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芳
永勝縣程海鎮寄宿制小學 云南麗江 674202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有必要更好地教授學生和他人交流和理解能力。然而許多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常常難以同時駕馭以上兩方面,大部分老師只是對其有個膚淺的理解,沒有深入領會,對相關問題僅是簡單對比,缺乏合理性,在廣度與深度上不能滿足教學本身的要求。許多教師只知道把課堂氛圍搞活躍,避免冷場,卻掩蓋了學生的發揮,拋棄了學生的感受,掩飾了課程內涵。
許多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往往只采用“填鴨式”教學法,把學生當成接收知識的機器,不懂得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不懂得把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更不懂得利用最新的多媒體教學設備。
語文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只注重自我語言能力和個人情感的表達,缺乏對學生感受的關注。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問題的提出往往是基于成年人的視角,這會造成學生理解和回答上的困難。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原定教學計劃,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能力和思維不是不變的。從字、詞、句到文的閱讀是一個逐漸提升的過程,也是低到高年級的能力轉變,高年級通常只重視剖析內容、卻忽略研習語言、領悟寫法。很多老師在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常常只對重點內容進行段落講解就開始下一環節,老師對每個年級段的學生接受能力了解不足,使得即便是高年級學生在知識領悟上也存在著一定難度。
許多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總是簡單的一句帶過,但語文的特殊性在于其是一門豐富的表達交流語言學科,過于簡單的評價對學生的激烈并不理想。
首先,小學語文老師應通過姿勢、動作、表情來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們不知不覺地感受到一種快樂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老師剛剛走進課堂開始,老師的臉色和表情就會一直影響上課的學生,而這種看似細微的影響的方式往往會產生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師必須在課前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給學生們一個微笑。讓學生在課堂上無所畏懼,不懼怕課堂學習,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學習。
其次,教師應學會使用適當的語言、眼神表達,以給予學生支持和鼓勵。教師的語言不僅要生動形象,但也應注意重點的節奏,多姿多彩的內容,語氣抑揚頓挫配合必要的肢體語言,親切地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不斷進取,維持強烈的學習興致,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最終取得優異成績。
語文情境教學就是把生活帶入教學中來,讓學生們不知不覺中被文學的氛圍環繞,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在教學中,根據教材的特點,采用表演、語言、音樂、簡筆畫、實物等方式設立主動類型的情境,使學生進入情境之中,想象、感悟、提升智力和能力,使小學語文教學方式更加新異,提高課堂效率。
新課標的改革的方向之一是全方位的評價學生,找尋學生的閃光點,開發學生的潛能。在課堂上,語文老師要為每一位學生提供獨特的自我展示機會,并針對對學生的具體表現及時的作出合理評價,使學生逐步建立自信。
在傳統語文課堂上,學生長期處在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教師往往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導致課堂有效性降低。因此,教師需要突顯學生的主體性,應采用靈活而豐富的課堂教學,并留足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小學生往往對事物的理性認識不足,但感性認識能力卻很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聲、光、物等直觀形式給學生生動的視聽體驗通常能起到不錯的教學效果。同時,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學習內容自制一些教具,把知識感性化并直觀的展現給學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應該教會學生如何自學,這樣,學生的自習才能更有效,考試才能發揮得更好。
教師應該按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靈活自由的作業形式以及適當的作業量,以最大化教學效果,避免出現成績優秀者覺得作業太簡單而成績較差者覺得作業太難的情況。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以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基礎,確立教師為導向,學生為主題的觀念,使課堂教學盡可能滿足學生個體差異,達到課堂教學的高質高效。真正有效課堂教學應該是既有效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以及實現智力和人格的全面發展,同時又能幫助教師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和素質,使語文教師在愉悅的教學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達到教師和學生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