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出版部編輯
信息化時代下,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的重要載體,人們做的每一件事都離不開新媒體帶來的影響,黨報編輯工作在新媒體時代的沖擊下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人們從過去觀看報紙獲得信息,逐漸轉變為使用電腦或者智能手機客戶端觀看新聞資訊,這就意味著黨報編輯工作必須在時代的變化下做到與時俱進,敢于迎接挑戰,尋找新的發展道路,通過大膽的革新進行意識的轉變與創新。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在滿足物質生活的同時,對精神世界有了更高的追求,傳統的報刊已經滿足不了人們對信息的需求,新媒體時代下,人們通過電腦、電視以及手機APP軟件客戶端獲得實時新聞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就意味著黨報編輯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沖擊,如何能在各種媒體的沖擊之下占據屬于自己的優勢地位,已經成為黨報建設的重要任務。面對這個嚴峻的問題,黨報編輯工作只能轉變自己的意識,無論是創作新聞,還是發布新聞的時候都學會大膽的革新,才能促進黨報編輯工作朝著更長遠的方向發展[1]。
黨報編輯是整個黨報行業當中最重要的一個職位之一,主要負責關于黨務工作的策劃、篩選以及指導工作,一條黨務新聞,從信息收集到新聞發布的整個策劃流程中都離不開黨報編輯的創新意識。黨報的編輯每天都會搜集來自各個部門的稿件,稿件內容涉及到各個方面,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同時黨報編輯還需要參考大量的新華社電稿,并從中尋找有用的信息,篩選之后根據相關的實際情況排版發布,整個過程中黨報編輯需要有創新的意識和職業觀念,遵守黨報的規定,實時保證新聞,新聞必須堅持真實性客觀性原則。
但是在新媒體時代的沖擊之下,黨報編輯工作存在著以下幾點問題:(1)黨報編輯工作總是按照著傳統的規模進行,多年來形式單一,基本沒有變化,沒有屬于自己的特色和風格,為了應對新媒體時代帶來的沖擊,很多黨報編輯工作所謂的創新就是學習其他報紙行業的版面設計和內容形式,這從根本上講只是一種模仿,算不上創新,并沒有真正的培養黨報編輯的創新意識;(2)環境上一成不變,沒有得到改善,對于黨報編輯來說,一個優質的環境可以培養他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意識,我國大多數黨報行業當中,環境普遍不夠優秀,這也是黨報編輯工作發展的制約因素,很多黨報編輯在工作的時候都是習慣使用慣性思維,無法脫離這個限制去看待事物[2]。
面對當前媒體融合的時代背景下,黨報編輯想要在這種環境中得以生存,堅守自我,保持本心,在時代的變化下進行變革,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這就要結合黨報編輯的任務以及當前存在的嚴峻問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將“變”與“不變”更加明確,從而進行意識的轉變,實現黨報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很多黨報編輯工作在改版的時候,都會從市場上的報紙進行參考,學習它們的版面設計和版面內容,在發布時政報道的同時,也會涉及到民生、財富以及健康等方面,力求讓自己的報紙內容看起來豐富多彩,給人面面俱到的印象。黨報編輯的創新思路也是這樣,但是在新媒體環境的沖擊下,所有的報紙行業都是這樣面面俱到,導致黨報編輯工作更加需要進行下一步的革新,因此,建議黨報編輯將自己的真實優勢發揮出來,朝著精品版面的方向發展。從2012年開始,《寧夏日報》就一直在改革,各個版面分工越來越明確,甚至對報社的各個部門進行了詳細的劃分,黨報編輯對“讀文天下”“時政咨迅”這兩個版面力求做到精品版面,不斷壓縮與網絡媒體產生同質化的內容,加深報道,甚至會有專家在時政新聞下進行點評,語言大方,版面簡潔,直到2017年,《寧夏日報》也在不斷的進行意識上的創新,目前“讀文天下”和“時政資訊”已經成為該報社的品牌版面,為其帶來了豐厚的社會效益與經濟利益[3]。
黨報編輯與日常的網絡媒體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黨報編輯只可以用紙質的新聞為讀者傳達信息,如果環境不夠好,黨報編輯無論是在排版工作,還是在內容整合,都應該樹立屬于自己的品牌,只有這樣才能夠形成自己的風格,在激烈的多媒體環境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長久的發展下去。近年來,隨著時代的更新,《湖北日報》在改革的同時增加了評論的深度與廣度,頭版作為重點評論專欄,省委書記審稿,每隔兩個工作日就會推出一篇文章,為推出的當天或者前一天社會時事熱點發出來自黨報的聲音和理念,除此之外還要有社評版面,邀請廣大社會人民群眾參與評論。2016年和2017年這兩年來《湖北日報》的社評版面內容轉載率高達70%,為了更加突出自己的品牌文化,《湖北日報》還開設了今日視點版面,整個黨報編輯的工作人員深入進行論證與深入報道,保證每一年黨報編輯都會確定一個大方向的選題,經過精心的整理做成一本書,為人民群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這種黨報編輯工作的傳播力十分顯著,其他快餐式報社無法與之媲美。
多年來,黨報編輯總是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人們認為這些時政新聞遙不可及,自身無法參與評論,隨著新媒體時代的沖擊,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存在感,渴望被重視,也就要求了黨報編輯工作朝著服務的方向前進。建議黨報編輯換位進行思考,將自己比作一名讀者,自己在閱讀黨報的時候會產生什么需求,希望得到什么服務,隨后結合這些想法進行優質化服務。建議黨報編輯工作可以開設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平臺,定期發布與黨報編輯工作有關的內容,廣納人民群眾的意見,加強與廣大讀者之間的溝通深度,縮短與讀者之間的距離,讓人民群眾意識到黨報編輯是為自己服務的,內容符合自己的需求,贏得人們的喜愛。
在傳統的黨報編輯工作中,人們認為只要能將一份稿件包裝完好就能完全勝任黨報編輯這個工作,隨著時代的變革與社會的發展,新聞素材多樣化,涵蓋的內容越來越廣泛,這就要求黨報編輯必須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思維,加強對外界的溝通和聯系,學習借鑒先進的報紙雜志制作方式,提高自己的黨報編輯水平,掌握新的視覺理念和采編方式,為自己的黨報編輯業務帶來新的提升。
某地區黨支部新媒體中心黨員一直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思想理論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注重平面媒體、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利用網友喜聞樂見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深入宣傳,把黨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論斷和戰略部署、戰略安排講清楚、講明白,傳播黨的聲音、反映群眾期待。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變革的進步,我國人民群眾在滿足自己的物質生活同時,也對精神世界有了更高的需求,希望自己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消息,因此,新媒體時代下黨報編輯需要不斷的加強意識上的創新和工作上的發展,認識到自身工作存在的不足,轉變黨報編輯的思路,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服務意識,使自身能夠在新媒體環境下進行更加優質的新聞工作。
[1]李剛.新媒體時代黨報編輯的“變”與“不變”[J].傳播力研究,2018,2(10):110.
[2]賈瑩.新媒體環境下黨報編輯工作創新路徑[J].中國報業,2018(03):82-83.
[3]黃書招.新媒體時代做好地方黨報通聯工作的思考[J].中國報業,2017(2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