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君
摘 要:“3+4”班級學生是初中畢業生在中專校學習3年,參加春季高考報名并進行轉段測試,部分高校對轉段學生英語口語有較高要求,面試合格者才能進入對應的高等院校進行4年本科學習。對于“3+4”班級學生而言,傳授語法知識和閱讀技巧為主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日后進入高校的要求,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背誦是我國的傳統英語教學法,也是克服當前“啞巴英語”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背誦 英語口語 “3+4”班級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1(b)-0136-02
“3+4”班級學生是初中畢業生在中專校學習3年,參加春季高考報名并進行轉段測試,部分高校對轉段學生英語口語有較高要求,合格者才能進入對應的高等院校進行4年本科學習。新課標下,提倡英語教學采取交互式教學,讓學生在交流中習得語言;反對機械的學習和記憶。可是學生在交流時常常“囊中羞澀”——肚子里的語言材料積累太少,話題有限,進行幾句就無話可說,這樣的交際也是“啞巴英語”。在缺乏語言交流的環境背景下,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如何讓“3+4”學生告別“啞巴英語”?模仿對于初始階段語言學習者是行之有效的一個方法,這就需要大量的地道語言輸入材料積累為基礎。沒有輸入,英語學習就成了無源之水。語言輸入是語言輸出的源泉。具備了源泉,“3+4”學生進行合理的模仿,才能形成自然,流利的語言表達能力。背誦是我國的傳統英語教學法,也是克服當前的“啞巴英語”的有效途徑。
1 背誦法學習英語的理論基礎
20世紀80年代,美國語言學家Krashen提出了第二語言習輸入假說理論:“語言習得必須通過語言輸入來完成,語言習得最好的方法應該給學生提供大量有趣的、可理解的、與學生相關的輸入”。大量的可理解輸入能夠幫助學習者獲得目的語的思維方式,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調節能力,消除他們的緊張和憂慮并逐漸吸收其語言模式,從而有效地抵制母語干擾。沒有語言輸入就不會產生輸出。
2 背誦對英語學習的作用和意義
2.1 豐富語庫,提高口語能力
在英語自然環境缺失的情況下,老師學生閉門造車很難說出很地道漂亮的句子。很多好的句子只有背誦下來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才能做到出口成章。陳耀南博士在《談背誦》中說:“背書,就如練字、練拳、練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爛熟而出。好文章背誦得多,靈巧的修辭、暢達的造句、鏗鏘的聲韻、周密的謀篇,口誦心維,不知不覺,變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2.2 增強語感,形成英文思維方式
胡春洞教授說:“一種語言有一種語言的精神,而傳達這種精神的是音調。所謂‘語感只能從音調里體會出來,也只能通過語調表達出來。”長期堅持背誦能讓“3+4”學生形成強烈的語感,讓他們養成用英語思考英語的習慣,增強學生英語思維能力。背誦記憶的過程中可以潛移默化的內化語言,對語言產生了感覺,就能逐漸形成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再復雜的句子也能脫口而出了。只有更多地把豐富的語言材料輸入他們腦中,形成良好語感,到運用的時候才能更自如更地道,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2.3 訓練語音語調,激發學習興趣
背誦的同時語音的模仿也很重要,背誦是訓練學生語音語調,語言連貫流暢及口語表達能力的途徑之一。可以通過手機微信中的公眾號“英語麥克風”每天學習模仿背誦,主持人純正地道的語音語調,不僅讓學生學會基礎的連讀,重讀、弱讀的技巧,還可以糾正語音語調,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3+4”班級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3 指導“3+4”班級學生掌握背誦策略
3.1 養成背誦的習慣,持之以恒
背誦在這些方面所體現出來的作用,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體現出來的。教師應指導學生養成背誦的習慣,持之以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一直堅持這一原則,要求學生每天背誦英語,使學生把背誦成為一種習慣。
3.2 選擇適當的背誦素材
“3+4”班級使用的是普通高中同步的牛津譯林版教材,課本教材中還是不乏優美的文章段落可以供學生熟讀模仿,達到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培養語感的目的。同時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補充適當的背誦材料,材料選擇上難度要適中,話題涉及面要廣,除了一些經典名篇外,還要選擇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的文章,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鼓勵“3+4”班級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感興趣的英語文章,由興趣出發,學生不會覺得背誦一篇文章是一件難事。而且如果學生能用英語侃侃而談他感興趣的事情,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背誦模仿不僅僅是一些書面的材料,還可以是一些視頻材料,這種背誦和模仿能豐富學生語庫的同時訓練自己的發音。
3.3 設定背誦目標,定期檢查
學生畢竟是缺乏自律、自控能力的,教師要做好監督工作,每天布置一定的背誦任務,這些任務不宜太長,太難,必須在大多數“3+4”班級學生的能力范圍之內。同時,還要定期作檢查。
3.4 掌握背誦技巧,提高背誦效率
(1)理解性記憶,提高背誦速度。可以根據課文的中心內容劃分層次化整為零、化難為易、逐層背誦。在背誦的時候就要有意識地運用理解記憶,展開積極的思維,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的效果。當然并不是說不需要死記硬背強制性的記憶,強制性記憶是基礎,理解性記憶可以促進記憶和理解,促進學生更快樂地投入到背誦中來。將強制性記憶和理解性記憶結合起來,使他們的大腦里更多地留下優美的詞句,增強未來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2)巧用記憶法。對于不同的文章可以采用不同的記憶法來幫助有效記憶。故事情節型文章不妨采用導演記憶法或是故事記憶法,首先在文章中提煉出情節有關的關鍵詞,把關鍵詞想象成不同畫面,把所有畫面連在一起變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這樣就避免了文章背誦過程中的支離破碎的情況。
(3)適時有效復習。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后就會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速度不一樣。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因此需要對已經背誦的知識進行檢查復習,由于“3+4”班級人數較多,口頭布置的背誦作業很難落實,教師無法一一檢查。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建立班級微信群進行每天打卡簽到,一來便于檢查,二來語音信息的背誦檢查模式會讓學生態度更加注重語音語調。曹日昌先生指出:“試圖背誦,一方面由于學習者的積極活動,可以提高更多的建立聯系的機會,有利于記憶;另一方面由于試圖背誦時更清楚地了解材料的特點與難點,可以更好地分配復習,在難點上多進行誦讀。”
4 結語
背誦是一種傳統的經典學習策略,即使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仍不失其作用。如果“3+4”班級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智慧性地要求并指導學生背誦優秀篇章,不僅能提高學生語言能力,還能培養學生準確得體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為步入普通高校打下良好的英語交際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華華.背誦輸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5(12):505-506.
[2] 宋德偉.如何進行有效的英語背誦[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3] 陳琳,王薔,程曉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