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立霞 畢克成
對于一個出版社而言,其出版物的數量和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作者的數量和素質。隨著新技術的涌現及出版業的快速發展,各出版社之間的競爭愈來愈激烈,尤其是對作者資源的競爭,因為只有擁有優秀的作者資源才有可能出精品書、暢銷書。擺在出版社和編輯面前極其重要的課題之一就是開發并維護好高素質的作者資源。尤其是對專業出版社而言,專業類圖書相對較小眾、專業性較強、從業人員較少,作者資源相對稀缺;對于專業圖書編輯而言,作為其必備能力之一的開發和維護作者資源的能力顯得更加重要[1-5]。
圖書是傳播和積累文化的精神產品。專業圖書作者往往是具有一定專業文化知識的學者、專家等,其有著較高的理論水平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本專業領域的研究造詣也較高。只有這樣的專業人士編寫出的作品,質量才有保證。但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專業水平高和寫作能力強的作者資源往往是很有限的,是同類出版社的競爭對象。因此,寶貴的專業作者資源,需要編輯去努力挖掘,需要專門的培養和長期的積累[6-7]。
一個出版社形成特色圖書品牌與核心競爭能力的堅強基石即作者資源,因此,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出版社必須有步驟、有意識地培養一批寫作能力強和學術水平高的作者隊伍,形成自身獨特的資源優勢,擁有自己的“作者資源數據庫”。
專業圖書作者資源的開發渠道主要有:相關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本專業相關的研究院(所)、高校、教育培訓類機構、本行業所屬的上級主管部門等。
我們都知道作者資源對于出版社而言至關重要,但資源的積累必須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起來的,需要出版社中有經驗的編輯有步驟、有意識地做好相關工作,主要有以下方式:
(1)編輯必須掌握有關作者基本情況的資料,建立專業作者信息檔案。這既包括相關學科作者的分布情況、專業特長、從事研究工作的經歷與成果、最新的研究動態,以及作者的性格愛好、人際關系等。我們需要有區別地、持續地收集這些不同類別的作者信息,特別是對于內部信息的收集,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對收集到的信息可首先進行分類,然后再利用計算機相關技術建立“作者資源數據庫”。
(2)參加本行業相關會議及活動。專業圖書編輯必須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例如,參加專業培訓,參加本專業的展覽、學術會議,加入專業相關行業協會并且經常對市場進行調研等,以更好地融入本專業領域中。通過這些有效的方式,可增加結識專業領域作者的機會,從而達到擴大作者隊伍,豐富作者資源的目的。
(3)有效利用網絡資源。如E-mail等快捷的通信工具,微信、QQ等即時通信工具,這些便捷的網絡資源為編輯與作者溝通、了解作者信息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不僅降低了與作者溝通的時間成本及費用,而且提高了效率。如果能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圖書編輯在選題開發、聯系作者、洽談合作、作者資源維護及深度開發等方面將有所作為,并可進一步形成專業的圖書作者資源數據庫。編輯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經常瀏覽專業相關網站,參加專業論壇,加入一些專業群、校友群等,這樣,在宣傳自己的同時也可以發掘專業的作者資源。此外,對于策劃的某個或者某系列選題,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等多種渠道查找行業內相關圖書的作者信息,了解其專業特長,找到聯系方式,以尋求到合作的切入點等[8]。
(4)與相關專業作者保持經常聯系。每個編輯都有不同的主攻方向,每位編輯應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側重方向等,密切關注相應類別作者的研究動態,與他們保持穩定的聯系。一部書的順利出版,是作者與出版社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的開始,而不是結束。通過與相關行業單位作者的多年接觸,本人認為要維護好合作關系,取得作者的信任,首先應尊重作者的寫作風格、學術觀點,其次編輯要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及編輯能力。此外,要尊重作者的勞動,維護其合法權益,用真心、真誠做好服務,讓作者感到與我們合作是愉快的,并且用我們的專業贏得作者的信任和信賴。要與合作過的作者保持經常聯系,建立良好的關系,為后續更好的合作做準備。
眾所周知,對作者作品的傳播而言編輯是不可缺少的,甚至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在將作者的書稿變為公開出版的出版物的過程中,需要編輯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這個過程浸透著編輯與作者在學術上的交流和共同探討,編輯與作者,是親密的合作伙伴。從相識到成為朋友,繼而發展成自己的作者,有很長的路要走,這無疑是對編輯社會活動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很大考驗。編輯要學會維護人際關系,擴大交際圈子,積累人脈資源,壯大作者隊伍[9]。
對作者而言,質量固然是第一位的,但實現效益也很關鍵。我們應該時常與作者保持聯系。通過微信、QQ、E-mail等方式隨時他們的工作思路及行業發展的新動態。在適當的時候,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建議作者對已出版的圖書進行再版。
在實踐中本人深刻體會到,保持與作者的緊密聯系是非常有益的。主要原因有:其一,可使已出版的圖書不斷得到完善,增強其生命力;其二,通過與作者及時的交流與溝通,新的構思往往隨之迸發,從而產生新的優秀選題。
要想增強出版社的凝聚力,必須有專業的編輯隊伍、過硬的綜合素養及編輯對職業道德的信守等。出版社要與作者簽訂平等互利的出版合同,并認真履行,及時發放樣書、稿酬等,以切實維護好作者的合法權益。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并且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跟作者打交道,我們可以變換思路,采取“投其所好”的策略。可以根據不同的利益訴求,提高其寫作的積極性。
可以用于評職稱,對大多數年輕作者而言,這是非常有效的激勵方式,寫書對其將來的晉升和發展具有有效的作用。因為公開出版的書籍可以作為職稱評定的關鍵材料之一,這也是長期實踐經驗最好的表達方式之一。
可以獲得報酬,這是作者所擁有的著作權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尤其是對部分單位的基層從業人員來說,寫書的過程是一個很重要的鍛煉,可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而且可以獲得報酬,積累經驗,為他們在行業中立足打下堅實的基礎[7]。
可以提高知名度,從而獲得更大的收獲和更多的發展機會。例如,有的作者因為編寫的某本書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因而獲得了非常好的工作機會;有的作者因為某本書稿被培訓機構發現,受邀去講課,獲得了較高的報酬;有的作者因為出版的專業書籍較權威,在行業內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力,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不可否認,寫書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準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但是,這種堅持不懈的努力總會有回報。在分享經驗的同時,自己也會得到更多的回饋,這正是“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專業圖書作者資源彌足珍貴,所以整合好資源至關重要,我們既要努力開發、精心維護,又要有效整合,然后恰如其分地加以運用。在一些重要的談判和合作中,獨一無二的創意和想法對達成目標至關重要,能讓作者對編輯產生敬佩、信任的心理,從而產生合作的欲望。
總之,面對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要想開發和維護好珍貴的作者資源,編輯乃至整個出版社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對編輯而言,物色到合適的作者不容易,留住作者更難,更需要下功夫。一個專業圖書的編輯,只有擁有了豐富的作者資源,才會有源源不斷的靈感,在選題運作時才能游刃有余;一個專業的出版社,只有擁有了豐富的“作者資源數據庫”,才能做大、做強,才能獲得更大的生存、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