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日報社,四川 廣元 628017)
當前,民生新聞在傳媒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是媒體的天職,民生新聞與黨的政策方針、群眾生活息息相關,最能代表政府和群眾的真實情況,因此,做好民生新聞是媒體發出主流聲音的主要途徑。各地媒體紛紛從多角度、多領域報道民生新聞,發出了能夠代表黨群心聲的主流聲音。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也有個別媒體主流意識喪失,恣意獵奇,炒作的新聞時有出現輿論導向偏離正確軌道,嚴重影響公眾對社會價值觀的理解。其表現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部分新聞過于娛樂化。通過對民生新聞的調查發現,部分民生新聞顯現出娛樂化的發展態勢。由于民生新聞是以事實為根據的,不容許有半點的摻假。但是,在進行民生新聞的報道中出現了故事化、情節曲折化的情況,具有較明顯的娛樂化,造成民生新聞的質量嚴重下降,影響民生新聞的良好發展。
部分民生新聞過于低俗化。低俗化的問題也是在做民生新聞過程中存在的嚴重問題,而這類問題的出現沒有考慮到受眾的觀看心理,沒有滿足受眾的實際需要,因此,并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比如,在很多的媒體報道中,試圖以故事、案件、暴力等報道來吸引眼球,也會造成受眾對民生新聞信賴度的下降。
針對當前民生新聞報道中存在的問題,媒體應該努力的方向是什么?筆者認為,媒體應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對民生新聞的報道不能只停留在瑣碎和表面,應從社會發展的主流找到與百姓生活的切入點,做精做強民生新聞。具體做法應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币虼?,在做民生新聞中要加強特色建設,并且要站在高的位置上,做好輿論導向,增強內容的可讀性。
當前,價值不斷向多元化發展,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勢在必行。作為黨的喉舌,媒體應始終堅持真實性原則,客觀公正地報道民生新聞,引導受眾向善向美。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新聞的報道內容不再只是關于日常的現象和生活,并且有很多的突發事件。在對其報道中,媒體應適當把握對社會陰暗面的報道程度,防止因渲染而誤導受眾。如2017年4月1日的“四川瀘縣太伏中學學生死亡事件”,隨后一周輿情迅速發酵升溫,持續炒作。期間,數家媒體記者前往瀘縣采訪,個別媒體記者的情緒化報道在客觀上也造成了不必要的負面影響。因此,面對突發事件和案件,媒體應站在新聞傳播的前沿,客觀公正進行報道,還原事情真相,以正視聽。
普通市民在日常的生活中最在乎的是什么,最焦慮不安的問題有哪些?在政府部門的建設中,其主要的工作是什么,需要重點關注什么?這樣將兩者的共同點找出來,然后進行關注,我在《廣元日報》“大民生”的親身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
在我國存在著就醫難和住房難等問題,并且隨著經濟發展,人們越來越感覺到公共資源的稀缺,并且隨著我國的政策不斷推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大事件,并且更多的報道都是關于就業和就醫的,這樣更能夠發現和民意之間存在的共鳴,從而使黨和人民中間,建起一座連心橋。比如說,當前看病貴困擾著很多的居民,這時候就要解決這個問題。廣元市在2007年,就被設定為全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首批試點城市之一,這樣就方便了學生和老人,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在這個信息之后,《廣元日報》就發出了報道——《醫保全覆蓋城鎮居民人人享有》,之后又相繼刊發了《70.9萬居民享有基本醫療保障》《看病在社區服務中心》《“三戶”參保政府買單》等系列報道,對居民醫保工作的全面啟動起了積極推動作用。
對于那些國家頒布的大政策,如何告知百姓是個問題?在筆者看來,新聞采編人員還承擔著傳達者的身份,因此要既能抓“大”,又能抓“小”,從而找到百姓和新聞之間的“嫁接點”,將市民關心的問題融入新聞報道中。
養老金的上調和提高醫保,以及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等等,這些政策和百姓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因此,在新政策出臺之后,這些和百姓的日常生活有重要的關系,因此他們十分關注,但是也伴隨很多的疑惑。因此,新聞記者要在報道的同時,還要加強對民生問題的解說,對這些政策進行介紹和梳理。例如,出現了社保的調整時,《廣元日報》記者便做出了宣傳的新聞,同時也伴隨著新聞解讀,例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漲啦》和《今起我市對困難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發放補貼》,這些新聞中都包含了工作人員的有效解讀,同時對于新政進行了具體的分析,這樣給老百姓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除了新聞資訊外,我們身邊的風景和停水信息,以及出行信息和肉菜的價格等等,這些都和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為了方便百姓的生活,滿足他們的需求,就需要媒體不斷立足于民生問題,給百姓提供解決困難的對策,提供本土熱聞等等。譬如《廣元日報》開辟多年的“天氣預報”欄目,刊發的《爆裂水管已修好市民用水不用愁》《市城區即將開通夜間公交車》《南河片區設置臨時停車場規范貨車亂停亂放》等都是民眾最為關注的稿件,為民眾提供了便捷的服務。
在民生新聞中,要注意選題和生活貼切,并且降低姿態,不斷挖掘百姓的興趣點,并且針對本土資訊進行整理和發布,這樣可以找到人民群眾在生活中最關心的問題,找出與他們最為貼合的話題。例如,對于全民閱讀活動的提倡,是他們常常比較關心的實際的話題。記者敏感地捕捉到了2016年廣元市新建成的圖書館,采寫刊出《圖書館免費開放市民讀書有了好去處》一文,致使圖書館人如潮涌,讓更多市民參加到閱讀活動中來。
當前,互聯網正在快速發展中,新的媒體和方式也不斷更新,例如博客、QQ、微博等等,這些都使得傳統的紙媒,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受到了艱巨的挑戰。這時候的傳統紙媒更是不斷進行改革,從而得到一席之地。在這個過程中,民生新聞也就成為了他們不斷發展的“殺手锏”。因此,處于不斷被包圍中的傳統媒體,怎么樣才能利用好好民生新聞,突破之前的發展,特別是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民生新聞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并且十分的普遍,因此,做好民生新聞就基本是掌握了多數的群眾。只有鞏固媒體的作用,使他們真正地被接受,才能獲得生存的土壤,從而扎根更深,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