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剡武 浙江省武義縣廣播電視臺
多媒體主要的優勢是在數字技術支撐之中,可以打破傳統媒介的束縛,避免各種壁壘以及界限。對傳播者以及接受者兩者之間關系進行分析,在傳統媒體上,傳播者和接受者界限明確。多媒體時代有新媒體,新媒體下個體既可以是傳播者也可以是接受者,同樣,接受者可以同時變成傳播者。除此之外,新媒體不在存在國家、地域以及社群等多方面之間界限,新媒體自身就具有時空的一體化特點,所以,界限破除。
現如今,博客、QQ以及網絡社區等得到快速以及迅猛的發展,這同時也意味多媒體時代進一步豐富傳播形式。由之前“點對面”方式逐步轉變至“點對點”的方式,換言之,在中國社會當中的任何獨立個體都能成為傳播者,多媒體時代開始注重大眾化傳播。傳統媒體下大部分是被動受眾,但是,多媒體時代之下,傳播模式更加多元化,人們可以進行雙向以及多向交流,參與媒體的僅作為信息接受人而存在,也是信息創造人以及信息傳播人個體同時具有雙面屬性,不僅。這樣,就促使在輿論傳播模式發生重大變化,不再和以往一樣是垂直單一的模式,由于多媒體時代自身具有交互性的特征,所以,多媒體時代下,個體能夠快速聚集輿論以及產生較大社會影響力。
數字科技得到快速發展,同樣象征信息時代已經到來,數字科技是重要特征,采取數字科技的方式傳播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樣,作品制作發表可以有效排除空間一擊時間方面限制,可以有效提升傳播速度,增加傳播范圍以及傳播效率。同時,受眾在接受信息之后可以通過相關設備進行快速反饋,可以有效信息傳播質量以及效率。
目前,多數的事件的發生都是具有偶然性的。不僅如此,很多事情都存在隨機性以及不確定性,多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更加方便快捷,具有良好的信息發布功能,一旦新聞就可以發布信息內容,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在出版內容方面是需要時間設置,并且需要根據特點程序進行編排節目,相對比較僵化以及嚴肅。
如今,正是處于多媒體的時代,可以通過多種媒體獲取信息,手機、電視、電腦等,人人都可以上網,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發布任何信息。在網上缺乏比較廣泛以及深入言論制約,人們在網上可以隨意發布某些言論,并不會受到兼顧以及管理,同時網民一般不受到現實身份約束,人人都可以運用網絡媒介。通過網絡表達內心想法以及傳播訴求,網上的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上隨時發表觀點,這樣促使媒體傳播內容更為開放以及更加具個性化。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其中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受眾分散面廣。多媒體時代傳播的方式卻具備分眾化特性,這種特性是由于市場細分之后逐漸出現的。針對受眾群采取有效劃分方式,這樣信息更加有目標性以及針對性,相關人員可以進行精準的傳播。
目前,科學以及信息技術正在處于不斷進步以及發展過程中,期間就產生新興媒體工具,主要包括手機、平板設備,通過手機、平板可以加強對新媒體的應用,促使人們信息接收更加具備及時性。此外,可以采用網絡針對信息的內容進行必要互動,在網絡上及時發表以及反饋信息,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之中,傳播者可以針對信息做出合理的調整。電視是傳統媒體當中典型代表,對于電視新聞報道而言,信息傳播主要體現了單向性特點。雖然目前的發展中,開始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同時采集信息過程當中可以加強電腦手機的運用。但是,傳統的媒體同當前媒體相比而言,依然存在嚴重不足,傳統媒體在和受眾溝通方面存在一定滯后性,難以有效以及及時掌握受眾的情況以及針對不同受眾反應進行及時調整。
及時性以及最新性保障新聞質量的關鍵。比如說,新聞信息如果依賴一些社交工具就可以得到立即傳播。例如,運用微信、微博等。因此,可以有效以及充分體現新聞的及時性這一特點。將新聞信息通過采取傳統媒體進行傳播的過程之中,需要經過復雜的審查程序,傳統媒體報道新聞的方式和運用新媒體工具的方式相比而言存在一定差距,電視新聞難以及時報道一些突發事件,尤其是信息的更新速度慢。
在加強對傳統的電視媒體應用之中,受眾相對比較被動,如果想要觀看節目,還需要遵循播出順序和電視的信號,缺乏有效的自主選擇。同時,電視頻道的信號范圍也比較狹窄,可供選擇的范圍過小,傳統電視媒體下,電視節目播放是不可逆的,這是傳統電視節目一大特點。這樣,如果受眾錯過某些新聞,或者想要重新進行觀看了解就不具備條件,甚至需要等上一天才能夠看到重播,而重播也只能是小概率的事件,很多電視節目并不存在重播。
多媒體時代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多種媒體共同發展,媒體世界并不是一枝獨秀,而且百花齊放。其中,新媒體的出現是多媒體時代的一個顯著特征,新媒體也是對傳統媒體的一場變革。電視新聞想要進一步發展需要借助新媒體工具,與此同時,需要開發新形式以及對報道內容進行必要的豐富。
現階段,新媒體已經在社會上得到普遍應用。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人們可以更加輕松獲取各類信息,并且信息獲取的渠道得到增加。所以,如果電視新聞仍然不創新,依然采取傳統的形式,勢必導致內容過于模式化,缺乏自身獨特點,難以有效增加內容吸引力以及內容趣味性。這樣背景下,為了有效豐富報道內容,以及為了社會各界人士可以吸納更多信息,就需要關注新聞時效性以及及時性,相關人員可以對微博、微信進行深入研究,這些都是先進媒體工具,能夠快速獲取信息資源,進而能夠實現跨媒介化。此外,尤其重要是新媒體可以增加參與度,受眾可以參與到信息交流當中,人人都可以發表個人的看法,電視報道同樣可以增加受眾的參與性,引導受眾深入以及廣泛思索社會現象。
新媒體發展,導致目前語言環境以及信息環境出現較大的變化,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對于傳統電視報道而言,很有必要進行思考,如果采取單一報道方式,走老路,必然落后時代發展的步伐,并且難以滿足受眾需求,這就要求傳統報道應當和新媒體相互融合,這種結合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改進媒體形式以及制作出更多受眾喜愛的節目。電視報道的過程當中,需要融合圖像以及視頻等,增加報道使趣味性以及生動性。同時,實際采訪中,記者也需要采取先進科學技術,采訪需要保障畫面以及聲像一體。這樣促使采訪畫面更好以及更加具有真實感。
綜上所述,在我國電視新聞報道之中存在較大的問題,主要問題包括互動性較差、更新速度慢、選擇性較差。為了進一步發展電視新聞,在多媒體時代應當對新聞報道的內容進行豐富、進一步開發電視新聞報道的形式。
[1]南文博.全媒體時代我國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04):67-69.
[2]郎大鵬.淺談大數據技術與電視新聞采編的融合發展[J].視聽,2018(0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