序的構建與維護給予高度重視,但是該方面的司法實踐還比較欠缺,今后還應該加強司法在不正當競爭行為規制中的實踐和應用,從而維護公平與和諧的社會競爭環境。
【參考文獻】
[1]侯佳敏. 互聯網新型不正當競爭行為法律規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7.
[2]王丹陽. 論網絡經濟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法律規制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7.
[3]焦海濤.不正當競爭行為認定中的實用主義批判[J].中國法學,2017(01):15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