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地鐵報(METRO)》創刊于1999年,自創刊之初便迅速搶占英國的報業市場,日發行量最高達到過130萬份,獲得了豐厚的經濟效益。面對新時代數字化的沖擊,英國《地鐵報》創建不同的版本,開辟自己的網站以及iPhone、iPad等電子版本,還有手機報等,成為紙媒成功轉型的代表。下面將從英國《地鐵報》網站的頁面設計和內容設計入手,分析其獨具特色的一面。
互聯網時代,傳統紙媒紛紛借助新聞網站開拓市場,而網站的頁面設計無疑成為展示其風格和理念最直接的方式。英國《地鐵報》網站以簡潔明快和實用著稱,具體體現在:
英國《地鐵報》網站充分利用了讀者的“格式塔”視覺思維,對組成網站主頁的各種視覺元素,包括文字、圖片、色彩、線條等合理設計并使之有機結合。
首先,網站采用大照片、小標題的手法來提示新聞內容,且在照片的選擇上具有視覺沖擊力——多近景甚至特寫,為了使題目在影響力上與圖片并駕齊驅,每一條新聞題目都選擇高亮處理,且色彩多樣。其次,每一條新聞提示所占的空間大小相同,且標題字號大小相同、相對圖片的位置一致,同時排列有序,這使得網站內的線條雖單一但平和,有利于讀者形成和諧的整體視覺感官。
英國《地鐵報》網站擺脫了傳統大報固化的內容四大類(政經類、娛樂類、廣告類和綜合類)式的分類,采用靈活的板塊設計,開辟新板塊,強調清晰、直觀。除了NEWS(新聞),網站另設有 SPORT(體育)、ENTERTAINMENT(娛樂)、LIFTSTYTLE(生活方式)、VIDEO(視頻)及MORE(更多:包括BLOGS博客、DISCOUNTS折扣、SUBMIT STUFF提交素材、COMPITITIONS競賽、PROPETRY房產及ADVERTISE做廣告)。獨特的板塊分類以受眾需要為出發點,體現其服務宗旨。
伴隨著互聯網迅速發展,各類網站崛起,高度重復和毫無新意成了一大隱患,故“提高用戶體驗”成為了目前網站建設和生存的關鍵。英國《地鐵報》網站在這方面無疑成為表率:
英國《地鐵報》網站立足于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在有限的時間內為讀者提供豐富的信息大餐,并盡可能降低讀者的閱讀負擔。
首先,英國《地鐵報》的讀者群體是位于上游市場的白領階層,他們需要的是既能滿足其對國際國內大事的信息需求,又能使其了解最新鮮的時尚生活資訊的報刊。英國《地鐵報》網站的內容選擇正是出于對受眾多重需求的適應與滿足,由上述板塊設計即可讀出。
其次,《地鐵報》的目標受眾對都市生活節奏的適應使他們形成了快速獲取有效信息的習慣,英國《地鐵報》由此開啟了速讀模式,即刊登文章通常都控制在400個單詞以內,以充分滿足受眾速度閱讀的需求。盡管網站打破了利用紙質版獲取信息的時空局限,然致力于打造更實用的信息服務類平臺,英國《地鐵報》網站仍通過精簡化篇幅來減輕讀者負擔。
在當前新媒體環境下,受眾的能動性被充分激發出來。他們不僅可以通過選擇“關注”的對象或搜索引擎來選擇自己想要接收的信息,還可以隨時隨地發布自己的信息、參與傳播和再創作。基于此,英國《地鐵報》網站采取措施增強與用戶的互動。
1.互動欄目設置
英國《地鐵報》網站設有SUBMIT STUFF和COMPITITIONS兩個欄目。SUBMIT STUFF是一個面向用戶征集新聞素材的欄目。通過選擇、加工、發布用戶作品,英國《地鐵報》網站提高受眾的參與度和關注度。
COMPITITIONS則是網站線上營銷的平臺。通過舉辦類似“讀《地鐵報》贏iPad”等線上營銷活動,英國《地鐵報》網站營造讀報氛圍以吸引讀者。
2.鏈接功能的開發
英國《地鐵報》網站鏈入了進入Facebook/Twitter/Pinterest/Instagram 的通道,使用戶可以隨時進入社交媒體與《地鐵報》進行互動。在社交媒體風靡全球的時代,此舉成為英國《地鐵報》網站地位的加固劑。
英國《地鐵報》網站之所以能在同眾多新聞網站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并擁有穩定的讀者群,與它的網站獨特設計及服務理念的貫徹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隨著互聯網和數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傳統紙媒均可借鑒英國《地鐵報》網站的具體措施,為轉型尋找新的思路。
[1]彭康華,鐘杰,湯喬,楊怡,鐘明森.商業營銷范本創造的報業奇跡——英國《地鐵報》調查[J].新聞戰線,2011(09).
[2]焦以璇.國內地鐵報的視覺傳播效果分析——基于《羊城地鐵報》與英國《地鐵報(metro)》的比較[J].東南傳播,2014(07).
[3]張艷君.論免費報紙的經營策略——英國《地鐵報》經營案例分析[J].新聞愛好者,2008(09).
[4]張健穩.英國《地鐵報》的數字轉型與啟示[J].傳媒,2017(21).
[5]管俊.英國《地鐵報》的創新運營模式[J].傳媒,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