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 新疆電視臺
場景再現是講述歷史人物的有效方法,而同時場景再現也可以由多種方法呈現,對現實環境中的生活習俗進行調查就是其中之一。充分掌握歷史資料以更詳細地分析歷史,對現實環境的生活習俗予以詳細調查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感受到現實生活的真實節奏。將這種節奏感運用到實景拍攝時可以使拍攝者感受到歷史細節與現今環境同步的感覺,拍攝者的這種感受可以轉化為現場拍攝的穿越效果,觀眾的想象可以由鏡頭所吸引與技激發,使得達到在現實場景里與歷史故事的穿越的效果,使得兩者順利銜接。
收集資料,是接受工作的開始。編導要做的,就是在大量的資料中,結構大致故事的走向,進而在資料中選擇有用的線索,支撐要講述的故事。收集資料時,要多思多想。其次對歷史故事的運用,有一個基本的準則,那就是,我們不是歷史學家,不是專家,是電視工作者,是一個講故事的人。所以,對歷史故事的闡述若生搬硬套則不是明智之舉,可以注重細節與主要人物的命運大方向,只要關鍵部分不出現錯誤,則講述一個故事只需手頭幾個故事的局部細節即可,起到良好吸引受眾的效果。
使用這樣的方法收集資料,是為了最大化的占有資料,通過分析研判,促使越來越多的細節呈現出。總而言之,拍攝者在拍攝現場可以找到與歷史穿越的良好感覺與拍攝創作者的天性之間關系甚微。起主要作用的是細節的掌控度加深、心中有所思所想,在現場自然就有所發現。
最好節目的第一步就是最大可能的收集素材,對素材盡量相近的分析與了解,而下一步,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就是要站在素材的對面來思考[1]。
無論收集材料的對象是歷史人物的變化與歷史事件發展的曲線,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可以讓拍攝者有回到歷史發生按那個時間的想象,但是這樣的想象只是一個社會的側面而已。同時沒有必要像歷史學家那樣對歷史進行全方位的復原也是我們所需要銘記的。此種想法的提出就是為了找尋出更多的細節來,使用不同觀點的歷史細節印證一個故事,得到的就是編導自己的故事,沒有特別大程度上反擊真實,但故事也足夠新穎,不失事實,這就是目的。
作者對歷史細節還原的表現場景可以為原生的生活方式所承載。這些場景表現沒有刻意的人為協調,皆為自然發生的產物,而創造出這樣的場景也有一定的難度,要去創作者有豐富的內心情感,心中有故事,可以做到對自然生活中種種細節的良好把控。
在節目中場景的時間性判斷也需要拍攝者格外注意,要對場景是否隨著時代變化或是經久不變進行精準把控。這里,還有一處方法可以交流。以往的觀點認為,在節目中慎用一組特寫的剪接,此種方法會給觀眾帶來一種類似于窒息的不良感覺,此可以稱作一種告誡。但恰恰在這里,編者將這種效果利用的非常巧妙,反復使用于現實與歷史的穿越中,順利完成場景的切入。
在紀錄片的拍攝中有一條大家心中皆有的準則,那就是任何的想法都是為了展現出節目最后最佳的效果。當然這是在不違背真實的原則下。秉持這個原則,創作的束縛就會減少甚至沒有束縛。借景敘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現實場景的展示,配以歷史故事的講述,這種方法在實際拍攝當中運用較多。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這種方法為什么在節目中被采用。特別是在歷史人物類的節目中,使用此種方法的新鮮感并無多少,借景過于平淡、唯有配合解說詞的畫面顯得平淡而單調,實際意義較為匱乏[2]。
其二,具有悠久歷史的場景格外具有吸引力,才可更加激發創作者的熱情,拍出有價值的鏡頭。這樣的借景非常有意義,這個具有歷史風塵的場景中蘊含著文化的根基,它可以帶領觀眾在歷史與現實中穿梭,甚至有逼真的體驗。
在對歷史建筑類節目的拍攝中,鏡頭的尋找定為常常在遺跡、遺址或歷史老宅中,在這些地方的拍攝方法沒有定法,但是卻有一定的講究。任何的拍攝均有一定理念作為支撐,對于明天來說,今天的拍攝就是歷史,對于今天來說,我們想要展示的仍然為歷史,那么久需要在畫面里所展示出來的東西必須是要與主人公當面活動規律相近或相似,這些可以通過對其周圍的人和事的敘述展示所得到。而那個新的故事的講述開始點,就是當所有的拍攝結束,回到剪輯臺時。目的是將現有故事的外衣不斷剝開,將獨立鮮活的故事留給觀眾。在前期拍攝階段,故事的雛形已經在心中醞釀,現場的感覺自然可以找的十分熟練,將鏡頭展現得鮮活、真實與好看。拍攝完畢后,剪輯臺又是一個新的故事誕生的場所,在這里要遵循歷史是顯示的鏡子的原則[3]。
在紀錄片的拍攝中,并沒有現成的方法,所有的方法均來源于實踐,是長時間摸索的經驗積累。當使用這些方法完成故事的創作后可知,并非獨一家的創作。這說明,勤于思考對于一個創作者的重要性。這種辦法也許只能支撐一種類型節目的講述,并且條件些許嚴格,但是我們并不是依靠一種方法一勞永逸,我們要做的,是扎實掌握資料,深入了解民風民俗。在面對不同節目時,會總結出不同的方法,與大家溝通。
綜上所述,如果創作者能多一些現實生活的調研,扎下身子,用心捕捉,往往好的現實細節能給歷史故事講述增添色彩。從觀眾的角度,我們只需抓住一個歷史的側面,抓住有意思的細節,即可做好影像的功能。
[1]林偉.淺談電視紀錄片的創作與拍攝技巧[J].東南傳播,2014(6):108-109.
[2]黃晉川.拍攝制作紀錄片的方法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5):89-90.
[3]閆宏.紀錄片的拍攝手法運用[J].科技傳播,2013(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