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雙
(西藏自治區黨委網信辦,西藏 拉薩 850000)
隨著目前科學技術應用的持續進步和發展,互聯網技術在很大程度上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新媒體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學習工作,在不斷研究新媒體發展的過程中,新聞傳播學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因為在實際研究的過程中總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而導致其進展較為緩慢,但是進一步提升的空間還是很大的,而目前新媒體研究領域正在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在進一步提升新媒體發展同時發揮其幫助社會發展的實際作用。
在人們不斷地認識世界以及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科學研究活動為人們生產生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進作用。在科學研究實踐中,無論是自然科學方面還是社會科學方面,研究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找出不同事物在發展的過程中所遵循的客觀規律,并且通過這些研究來為人類服務,最終解決現實生活生產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1940年前后,因為人們在信息傳播方面所做的實踐活動越來越豐富,特別是在世界大戰之中,宣傳得到了十分頻繁的應用,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傳播學這門學科就應運而生了,它結合了多個學科的指導思想并不斷發展直到今天。
從根本上來看,傳播學這門學科從它最初的形成,到今天的不斷進步發展,始終都存在著一些有爭議問題。雖然說從根本上來看,傳播學在形成的過程中包含了符號學科、社會學科以及心理學科等較為成熟學科的優點,但是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還是有較多的研究人員和學者認為傳播學這門學科缺少獨立、完整的理論體系,并且還缺少科學合理的核心范式。從目前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對傳播學學科的研究依然處于最初的探索階段,對所研究的很多方向性的問題只是通過簡單的現象描述進行表現,而且只是對一些現象進行了整體的歸納總結就得出了研究結果,并不是用相對來說比較成熟的理論的推導以及演繹而研究得出的。
除了上述的幾點問題之外,傳播學這門學科目前還存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僵化過早。傳播學在過去的發展造成了其較為封閉的特點,這就直接為傳播學和其他學科之間的溝通以及交流等造成了很大的障礙,而且從根本上來講,傳播學這門學科本身處在成長期,當前的實際情況是,它還處在不斷地進步和發展狀態中,所以說其封閉性的特點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整個學科的進步和發展。也正是因為其存在著較強的局限性,使得傳播學在對當下的一些問題進行解讀的過程中也就出現了力不從心的問題。
目前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十分迅速,各種媒介形式都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而不斷對人們造成影響。但是從當下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因為傳播學本身具有一定的傳播局限性,所以很難直接融入到新媒體不斷進步的新局勢之中。
(1)學術研究的視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體來講,當下研究人員在對新媒體的基本定位中特別關注它所包含的媒體屬性,而且在實際研究的過程中,也把研究的視野局限地只放在媒體這一層面之上,在研究新媒體問題時還是沿用傳統媒體研究方式和思維,這就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
(2)學術范式創新力度不夠。目前我們國家的新媒體研究大多是通過運用新的材料、數據來驗證老舊的理論,新技術被強行地帶入傳統的理論框架之中,這不符合當下的時代發展的實際需要。
(3)學術價值遠離現實關懷,學術理論照不進現實問題。新媒體研究的方向首先是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總結我國在實踐操作中遇到的問題與困境,不斷積累經驗;并且與世界接軌,學習國外的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技術和經驗,學習但不盲從,不斷引進來并走出去,結合自身把優勢發揮到最大,在不失主體的前提下得到可持續性發展。
(1)深刻認識新媒體的社會屬性。目前網絡不再是塑造信息環境的工具,而具有了強大的社會解構力和再造力,其作用早已超過了“媒介”的影響范圍,當前的互聯網成為真正意義上開放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各種社會行為都可以存在;它也是一個與現實社會平行的虛擬空間,與現實社會保持著高度的聯系。
(2)建立全面的新媒體研究視角。全面的視角意味著在深度和廣度上分別拓展學術視域。一切與網絡信息內容和傳播方式有關的問題都是新媒體研究的范疇。在理解新媒體的社會屬性的基礎上,將研究視野從“媒體”的框架解放出來,將學術目光從“信息傳播”中跳脫出來。
(3)綜合多學科的研究方法。我們不僅僅需要將學術思維從單純的工具層面解放出來,對學科范式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還需要將現有的客觀經驗主義范式、詮釋經驗主義范式和批判理論范式進行綜合考慮。除此之外,汲取其他學科的研究智慧,綜合參考多個學科的研究成果,打破現有學科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