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1.將新聞傳播多媒體化
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單一、速度緩慢,現代社會是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僅靠有限的文字和聲音很難滿足現代社會對信息的要求。利用網絡技術傳播信息,可以將信息和文字、語言和圖畫結合起來,從而實現信息的多樣化、全面化、立體化以及多媒體化,使人們對新聞信息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2.提高新聞傳播的時效性
傳統信息傳播方式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導致新聞傳播速度慢、時效性差、不確定因素多;而現代社會中,人們利用網絡對新聞進行傳播,就能夠保證第一時間獲取新聞信息,從而有效的保證了新聞的時效性。
3.提高新聞傳播的信息容量
傳統的新聞傳播依靠的是報紙、雜志、報道、書籍等媒介,這些傳播媒介都會受到載體容量、時間要求、篇幅要求的限制,無法最大程度的承載所要傳遞的信息。而網絡傳播依靠現代計算機技術,可以將所要傳遞的新聞進行全方位、多方面的概括和描述,這樣就可以把新聞的全貌詳細、具體的表達出來,大幅度的提升了新聞的信息量。
1.新聞的準確性、嚴謹性受到挑戰
新聞的傳播速度和時效性固然重要,但準確度和嚴謹性才是保證新聞生命力的根本。網絡信息的普及提高了新聞傳播速度和信息容量,但是承載著比傳統媒介多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信息量,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信息篇幅較長、信息質量良莠不齊,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到新聞信息缺乏真實可靠性:新聞虛假傳播及詐騙信息、對新聞內容的表達過度夸大、新聞信息質量低下,嚴重帶有個人色彩、缺乏嚴謹性等。
2.網絡新聞評論缺乏深刻
傳統媒體雖然有它的局限性,但是也不乏高質量、高標準,例如:《新聞聯播》、《焦點訪談》、《今日說法》等節目,這些新聞信息的載體和媒介都可以提供高質的新聞信息,而且新聞評論員都有很好的素質,能夠提供客觀、公正、合理、見解深刻的評論和建議;而網絡新聞的評論人員往往良莠不齊,在可信度和公眾影響力方面不如那些傳統媒介。
新聞采編人員對新聞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優化,向受眾發布真是可靠的新聞信息,并做好信息互動、信息反饋和交流等工作。采編人員的關鍵在于做好信息傳遞著和信息接收者的互動,使新聞有良好的傳播效果,促進新聞行業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采編人員的根本任務在于為受眾提供真實、快速、全面、準確的信息,所以這就要求新聞采編人員具備相關專業技能并有很高的素質。
互聯網不僅是產業、媒介,它更是一個大環境、大家庭,每個網絡公民都是其中一員,落實行業自律是對互聯網實施有效管理的關鍵環節,每個互聯網公民都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始終把國家、社會利益放在首位;要始終堅持依法辦網、依法經營的原則,自覺接受公眾監督機制,促進和保障互聯網行業健康發展。
抵制互聯網不正之風,不斷提高網民的素質水平,遏制互聯網低俗信息及內容的傳播,加強社會倫理建設,維護網絡空間秩序,構建和諧、健康、綠色的互聯網大環境。
我國在互聯網領域的法律法規相對滯后,網絡立法跟不上網絡發展的腳步,尤其對于大眾化網絡軟件和媒介缺乏完整、嚴謹的法律監管體系,對網絡違法犯罪尚未有明確規定,所以就導致現在網絡上一些誘導未成年人犯罪、傳播不良信息網站、虛假信息新聞等屢禁不止。建立健全互聯網法律體系,規范新聞行業的發展方向,提高政府在新聞領域的調控力度,加強對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治力度,強化法律監管,構建和諧網絡環境。
在互聯網傳播時代,全面提高新聞采編人員素質,提升公民的公共責任理念,克服網絡傳播對新聞真實、客觀、公正的負面影響,從而有效地推進對社會大眾負責的新聞專業主義現代化進程。
[1]劉珊伊.網絡傳播對新聞采編的影響分析[J].中國地市報人,2015(7):77-78.
[2]旦增加措.論信息化時代網絡傳播對新聞采編的影響[J].西部廣播電視,2015(15):44-44.
[3]儀名浩.網絡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編輯理念的影響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6,7(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