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晉 芝
(太原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小朋友是家庭的希望、國家的未來。社會各界、每個家庭都非常重視小朋友的健康成長,尤其關注小朋友生活環境的安全、衛生、舒適問題。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及人們對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學前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規劃合理、設施完善的幼兒園無疑是小朋友接受學前教育的必要條件。
幼兒園是小朋友人生中第一所學校,在這里應該讓他們認識到,上學不只是在學習,也是在玩耍,在玩耍中學到知識。
幼兒啟蒙的作用可以理解為以下幾點:第一,保證小朋友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第二,培養小朋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與生活習慣;第三,培養小朋友對社會、對集體、對別人、對自己的正確認識;第四,激發小朋友學習與創造的濃厚興趣和強烈愿望;第五,發展小朋友的觀察思考及語言表達能力;第六,陶冶小朋友的情操,展現小朋友的美感。
針對幼兒啟蒙的這幾個特點,我們打破傳統的集中、內走道式建筑形式改為分散式的帶有內庭院組合平面,從而將陽光引入建筑的每一個角落,孩子們可以享受陽光,感受陽光的奇妙變化,健康幸福的成長;將綠色植物帶進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孩子們可以親自參與種植瓜果有利于孩子們對植物的認知;制造豐富的空間,創造孩子們交流碰面的機會,培養其適應社會集體的能力,更多的受陽面也可以使得教師享受光照。
傳統的幼兒園在外觀上總是想到紅黃藍的組合,在兒童的眼中,紅黃藍雖然是他們喜愛的顏色,但比起紅黃藍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幼兒園是個童話王國,王國里有小木屋,有森林,有花草等能觸摸到的東西。
材料不僅是建筑空間環境的重要環節而且是建筑和人類交流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帶給人們最直接最真實的感覺。不同的材料,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磚石材質給人堅固、厚實的感覺。大自然的色彩與材料更是小朋友的最愛,比如一堆沙子、一片草地、幾棵綠樹等,這些都會給他們帶來無限的樂趣、歡樂和想象,因此我們在設計中引入大量的木材,讓兒童通過觸摸來親近自然,內庭院的完整墻面被木色分割成小尺度,避免了大尺度墻面給孩子們造成的壓迫感。內里的水池、沙坑的設計,增加了孩子們的玩耍空間。同時半密閉空間保證了沙子水池的潔凈問題。
1)以“節能減排,碧水藍天”為主要設計思想,從供暖舒適、消防及使用安全、衛生條件、壽命等多方面來考慮,綜合選擇最適合小朋友的供暖方式。現在大多采用的是散熱器供暖和地面輻射供暖兩種方式。
散熱器供暖水溫高,占地面積小,盡量布置在外墻的窗臺下,使散熱器上升的對流氣流阻止玻璃窗下降的冷氣流,從而使流經生活區和活動區的空氣暖和,給人以舒適的感覺;但有時為了便于戶內管道的布置,有時也靠內墻布置;但為了保護兒童的安全健康,避免燙傷和碰傷,幼兒園中的散熱器應該暗設于暖氣罩內。
地面輻射供暖系統溫度低,全部敷設于地面,地表面溫度均勻,安全,舒適,且不影響美觀,占用空間少,可以避免小朋友玩耍時磕碰,也適合小朋友就地坐下做游戲等活動。但從有利于健康的角度考慮,采用低溫地面輻射供暖方式時,地面的表面溫度不應超過《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程》的規定值。
不管采用何種供暖系統,調節和檢修設施是必須有的,但用于總體調節和檢修的設施必須設置在庫房和公共部位,以免小朋友亂動,發生危險事件。
2)小朋友的生長發育需要充足的陽光、新鮮的空氣。但是現在的建筑裝修材料會產生很多有害物質,像甲醛、二氧化碳、細菌、可吸入灰塵、二氧化硫、氨等,會使小朋友患上各種疾病,因此必須保證小朋友寢室、活動室等房間空氣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所以,設計合理可行的通風方式最重要,雖然有時可以開啟門與窗進行空氣對流,但北方冬季比較冷或霧霾等較惡劣的天氣不適合開窗,門窗關閉的情況下,需采用合理有效的通風方法,達到通風換氣的目的。
現在的幼兒園活動室、寢室、衛生間合為一體,小朋友使用衛生間的次數多,使用時間集中,為了方便老師看護,隨時觀察,發現情況能夠及時處理,致使衛生間的門經常處于開啟狀態,衛生間內的臭氣散布污染活動室與寢室,因此衛生間的通風至關重要,但為了保證小朋友正常的睡眠,活動不受風機等的噪聲影響,所以應采用靜音型風機,將臭氣從屋頂豎井集中排出,并且排風豎井應有防止臭氣倒吸的措施,以免相鄰的房間之間串味。
隨著現在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也需要越來越高的環境標準,小朋友的生活環境也是家長一直關注的,多數托兒所、幼兒園設置有空調設備或者預留了安裝空調設備的條件,不僅為炎熱的夏天提供了涼爽,而且也為過渡季節的供暖提供了保障。
1)噪聲的控制措施。
建筑周邊布置綠化隔離帶形成周邊式的聲屏障,減小了道路對幼兒園的噪聲干擾。穿越教室的管道縫隙,必須密封。教室的觀察窗,采用密封窗。教室樓內走廊的頂棚,采取吸聲處理措施。門廳、休息廳、走道的頂棚,采取吸聲處理措施。
2)避免室內環境污染。
根據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的要求為Ⅰ類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材料均采用A 類無機非金屬建筑材料。室外仿木墻面裝材料均采用E1類飾面。
3)垃圾處理。
生活單元垃圾的處理用集中臨時儲存,定時清理的方式解決。主要在園區的每層定點設置分類垃圾桶作為垃圾的暫存,后由園區服務人員在清掃教室及公共區域時集中收集,運至衛生間暫存于垃圾桶,在每晚固定時間運輸至1層由垃圾清運車運至城市垃圾處理場。廚房垃圾設置專屬垃圾收集站,統一晚間清理。
通過長期對多家幼兒園室內、室外及環境等各方面的觀察和了解,感覺好多幼兒園對空間的設立,利用都不重視,造成資源浪費,我們把小朋友的活動,休息等空間合理化放首位,通過人文性,實用性,科學性的指導及設計,讓更多幼兒園步入正軌化,從而讓幼兒園環境,空間等方面更具備讓幼兒健康成長的條件,我真誠希望通過我們的設計,能夠讓小朋友在幼兒園中獲得更多的歡聲笑語,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