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筱青
“這家飯店的豆花味道好,嫩而不散,酥肉味道也很不錯。”來自成都市新都區的游客,對博愛新村飯店的飯菜贊不絕口,臨走時還特意買了三袋酥肉,帶回去給親朋好友品嘗。
春節假期雖然已經結束,但前來映秀鎮旅游的游客仍然絡繹不絕,其中的熱門去處之一便是位于映秀東村的博愛新村飯店,“帶勁豆花”“幸福酥肉”是店里的必點菜,店主楊云剛則成了游客爭相合影的名人。一家飯店成了旅游“景點”,這還得從春節前習近平總書記的映秀行說起。
今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看望他一直牽掛的災區人民。10年間,映秀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滿目瘡痍的土地現在處處顯示著勃勃生機。
在漩口中學遺址,習近平總書記向汶川特大地震罹難同胞和在抗震救災中捐軀的英雄敬獻花籃;在映秀東村的“茶祥子”制茶坊,他察看了傳統黑茶制作工序,親自體驗了酥油茶制作流程;在離“茶祥子”制茶坊不遠的博愛新村飯店,他愉快地參與炸酥肉、磨豆花,并與群眾親切交談。
說起總書記來時的情景,博愛新村飯店店主楊云剛顯得有點激動:“沒想到總書記會跟我們一起炸酥肉、磨豆花??倳浟獯笈?,磨豆花的磨盤很輕松就推起來了,別人推還是有點費勁的。”這個被總書記推過的磨盤,被楊永剛擺放在門口顯眼處,還掛上了鮮艷的紅布,磨盤后的飯店墻上則端端正正掛著習近平總書記炸酥肉的照片,來這里吃飯的游客臨走時都要拉著滿臉笑容的楊永剛在這個磨盤前合影留念。
楊永剛的飯店生意一直不錯,一年純利潤有15萬元,日子過得滋潤,養活一大家子沒有問題。自從習近平總書記來了后,飯店的生意更加紅火,“帶勁豆花”“幸福酥肉”更是成了店里的火爆菜品?!按汗澠陂g,來我這里吃飯的游客很多,店里的十幾張圓桌坐不下,就在街對面擺了桌子。就這樣,還是有很多游客在排隊等待?!睏钣绖偢嬖V記者,“大多數游客都是來吃豆花和酥肉的,為了滿足游客的需求,我們全家從早上五六點就開始忙活了,一直忙到晚上十一點多,又累又開心。”
“總書記說要用勤勞的雙手建設美好生活,做生意要努力、要誠懇。”楊永剛表示總書記的囑托不能忘,“以前店里的菜都是自己燒,今年,我打算聘請廚師,把店里的菜品質量提高一個臺階,不僅要把好食品安全關,還要把好菜品質量關,為映秀美食增光添彩?!?/p>
一盤菜給楊永剛的飯店引來了游客,更給整個映秀鎮帶來了影響。映秀鎮副鎮長周春江表示:“今年春節游客數量比去年增加了20%左右。不僅僅是飯店,商鋪、客棧等都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旅游是映秀鎮轉型發展的思路之一。2017年,映秀鎮接待游客256萬人次,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008元,今年春節假期帶來的甜頭更是讓映秀鎮群眾看到了光明的未來。今年是脫貧攻堅國家檢查大考之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映秀鎮產業轉型發展關鍵年,映秀鎮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明確了“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均增長3%”“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和12%”的奮斗目標,奮力將映秀鎮打造成為“全域旅游(康養)”的品牌地點。
離博愛新村飯店不遠,是蔣維明經營的“茶祥子”制茶坊。2012年,從事藏茶研究生產的民間制茶藝人蔣維明,舉家來到映秀,入駐映秀東村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文化創意園。
映秀鎮團委書記王思洋介紹說:“映秀的氣候非常適合種茶,再加上映秀有歷史悠久的茶馬古道文化,使得映秀的茶不僅有自然優勢,還有歷史文化優勢?!?/p>
“茶祥子”制茶坊的原料是來自映秀本地的“窩窩茶”??坎刹柚撇瑁撇璺幻磕陰?70多戶當地群眾增收100多萬元。去年剛剛脫貧的映秀鎮黃家院村,就是靠著生豬養殖和采茶走上了脫貧奔康之路。
帶著復原茶馬古道上的西路邊茶的夢想而來,蔣維明沒想到的是,制茶坊的茶不僅帶動了當地群眾靠采茶制茶脫貧致富,還遠銷“一帶一路”沿線,讓民族地區的茶走上了國際舞臺。
2017年,“茶祥子”制茶坊參加了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主辦的“沿海上絲路,講中國故事”活動,以“大土司”黑茶為主打的映秀茶隨游輪出訪多國;2018年,“2018歡樂春節·四川風采”活動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大土司”黑茶再度亮相異國他鄉。
習近平總書記叮囑,“這里是國家生態功能區,又是曾經發生災難的地方,要繼續做好防震減災、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等工作,實現發展與環境共興”,茶產業是生態產業,通過茶產業帶動周邊老百姓脫貧致富,就要“精益求精、創造名牌”,同時為“一帶一路”建設多作貢獻。
這張映秀的茶名片,任重而道遠。
與習近平總書記一同打酥油的茶坊店員蔣雪琴告訴記者,春節期間,蔣維明與妻子放棄休假時間,前往祖國寶島臺灣推廣黑茶,這是“大土司”黑茶第一次去到祖國寶島。
為讓映秀茶走出映秀,走得更遠,蔣維明在不斷努力,映秀人也在積極行動:春節后,映秀鎮黨委政府將啟動籌劃古茶樹的分類普查和保護工作,依托茶馬古道文化,對古茶樹實施保護性開發;為打造“熊貓故鄉的茶”品牌,映秀鎮以西路邊茶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重點,規劃打造萬株高山古茶樹博覽園,深入挖掘茶馬古道歷史文化,打造映秀獨特的茶文化。
在旅游“引進來”和品牌“走出去”的大潮中,是映秀人民的努力,也是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讓映秀能夠在更大的舞臺上施展拳腳。
(責編:范吳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