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娟
摘要: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社會節奏的不斷加快,競爭的激烈,小學生也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網絡游戲、家庭教育以及各種不良的社會現象,也對身心不成熟的小學生心理健康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必須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旨在從我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入手,為如何完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些對策。
關鍵詞:心理健康; 教育;分析
一、當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重視
雖然國家在實施素質教育,但也有許多老師及家長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比較單一的去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這就忽視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沒有過多的去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況。現在學校都有心理健康的教材,雖然也有相關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這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流于形式,再加上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很少由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進行教學,因此,課程更難以取得實質性的效果。
(二)學生心理健康程度較低
對于小學生來說,其實他們一點也不輕松,本來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應該好好享受童年的階段,但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孩子們的學習壓力也很大,不僅要面對學校各種作業,放學后甚至周末還要去上各種補習班,老師家長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期望也大,這么小的孩子很難適應這種高要求,也會讓孩子產生抵觸的情緒,讓學生變得心情緊張,這就需要老師以及家長對孩子做充分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片面化現象存在,學科化傾向嚴重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本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但是現實中卻是偏重心理咨詢,輕視心理輔導,對象選擇上更趨于學生,而忽略了教師、家長的心理健康。一些學校的心理健康課更多的是講解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相比較之下傳授心理知識比較多,沒有做到與學科知識的結合。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原因分析
由于小學生的年級比較小,心智不成熟,對社會的一些認知也比較低,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較低,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是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再加上學校家長等多方面因素,他們的心理問題應當加以重視。
(一)升學和擇校給孩子帶來的壓力較大
現在我國大部分中小學校都已經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課程實施的也還可以,課之前會做一些準備,解決學生的心理疑惑,學校和授課老師對于這一門課程還是比較重視的。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解決小學生的心理困惑,教師在上課之前都會認真進行備課,也會在課堂上通過情景設置、等方式引導學生來進行心理的體驗,但學生在小學階段也要面臨小升初的升學與擇校的壓力,本來年紀就小,心智不成熟,讓他們來承受這么大壓力,就會導致有壓抑情緒但是孩子不懂的去排解去釋放自己的情緒,是會產生心理問題的。
(二)家長缺少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關注
現在許多家長都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對孩子的心理關注度不夠甚至不去關注,而家長更多的去關注孩子的物質生活,物質生活是否足夠好,孩子的成績是否足夠優秀,但當孩子的成績不好的時候,有些家長不詢問分析成績不好的原因,反而常常責怪孩子,不去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不去和孩子溝通交流,這樣做是不利于孩子成長的。
(三)離異家庭和留守兒童,對孩子心理造成的困惑
近年來,隨著中國離婚率的增高,也就導致離異子女大量增加。經調查表明,離異家庭的孩子會更加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由于他們在支離破碎的家庭中沒有完整的享受著父愛或者母愛,長時間下去他們的心理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有些孩子的性格會比較孤僻,有的甚至會自卑等等。同樣的留守兒童也常常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留守兒童父母長時間不在身邊,缺少父母的關愛,由老年人照顧留守兒童,就會導致孩子出現叛逆、自閉等等的問題。
三、解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可行性對策
(一)積極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我國在2002年就頒布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為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指導和規范作用。綱要中明確提出了要關注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因此,學校管理人員和廣大教職工就要主動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首先,學生對心理健康認識不足,學??梢越M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也可以在學校張貼海報或者組織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手抄報的評比,幫助學生來了解心理健康知識,以及遇到一些心理問題如何去排解。讓學生初步的了解心理知識,學校也可以設立心理健康咨詢室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二)開展教師培訓工作,豐富實踐教學經驗
只有教師團隊的素質足夠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的開展起來,這就需要心理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心理輔導教師既可以利用工作之余進行自我學習,也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教師培訓活動,通過聆聽專家講座或是參加學生交流活動,學習先進的心理健康教育經驗,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內容合理、執行到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計劃,保證學術心理健康問題得到解決。學校還可以建立一套獎勵機制,比如要求受訓教師參加專業考核,并根據考核成績給予物質或精神獎勵,以此來調動心理輔導教師的學習積極性。
(三)加強學生的家庭教育
影響孩子最大的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不容忽視的,對于學生而言,從小的啟蒙老師是父母,家長的行為以及性格都會影響到學生,因此要想加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須要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多與學校老師溝通,多關注孩子。
(四)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日常教學活動中
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也要多探索教學方式,也要適當的將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課堂中,尊重學生存在的學習差異,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學生取得的成績要大力表揚,對于存在不足的學生也要進行鼓勵,讓孩子找到自信心,享受學習帶給自己的樂趣。提高孩子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會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創造一個健康的心理條件。
總之,通過各種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不斷改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朝著健康,有效,全面,標準的方向發展,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升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