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梅
【摘 要】服務是統計工作的永恒主題,也是統計工作存在的先決條件和價值所在。本文試就如何增強統計服務意識、提高統計服務水平進行簡要論述。
【關鍵詞】統計;服務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統計工作處在了大變革大轉型的重要歷史時期。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下,作為統計工作的“靈魂”和“主旋律”、“出發點”和“落腳點”的統計服務也被賦予了新的內容和要求。統計部門和統計工作者,要緊扣“統計服務”這個主題,增強統計服務意識,提高統計服務水平,實現統計工作“有為”與“有位”的統一。
一、惠民縣統計服務現狀
近年來,惠民縣統計局充分發揮統計信息優勢,從服從和服務于全縣科學發展的大局出發,把握服務需求,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時效,創新服務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相關部門的高度評價。一是建立并堅持月度數據分析會議制度。每月月底前召開局內部各專業月度數據分析會,分析前期各指標運行情況,并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同時對下一步的工作進行安排和部署,增強了統計服務的主動性。二是定期召開縣直部門統計聯席會議并建立了統計數據部門會商聯審制度。通過加強對部門統計的指導和強化部門聯動,加強了統計數據間的協調性和匹配性。三是創新服務形式。通過短信、《統計信息呈閱件》、《統計月報》、《統計公報》、《經濟運行情況通報》等多種形式把統計最新數據和最新動態呈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提高了統計服務的時效性和多樣性。四是每月月底將考核指標、目標計劃、進展情況、應關注重點等向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發送提示信息,提高了統計服務的針對性。五是圍繞縣第十四次黨代會確定的任務目標和科學發展綜合考核工作,向縣政府和相關部門積極薦言獻策,出主意、想辦法,對科學發展綜合考核提出多項修改建議,增強了考核的科學性和導向性。同時,把對基層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作為統計基層基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和為基層統計工作服務、提高統計工作質量的重要舉措,每年均舉辦基層統計人員業務培訓班,邀請上級統計部門和相關業務部門的領導講授統計法知識及統計業務知識,提高了基層統計人員的業務水平。
二、統計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統計分析層次較淺,深度不夠。不少統計人員只重視統計報表工作,認為只要能按時搜集統計數據、匯總上報報表就完成了任務,統計分析工作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有些統計分析僅僅是數據的簡單羅列或者是簡單的文字說明,分析方法簡單、質量不高,對數據的研究開發不夠,影響到統計服務職能的發揮。
(二)發掘信息的敏銳度不強,統計服務覆蓋的范圍還不夠廣。目前,我縣統計分析還僅僅局限于統計局內部各專業分析,對于經濟社會中出現的重點、熱點、難點、亮點問題,特別是當前黨委、政府重視的民生工程方面的研究分析較少。
(三)為黨政領導、部門服務的多,為群眾、統計對象服務的少。雖然《統計法》中明確規定,統計的基本任務是既要為黨和政府的宏觀決策服務,同時也要為企事業單位和廣大信息需要者服務,但在實際工作中,統計服務方面還大多止步于為黨政機關服務,對如何為企業服務、為社會公眾服務考慮得較少,更多的是把企業當做單純的統計調查對象,缺乏為社會公眾服務的自覺性。
(四)統計數據質量仍有待加強。部分企業的原始記錄、統計臺帳不健全、不規范,甚至有的根本沒有原始記錄、統計臺帳,難以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性。而建立在不準確統計數據上的統計分析,對于領導決策和實際工作根本沒有指導意義。
(五)統計隊伍素質參差不齊。統計基層基礎工作薄弱,隨意更換統計人員或統計人員身兼數職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基層統計人員業務技能不高,對經濟發展的認識不夠全面,嚴重影響統計服務質量。
三、對提高統計服務的建議
1.提高認識,充分調動統計服務的主動性。思想決定行動,認識到位才能工作到位。在統計變革和轉型進入快車道的今天,更應該堅定服務是統計工作第一要務的理念,將統計服務作為提升統計地位、樹立統計威信的出路和關鍵所在,將履行統計職能與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大局相結合。
2.把握方向,大力提高統計服務的針對性。統計部門是集普查、調查、全面報表于一體的政府綜合經濟管理部門,黨和政府管理的觸角伸到哪里,統計部門的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要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深入開展統計分析,積極為黨委政府建言獻策;強化民生統計,真實掌握社情民意,為創新社會管理提供可靠咨詢。
3.超前謀劃,著力增強統計服務的前瞻性。統計服務要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以及經濟運行中的苗頭性、趨勢性、傾向性問題,深入開展專題調查和統計分析,強化跟蹤監測,積極監督反映政策落實落地情況,密切關注先行指標,強化對未來發展走勢的預測預判,及時發現風險隱患,主動預警預報,在關鍵時間節點上提出對經濟運行態勢判斷分析,充分發揮測量儀、矯正器、風向標的作用。
4.轉變方式,全面提高統計服務的多樣性。一是在服務對象上,實現由主要為黨政領導服務向為黨政領導和社會公眾服務并重的方向轉變;二是在服務內容上,實現由主要提供一般性的信息服務向提供適需對路的精品服務轉變;三是在服務方式上,實現由傳統數字服務向深加工、多層次的現代綜合服務轉變。
5.依法統計,全力保障統計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是統計工作的生命線,是實事求是在統計工作中的具體體現。統計系統要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深刻認識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重大意義。要嚴格落實統計數據質量責任制,強化數據質量審核評估,堅持聯網直報即報即審,實現基礎數據真實準確、宏觀數據銜接匹配的質量要求。
6.創新機制,不斷提高統計人員的積極性。健全完善的統計基層組織和規范高效的統計基礎工作是統計服務的根本保障。要強化激勵機制,進一步充實基層統計力量,穩定基層統計隊伍,改善基層工作條件,持續增強統計人員“算、說、寫、干”能力,不斷提高開展統計服務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 許雪光. 統計為民 著力提升現代統計服務水平[J].統計與管理,2017(4).
[2]程永霞. 加強統計資料管理 提升統計服務水平[J]. 統計與管理,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