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云翔
桐城市呂亭鎮陡崗小學 安徽安慶 231422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計劃》(試行)把活動課正式納入課程設置之中。在我們農村小學,許多教師對數學活動課的概念尚模糊,而且由于條件限制,許多教師在教學時還是應試而教,學生應試而學,數學活動課的開展更無從談起。但是,我們農村數學教師必須從農村實際出發,立足農村學生的全面發展,轉變教育觀念,積極開展數學實踐活動課,還學生一個自由探索、自主學習的空間,這對提高學生的數學意識,鍛煉他們的數學能力和培養他們的數學情感。那么如何開展有效的小學數學實踐活動呢?
葉圣陶先生對教師的主導作用,曾經作出精辟的論述:“我意如能令學生于上課之時,主動求知,主動練習,不徒坐聽教師之講說,即為改進教學之一道。教師不易以講課本為專務,教師指示必須注意之點,令自為理解,彼求之弗得或得之謬誤,然后為之講說。如是,則教師真起主導作用,而學生免處于被動地位矣。”這段話特別強調了教師在活動教學中的真正主導作用。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下,教師應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適當的引導,保證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正確方向,有益于課堂教育的有序、有效進行。教師的引導作用旨在調動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學生參加活動課的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善于形象記憶,邏輯推理能力較弱。因此,在學生學習新知時,充分運用直觀手段,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讓他們的眼、耳、口、手、腦等多種感官都參加到學習活動中來。我們如果把小學數學和游戲活動巧妙地結合起來,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要求學生參與到教學游戲中,增強了練習的趣味性,使學生能爭先恐后地參與到數學游戲中來,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操作實踐活動就是要把學生的思維活動和動手實踐結合起來,以實踐活動促進思維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提高學生思維和動手能力。這類實踐活動應用較為普遍。例如:在“長方體”的教學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們在課下自己先觀察一些是長方體的物體,并能動手制作一些模型,可以讓學生先建立長方體的概念。除考慮到教材因素、學生因素外,還要考慮活動所需要的時間、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對于學生自行設計的實踐活動方案,教師要多加指導,使方案更具可操作性。
用數學墻報的形式表現數學的魅力,以多種形式和不同體裁來表現數學,為學生提供了數學知識的創作過程,激發了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鞏固、深化了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數學知識,豐富小學生的課外相關知識,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開展數學講座,這是有利于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也是有利健康品德形成的好形式。這種以數學講座為內容的數學活動課取材于兩方面:一方面是取材于學科知識的擴張,發展學生能力。
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視頻來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培養成為有強烈表現欲和求知欲的人。教師要在教學中起到組織者、締造者、引領者和學習者的作用,培養學生成為“四說”型的人:即“能說、敢說、會說、愿說”。這對學生的人格的培養即讓學生形成自主、自信、自強的性格,讓學生形成勇敢有為的探索創新的精神。
我們農村學生的知識范圍狹窄,原因是與我們平時教學方式和學習內容有密切關系。目前,農村的孩子只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習的僅僅是課本的知識,根本無暇顧及選取那些能夠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學習材料來作為課堂學習的補充。其直接原因是,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的內容不作為學業評價的主要內容,許多教師沒有真正理解小學數學中開設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意義,不能從培養創造性人才的戰略高度認識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教學的價值。
我發現很多教師在對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教學定位不清。這種現象說明教師還是深受應試教育的觀念束縛,重知識輕實踐,重教師對知識的傳授,輕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與發現。小學數學活動課則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其活動不受教學時空的的限制。正因為如此,小學數學活動課可以讓廣大師生在數學教育教學改革中塑造自我、拓展自我、提升自我。
總之,實踐活動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對于教師來講是一個嶄新的課題。數學實踐活動不僅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還促使學生去發現和研究問題;不僅讓學生積累了知識,還增強了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不僅讓學生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還激發每個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充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設計富有實踐性、綜合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數學活動課,從而既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能使其綜合素質得以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