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學梅
宜昌市高新區車站完全小學 湖北宜昌 44311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學校。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耐心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重要保證。但是,在現在的農村,有好多家長迫于生活的壓力,不得不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或是直接交給學校,自己外出打工;更有甚者,有些不負責任的的父親或者母親生下孩子就因為種種原因離家出走,對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顧。于是,留守兒童、單親孩子的健康成長成了小學教育的一大難題,尤其對小學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
幾天前,已上高一的任志興給我打來電話,電話接通,任志興哽咽的說:“何老師,我爸死了……”接著就涕不成聲了。放下電話,我心情很沉重,這個電話表明了志興對我的信任,也表明了志興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同時我也感受到了我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九年了,九年來,我和任志興間的一幕幕再次浮現在我腦海……
我和任志興的認識源于她讀小學二年級時,我擔任她的班主任。當時我走進教室,就發現了一個坐在角落里、穿著樸素的小女孩兒和其他同學好像格格不入,但她一雙水靈的大眼睛確不時瞄向我。下課后,我從她的前任班主任那里了解到:這個小女孩兒叫任志興,是唯一一個從一年級就在學校住讀的學生,她是一個單親孩子,父親已經四十多歲了,一年來也沒見他到學校來過,平時就是她七十多歲的奶奶送她上學,家庭十分困難,一年級時已經享受了貧困生補助。于是再上課時,我就對她多了一份關注。她性格比較內向,很少與人交往,上課從不主動舉手發言,我故意點她起來回答了幾次問題,她卻回答的非常好,幾乎完美,她的作業也做得非常好。平時下課和放學后,我主動和她接觸了幾次,但她總是怯生生的不愿和我多交流,小小年級,自卑在她心里已然形成,這可是她成長的一個大忌啊!于是我決定對她進行一次家訪,任志興勉強同意了。來到她家,兩間不足五十平米的破舊的土坯房,家里面除了一個柴火灶、一張吃飯的桌子、幾把破舊的椅子,堂屋里再無其它家什,她奶奶正在后院里喂雞,她爸爸神情木然坐在堂屋里抽旱煙,我們的到來他似乎沒什么反應,志興叫來她奶奶我們才坐下來談了一會兒。通過和奶奶的交談,我才知道她爸爸先天智力有障礙,又加上年輕傷力落下病根,現在幾乎喪失勞動能力,三十多歲才跟一個外來女結婚生下志興,可在志興還不到三歲時,她媽媽就耐不住貧困跟別人跑了,家里除了吃低保幾乎沒有其他收入。我問奶奶,志興還有其他親人嗎?奶奶告訴我,志興還有一個伯父和一個姑媽,都在松滋安家了,家里也都不富裕啊!
這次家訪,讓我內心非常沉重。家庭,本應是幸福的港灣,本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可對志興而言,家庭的溫暖她幾乎沒有啊!這對她的成長無疑是一個大的缺憾。于是我決定用我的愛心來盡量彌補志興的缺憾。從此,我一直把她當自己的女兒一樣對待,平時經常給她買學習用品,把她叫到辦公室和她談心。我的女兒也在上初中,非常懂事,我就叫我女兒把她當妹妹一樣去關心她,愛護她。她這幾年穿的衣服幾乎都是我女兒穿過的衣服,而且都是八九成新,我每年還要給她買兩套新衣服。遇到節假日,我就把她帶到家里同吃同住,有時寒、暑假把她接到家里一玩就是一個多星期,送回去的時候還要給她買好的吃的用的帶回家,并告訴她,要她回去主要是讓她多一些和爸爸、奶奶共處的幾乎,并要永遠記住,那里再窮也是她的家。在我們一家人的關愛下,她漸漸變得開朗了,成績也更加優秀了,而且她現在已經把我們一家當成她的親人了,和我的女兒更是親如姐妹。
這其間,我還通過多次聯系,和她的伯父、姑媽見了一面,并進行了深度溝通,要求他們多抽時間回來看看她們,并在假期把志興多接過去玩一玩,讓她感受到她是有親人的,有很多人都一直在關心著她。后來,她上初中了,我又把她的情況給初中的領導和老師們做了詳細的介紹,并為她申請到了貧困生補助。節假日,我照樣把她接到我家里來玩,關心她的學習,關心她的生活,關心她與家人、與親人的關系。去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宜昌市一中,在送她上學時,我和她的伯父、姑媽他們再一次聚在一起,對她的高中生活、負擔做好協調,要確保她順利讀完高中,考上理想的大學。事后,她伯父感動的說:“何老師,你真是我們的大恩人啊!你不僅挽救了志興,你也挽救了我弟弟他們的家,我弟弟現在也愿意和志興交流了,因為他從志興身上看到了希望啊!”
對教師來說,沒什么比愛心更重要。我們把教育的愛心比喻為人類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一切,而且絕不過分。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只要我用心去愛教育,愛學生,奇跡往往就會發生在你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