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峰
當前,我國政府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可持續發展之路。面對競爭激烈的國內外市場和企業轉型新形勢,為基層服務多年的供銷合作社企業,政工干部的工作著力點、著眼點究竟在哪里,這是需要我們必須認真面對并認真解決好的一個客觀問題。
一、企業轉型,轉變員工的思想觀念是前提
我們成武縣供銷合作社是建國初期成立的“老企業”,企業轉型涉及的人員多,事情復雜,影響到成千上萬供銷社職工及家庭的利益,如果思想工作不到位,很容易在轉型過程中給職工造成悲觀失望的不良情緒和消極思想,給企業的改革發展帶來阻礙。因此,政工干部應當不失時機地采取積極有效的人性化管理辦法,認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尋找和創造機會,向全體職工曉之以理,從思想深處化解職工內心深處的疑團,從激發職工參與改革積極性角度出發,切實維護好職工利益,打造優良團隊,構建和諧企業,促使他們識大體,顧大局,心悅誠服參與改革,接受和認識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有力推動企業持續強勁發展。
二、搭建溝通平臺,增強針對性,突出民主化
近些年來,供銷合作社企業多以經濟利益為目標,追求企業效益最大化,因此往往缺乏與員工的溝通,致使上級領導意圖貫徹不下去,下級員工又不能深刻領會,上下級之間常常出現誤解,形成溝通欠暢現象。而員工的困難、呼聲又不能及時通過有效的渠道表達,導致員工有情緒、有怨言或權益受侵犯時,情感釋放和利益訴求得不到及時的宣泄和維護,造成矛盾的累積和不穩定因素的產生。在如此說教和直接的教育無效的情況下,必須開辟和建設新的思想教育陣地、溝通平臺、訴求渠道。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政策通報會、溝通座談會、情緒發泄會等,與員工進行直面對話和深度溝通,架起連心橋,做好解難釋疑、化解矛盾、調劑心理等安撫員工的工作,把問題弄清楚,化解矛盾,穩定情緒,確保一方社會平安。
三、改革傳統的管理體制,實行科學發展
要著力推行民主集中制,但凡涉及員工利益的重大決策和重要事項必須經過職代會討論通過,集思廣益,認真聽取員工意見和建議。大力實行企務公開制度,按照企務公開程序、內容和要求實行公開,做到信息交流、政策透明、資源共享,擴大員工參與權和知情權。不斷調整經營策略和考核體系,創新營銷機制,抓好業務轉型,建設覆蓋廣泛的營銷渠道,避免全員營銷,真正建立起對外關注客戶、對內關心員工的經營管理制度,真正把產品推出市場,真正把策略灌輸到客戶,搭建面對客戶、面向市場的營銷管理模式和體系。
四、探索人性的催化模式,推進和諧化
穩定就是發展。轉型期也就是員工思想的過渡期、適應期和敏感期,在這個時期里,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員工的思想就會陷入危機并引發矛盾。企業政工干部必須推行溫和親民、得人心、暖人心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感化員工,催化思想,實現從“人治管理”走向“人性管理”,把企業建設成為和諧的大家庭,使員工有盼頭、有奔頭,進而收到員工安心、舒心、盡心的良好效果。企業黨組織要做員工思想的知情人和教育者,行政要做員工的導向者,工會要做員工權益的維護者,依靠一切力量和利用一切資源,著力建立企業、工會協調制度和工會維權、黨群協調、紀檢監督協作機制,緩解不和諧因子的產生,維護企業穩定,培育員工歸屬感、忠誠度、敬業度,增強企業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建立和諧企業。要建立和諧、團結、奮進的企業文化,極力營造能想事、愿干事、干成事的守業創業敬業氛圍。建立平衡各階層員工利益的利益平衡和權益保障機制,認真探討現行薪酬體系和分配制度在設計上的缺陷和管理上的不足,規劃設計能保障和平衡兼顧各級員工利益的分配制度和保障機制,切實維護員工工作權利、身心健康、醫療保險等權益,讓員工在企業和諧發展中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要建立長效的幫扶援助機制,了解員工疾苦,送溫暖下基層,做到知民情,體民意,解民困,當職工遇到困難和權益受損害時給予及時、必要的幫扶、援助和維護,解決職工實際困難和切身問題。建立長效的職工關懷機制,開展生日問候、生病慰問、喜事祝賀、帶薪療養等關懷活動,關心職工生活保障、工作情況、身心健康、成長成材。要建立員工健康成長機制,尊重人才,兼顧感情,彰顯個性,建立人崗匹配、能崗匹配、人盡其才、人盡其能的用人機制,開辟任人唯賢的員工成長通道和拓寬人才選拔途徑,大力實施員工素質提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