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渤 寧夏廣播電視臺
新聞采訪不僅是電視新聞報道的基礎工作,而且對于電視記者來說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組成部分。電視記者獲取新聞元素的質量也決定著新聞的質量。新媒體形式下對于新聞元素的實效性以及廣泛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使得電視記者必須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比如在采訪前做好充分的素材準備,采訪時具備更高的心理素質,善于運用各種提問技巧,對受訪者進行提問,順利而有效的完成采訪活動,實現信息的采集。
新媒體時代下,信息正發生著爆炸性的噴涌狀態,所以信息失真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就使得電視記者在獲取信息的時候,很容易就喪失篩選判斷的能力,面對龐大的信息,要篩選有效的并且真實的信息也更加困難,從而更難以保證所獲取信息的真實性及有效性。
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每一個人都可能是信息的發布者及傳播者,這就使得電視記者在選取采訪對象的時候,往往會在選取采訪者方面做出不準確的判斷,從而影響采訪內容的代表性,所獲取的信息就難以讓廣大群眾獲得普遍的共鳴,更加難以探索群眾對信息最重要的需求,也就無法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
采訪過程可以說是電視記者的工作中最為重要,以及最為復雜的一個環節,在電視記者采訪過程中,傳統的采訪方式已經逐漸被淘汰,其中,各類新形式的采訪軟件,已經作為一種輔助采訪功能的用具被廣泛的使用,電視記者如果沒有及時學習適應相關軟件的運用,就難以增加自己采訪時的速度,進而影響采訪內容的效率與質量。
由于新媒體時代新聞信息比較公開透明,公眾參與度也很高,這就意味著新聞的傳播更加的迅速,電視工作者在新聞采訪前一定要注意先做好準備工作,事先將自己搜集的信息進行有效的篩選,明確新聞采訪的主題與目的,這樣不僅能夠保證新聞采訪的質量,而且還不會被過大的信息量所干擾。新媒體時代的信息爆炸性,也意味著突發事件的出現會比較頻繁,電視記者一定要訓練自己的反應速度,以適應新媒體下變革的新形勢。
在新媒體時代的迅速發展中,人們的表達方式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是過去過于書面化的表達形式,反而更加口語化、幽默化甚至網絡化,這就要求電視記者必須用大眾最貼切的表達方式,進行相關新聞采訪。這樣不僅能夠拉近與受訪者之間的距離,而且能增加新聞報道的活力與感染力,讓采訪內容更加貼近大眾生活。
新媒體時代中信息量巨大,所以對于信息時效性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電視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要提高自身的效率,學會利用各種高科技的軟件,為采訪工作的高效有序提供幫助。同時,進一步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增加采訪的準確性與時效性,以此占領新聞報道的先機,讓廣大群眾能夠第一時間接觸到最新鮮的報道。
電視記者作為傳播新聞信息的重要參與者,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著社會的輿論,所以他們身上的擔子更重,對于新媒體時代信息高度開放的特點,許多不真實的信息時常充斥著網絡。所以這就要求電視記者要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在獲取新聞素材時一定要仔細求證。在采訪過程中,以真實為準則,堅持傳播正能量,積極引導社會輿論,給廣大群眾帶來真實有效的信息,避免不真實事件的報道帶來負面的社會輿論。
新媒體形式下,新聞在大眾的生活中,依舊是獲取社會信息的主要途徑,所以作為電視記者,就要確保信息的真實性與有效性,特別是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努力提高自身本領,適應新媒體帶來的挑戰。筆者認為,一個優秀的電視記者應該在采訪前做好大量充分的準備工作,采訪過程中積極創優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硬件水平,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提升電視記者的新聞采訪效率,為新媒體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