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萍
(重慶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重慶 401331)
在當今這個互聯網發達的時代,推行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模式對我國的教育有著深遠的影響,但是目前我國出版業在這條融合發展的道路上還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國家應當積極的進行改革,制定有效的發展策略,推動我國的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
(1)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的概念。所謂的傳統出版,就是指用傳統的方式出版書籍等紙質版的讀物,新興出版就是指利用現代科技出版的有圖片、有文字等多媒體的非紙質版讀物,比如電子書、手機報紙等等。
(2)傳統出版的特點。傳統出版是指使用以前的機器以及印刷技術出版的紙質版讀物,主要是出版紙質的讀物,將要出版的內容印刷到紙上,有實質的形態,可以看得到摸得到,能夠永久性的保存。像這種傳統的出版方式由于流傳多年,早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出版體系,完善的組織機構,對于出版的要求也很嚴格,出版的內容也相對規范,負責出版的人員相對來說素質較高,雖然現在我們處于網絡信息時代,但是紙質版的讀物仍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尤其是年齡較大的中年人來說,已經習慣了閱讀紙質版讀物,且便于攜帶,隨時隨地都可以看。
(3)新興出版的特點。新興出版是融合了現代的多媒體技術出版的讀物,出版內容更新得比較快,不用經過印刷、裝訂等眾多繁瑣的步驟,通過互聯網,直接出版在網絡當中,只要有網絡,就可以隨時隨地的觀看,出版速度快,現在對于新興出版的內容也規定了相應的要求,但是缺點就是有的年齡大一點的人,不懂網絡科技,所以無法閱讀新型出版方式出版的讀物。
僅僅使用傳統出版的方式,流程過于繁多復雜,對于出版內容的選題審核以及內容等的審核也相對嚴格,還要經過印刷等流程,出版的時間過于漫長,即使出版了傳播流通的速度也相對較慢,并且傳統出版還要承擔相應的稿費、印刷費、發表費等等,對出版社的壓力過大,且只能印刷在紙質版的物體上,印刷的介質太過單一。
新興出版的出版介質有很多,比如現代興起的電腦、手機和各種新出的閱讀器等等機器,閱讀方式和種類也在增多,可以滿足現在年輕人的閱讀需求,但是唯一不足的就是新興出版方式的流行時間較短,暫時沒有一個完善的自我出版體系,對于版權的機制仍然存在著約束,且大多數出版社對于新興出版的技術水平了解不夠透徹,經常會出現出版的失誤,比如排版有亂碼等等情況,而且現在互聯網過于發達,新興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侵權的事故。所以應當將傳統的出版方式與新型的出版方式相融合,共同發展,促進出版讀物的傳播性,共同形成一個完善的出版體系以及機制。
(1)要適當地轉變觀念,打破古老的理論,促進兩種出版模式的融合發展。在我國這種新時代的環境下,要打破古老傳統的出版理念,不能一味地使用傳統方式,也不能過于繁多的利用互聯網出版讀物,而是要有一種新的理念,將兩種模式相結合,將內容進行有序的排版,將讀者作為主體,優先考慮讀者的感受,打破傳統出版的線性,也結合新興出版的多媒體技術,讓讀者閱讀起來更加的有興趣,促進兩種出版方式的相融合。
(2)完善融合后的出版體系,健全相關機制。二者的結合應當積極地運用新興出版模式的交互性以及多媒體兩種特性,使得出版社與內容進行交流互動。兩種方式的融合,首先是產業的融合,完善融合后產業的體系,制定相應的機制,改變以傳統出版傳播速度慢的缺點,以及新興出版排序有誤的缺陷,建立一個新興的產業運作模式,使出版的讀物內容合理,排版科學。比如重慶大學出版社在出版教育教材時,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出版不同風格以及理解難易程度的讀物,比如在低年級的教材加入豐富多彩的繪圖,引發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
(3)適當加入其他產業中的內容。從兩種出版模式融合的現狀來看,還需要在出版的讀物中注入一點靈魂,可以與影視產業相結合,將出版內容通過影視的形式傳播給更多人,使得其內容更加生動形象,便于人們的理解,從而可以在當前的社會條件下推動社會其他產業的經濟發展以及人類文化素質的提高。
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飛速發展,將科技與傳統的技術相結合,可以有力地推進我國出版事業的發展,同時傳統出版與新型出版相融合的出版模式,能夠使出版的內容多元化,促使我國教育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