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蔚嫻
摘 要:電力設施是保障電力系統順利運行的載體,電力設施的損壞不僅會影響正常的電力供應,并且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有效保障電力設施的安全對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生活的穩定均具有重要意義。雖然我國對于電力法律制度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但是關于電力設施保護方面的法律規范處于相對落后的情況,因此更加重視完善地方電力設施保護立法。因此,本文以現行的電力設施保護法律為立足點,進一步闡述了地方立法關于電力設施保護法律制度的突破創新及發展趨勢。
關鍵詞:電力設施保護 法律制度 地方立法 趨勢
中圖分類號:D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1(b)-0113-02
電力設施是電力企業生產、輸供電以及用戶用電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和社會公用設施,因此促使社會公共安全得以維護、保障供電、用電安全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保護電力設施安全性。目前關于電力設施保護的立法活動在電力立法領域中的活躍度較高,各地區也相繼出臺了專項保護電力設施的規章與法規,并且關于電網建設、電力設施與電能保護的綜合性立法也逐漸增多,電力設施的保護發揮了顯著作用。
1 地方立法關于電力設施保護法律制度的完善
1.1 增加了保護范圍與種類
1.1.1 新能源發電設施
火電廠與水電廠的相關發現設施是原有立法保護的主要發電設施,隨著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的發展與使用,新能源發電設施引起了各地方的關注,并增加了關于新能源發電設施的相關立法。例如:《遼寧省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中明確提出了風電設施范圍,《山西省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中補充了關于太陽能以及風能發電設施保護范圍的規定。
1.1.2 電力調度與電力專用通信設施
在電網朝著自動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發展的趨勢下,電力調度以及電力專用通信設施在電網運行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日益顯著,各地區紛紛對電力調度以及電力專用通信設施制定了相應保護措施。例如:電力調度設施在《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中被作為為獨立的輔助設施保護,電力通信設施則屬于電力線路設施,重視強調電力通信設施的從屬性,主要服從、服務于電力調度,并進一步將電力通信設施納入到“電力調度通信設施”的范圍。
1.1.3 充電、換電設施以及電力交易設施
電力交易設施主要出現在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過程中,與我國電力產業發展以及全社會的用電安全密切相關,黑龍江、山東、山西、等省區在立法中規定電力交易場所設施屬于電力設施保持范疇。電動汽車以為良好的環境保護效應,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代表,并受到廣泛關注,而電動車充電、換電設施是保障電動汽車廣泛使用的基礎條件,而充電、換電設施也被納入到電力設施保持范疇,并且《寧夏回族自治區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中,率先在立法中提出換電設施的保護范圍及措施。
1.1.4 計算機控制信息系統
計算機信息系統軟件在發電至輸電的各個供電環節中均得到了廣泛應用,對生產經營活動發揮著良好的控制作用,保障各供電環節得以穩定、有序的運行。但是計算機系統遭受破壞以及惡意攻擊的情況下,則極易損壞電力設施,使正常的電力供應則會遭受嚴重破壞,甚至可對公共安全造成嚴重危害。《海南省電力建設與保護條例》《壯族自治區電力設施保護辦法》中均明確規定電力生產計算機信息系統屬于電力設施保護對象。
1.2 增加了保護區種類
電力設施因為外力因素遭到破壞的現象較為普遍,在電力設施周圍的區域范圍內開展的部分活動,極易對電力設施造成損害,并且對電網運行安全造成損害,對人身安全以及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危害。各地方政府在電力實施立法中進一步增加了電力設施保護區的種類[1]。例如:《云南省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中規定了桿塔、拉線的基礎保護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電力設施保護辦法》中提出了發電廠水庫保護區、風力發電設備保護區;《遼寧省電力設施條例》中規定了發、變電的陸地設施保護區以及發電設施水域保護區等。
1.3 確立了直流、超高壓線路保護區范圍
我國《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中只對50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提出了明確規定,但是隨著我國電壓等級的攀升,原有立法中關于直流、超高壓線路保護區的范圍卻沒有得到及時跟進確認。基于此,青海、山東、陜西、湖北以及新疆等省市自治區均相應增加了直流、超高壓線路保護區范圍,而《寧夏回族自治區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中,一次性明確了±660、±800以及1000kV等電壓等級的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范圍及安全距離。
2 電力設施保護法律制度的發展趨勢
2.1 內部保衛聯合警企的保護機制
電力設施保護工作的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專業性以及社會性,因此電力部門在負責電力設施保護工作的監督、指導以及查處職責、各政府部分分工負責,聯合群眾力量,對電力設施安全發揮系統保障作用。電力企業對電力設施安全負有主要管理職責,電力企業應當積極建立內部保衛制度,落實內部治安防范措施,加強治安防范檢查與巡邏,及時發現并整改治安隱患,在地方立法中明確提出電力企業對電力設施保護的應負責任。同時采取警企聯合機制,在實踐過程中,由公安機關對違法破壞電力設施的行為人進行處罰以及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各地方立法內容中也應當進一步強調公安機關的職責范圍,形成立法規范[2]。
2.2 進一步完善危害電力設施禁止行為
現行的立法規定中已經明確提出關于電力設施保護的具體措施,但是由于危害、破壞電力設施的行為具有不可預估性,現有立法規定中存在的一定的滯后性。因此各地立法部門應當進一步加強新生的危害電力設施行為進行收集,并明確在體現在立法中,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重視吸取各類電力運營事故的經驗教訓,分析事故原因,并及時補充禁止性行為規范,細化法律責任條款,進一步增強地方立法在電力設施保護法律制度方面的操作性[3]。
3 結語
地方立法在電力設施保護法律制度的制定方面做出了較多有益探索,并積累了豐富的立法經驗,在電力設施保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國家層面完善、修訂電力設施保護立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但是為了有效保障電力設施的安全穩定運行,國家層面立法應當早日消除地方立法差異,實現國家立法的出臺。
參考文獻
[1] 謝志峰.電力設施保護區內違章建筑及違章施工情況分析及整治對策[J].科技尚品,2017(7):235.
[2] 白如銀.電力設施保護法律制度的地方立法突破與趨勢[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18-24.
[3] 楊嘯舒.淺析電力設施保護中的法律問題及防范對策[J].職工法律天地,2017(24):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