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里 昭通日報社
時事新聞與黨的路線方針等聯系非常密切,地市報時事新聞是黨宣傳主張的重要方式,也能不斷增強黨的權威,及時向群眾傳達黨的主張。編輯者也要注重遵循政治原則,重視宣傳黨的政策與主張,讓群眾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最新的政治時事與黨的政策變化。
時事新聞最需要具備的特點便是時效性,因為時事新聞需要第一時間將新聞事實呈現給受眾,也需要編輯者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將新聞要素與信息進行整合,并將最終整合好的新聞報道發布出來。要表現新聞事件精彩、新鮮感的內容,尋找新聞的最近點,編輯者要熟練寫作要領,尤其是時事新聞的寫作技巧與方法,善于靈活的隨時組織與轉接。
地市報時事新聞是非常密切聯系群眾的新聞報道,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也就成為受眾普遍最關心的新聞內容。于是地市報時事新聞具有較高的可讀性,保證受眾最大程度上能閱讀并理解其表達內容。就需要編輯者在編輯過程中,注重新聞與人文的聯系,從嚴肅的政治、經濟、社會變動中挖掘出人文信息與人文情懷,增強受眾的感情共鳴。也要關注受眾最感興趣的內容,選取最貼近受眾的角度去報道新聞事實,選取最佳的新聞著眼點。語言方面也要通俗易懂,不使用過多的專業詞匯,用淺顯的文字、生動形象的比喻等方式增強時事新聞的可讀性。
地市報時事新聞時效性強,需要及時反映最新事件、最新情況、最新動向等,于是就需要時事新聞具有動態性,要緊跟新聞事件的變化與發展,最終向受眾呈現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與前因后果。編輯者在編輯時就需要注重變化,不報道未定性的新聞事件,也可進行時事新聞的追蹤報道,對新聞事件的進行與發展進行階段性報道。
時事新聞需要滿足政治性、真實性、時效性等多個特點,于是需要編輯者發揮思維優勢,要具有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不僅能從相似的事物中找到差異之處,也能從不同的事物中找到相似之處,能夠將新聞要素聯系起來,報道全方位的時事新聞。對于常規新聞事件,也要具有求異思維,能夠從反面、側面,整體。局部等多個角度全面審視新聞事實,讓時事新聞脫離本身常規性與規律性,具有更廣闊的公共視角與受眾視角。但同時日常的尋常思維更要發揮其基礎作用,普遍新聞事實都是普通事件,尋常思維就要發揮其作用。編輯者在技巧運用上,要充分發揮思維技巧的優勢,將單個枯燥的新聞事實,發揮思維作用,聯系在一起,最終編輯形成最終的時事新聞。
地市報時事新聞是受眾關注的熱點板塊,結構也是閱讀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標題、導語、正文都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受眾在閱讀過程中,標題是最先進入受眾視野的內容。于是在結構要求方面,編輯者在編輯標題時,要抓住受眾的興趣點,吸引受眾閱讀下面的內容。副標題的設置也是一樣。導語要提煉最關鍵的部分,突出時事新聞的特點與主要內容,引起受眾閱讀興趣,進行正文的閱讀。結構可以遵循“倒金字塔”結構,按照報道內容的重要程度,將最重要最關鍵部分放在開頭,次要與其他內容按重要程度依次往后安排。讓受眾在第一時間看到新聞的關鍵部分,吸引閱讀興趣,從而進行詳細的閱讀。
地市報時事新聞的受眾較多為中低階層的老百姓,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對新聞內容的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編輯者在編輯過程中需要注重語言運用,避免使用過于專業化的術語,增強新聞內容的可讀性,盡量使用淺顯易懂、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受眾傳達新聞事實,從而使時事新聞真正發揮其時效性的作用。標題語言要準確精煉,但要將關鍵部分表達準確,導語具有概括性,突出中心內容,不要求完整性。正文需要將新聞事件敘述完整,但語言不啰嗦不重復,保證每一句話都涵蓋新聞信息與新聞要素。
編輯者在排版過程中也要注重排版的美觀,版面也是編輯的重要部分,無論是版面的構成還是分配,圖文結合,都是編輯者在排版過程中需要注意的。
地市報時事新聞與受眾生活息息相關,也與黨和國家的動態密切聯系,需要滿足新聞的真實性、時效性等特點,也要具備一定的可讀性與親和力,于是編輯成為非常重要的環節,就需要編輯者不斷提高自我修養,保證編輯過程中最大程度報道新聞事實,使受眾第一時間能夠了解最新近發生的新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