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小敏 漯河日報社
作為一種綜合性報紙,都市報具有覆蓋面廣、內容豐富、貼近生活等特點,也正是基于這些特點,使得都市報成為全國各地報業集團的核心品牌,成為傳統紙媒的一面旗幟,成為傳統紙媒征戰市場的利刃,然而,隨著新媒體的迅速崛起,“紙媒將亡”的聲音就一直困擾著傳統報業從業人員。面對跟進速度更快、信息資源更多、傳播速度更快、報道形式更多的新媒體,傳統報業已經到了必須有所變革的時期,而作為一名都市報記者,首當其沖,要進行自我調整及改變。
內容是一份報紙的核心,也是讀者定位一款報紙品質高低的標準,部分都市報在目前新媒體時期紙媒用戶減少的情況下,為了吸引讀者的關注,放棄一些時評、財經、訪談等具有深度、廣度、專業性的內容,反而加大娛樂花邊、黃暴事件等的報道比例,這一做法等于是自降品質,使得傳統紙媒公信力強、莊重的特點在慢慢喪失,最終影響的就是紙媒在廣大讀者心中的地位,及其多年來形成的社會影響力。同時受到新媒體的沖擊,都市報及其他傳統紙媒的發行量日漸走低,為維持經濟效益,部分報業集團實行全員營銷,定量定責的營銷方式,短期來看,雖然銷量可以維持或者有一定增加,但容易造成人心浮動,耽誤采編人員主業業務技能的發展和提升。
新媒體的崛起,不僅僅改變的是新聞報道的物質載體,更為關鍵地是,新媒體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碎片化、快餐式的閱讀方式成為一種潮流,標題、配圖往往成為吸引人們關注一條新聞報道的主要因素,而非報道內容本身,在新媒體上大量流于表面,思維混亂,難經推敲的新聞報道被大量傳播及閱讀,這正是因為人們如今的閱讀習慣導致。目前看來,包括都市報在內的許多傳統紙媒都有向新媒體養成的這種閱讀習慣妥協的趨勢,最明顯的就是表現在排版方面,標題和配圖往往占據一篇報道版面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反而是留給具體內容的版面越來越少,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刪減報道內容,導致新聞價值降低。
作為正規發行的傳統紙媒,有深厚的歷史沉淀,有穩固的閱讀群體,有深遠的公信影響,這些都應該成為包括都市報記者在內所有傳統報業人員的信心由來。而作為傳統紙媒業的核心工作人群及內容來源,面對新媒體帶來的嚴峻挑戰,如何通過提高自身采編能力,轉變報道思路,學習借鑒新媒體優勢,成為眼下都市報記者要面臨的問題。
在采編報道內容時,要力求精品,突出專業,加大時政報道的力度,選擇與民生相關的法規政策、部門動態等,多做有建設性,有獨到見解,有深度的報道,力求突出都市報報道內容的重大性與本土化,只有報道的內容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與所在的城相關,才能獲得認同感及關注度。另外,要堅持杜絕商業炒作化報道,嚴格審核報道內容,對品質負責。
求精求專不是死板固執,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要廣泛發掘,增加涉獵,拓寬報道視野,轉換報道角度,延展報道思路,挖掘社會上廣為關注地熱點,將充滿新鮮感富有活力的新聞報道呈現出來。此外,雖然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促使新媒體傳播范圍的迅速擴大,在一定程度上給傳統的報紙業發展帶來了危機,但傳統紙媒與新媒體絕不是勢不兩立的關系,當下的危機在某種角度上也為傳統報紙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作為一名合格的傳統報紙業記者而言,唯有抓住這個契機,積極的通過自我學習、培訓等手段提升自我,對自我的要求也不僅僅只限于寫好稿件,提升自己應用網絡資源(手機、電腦、平臺)找尋熱點、發現亮點的能力,學習新的編輯手段,學習新媒體資源的整合應用,加寬新聞報道傳播的渠道。這樣才能更好地在當下社會發展中謀求自身的進步與提升。同時,確保新聞資源素材的選擇要具有針對性、目的性、計劃性,將新聞自身所帶的特殊價值挖掘出來,并以客觀的評判方式對新聞加以報道,同時傳統紙媒借助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傳播形式多樣、易于閱讀、受眾人群多的特點,將刊登于紙端的新聞報道再經新媒體客戶端進行二次傳播,將紙媒報道的詳實可靠,內容過硬與新媒體傳播快捷、符合時下閱讀習慣的特點相結合,更大程度發揮報道的新聞價值,提升都市報的影響力及關注度。
處在如今新媒體迅速崛起的時代當中,都市報記者沒有必要妄自菲薄,對在傳統紙媒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有相當受眾群體,具有良好公信力的都市報失去信心。而應該時刻保持一份職業的尊嚴與自豪,通過提高自身采編能力,轉變報道思路,學習借鑒新媒體優勢等方式,提高都市報報道內容的新聞價值,發掘新鮮有趣地報道題材,擴寬延展報道內容的深度廣度,以此來提升都市報價值,獲得穩定受眾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