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惠
蘄春縣第二實驗小學 湖北黃岡 435300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已經步入了尋常百姓家,電腦、手機、ipad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多功能工具。如果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仍停留在一本書和一張嘴的說教上,顯然束縛了教育活動時空,教育活動就顯得活力不足。那么,如何有效利用網絡服務于教育教學活動呢?
首先,作為教師,要有選擇地瀏覽網絡信息內容。有的老師成天沉迷于搶紅包,幾分錢也搶得津津有味;有的老師在微信中發布一些低級搞笑的視頻音像,在圈子里津津樂道;有的老師盯著股票,每天心情同中國股市一起跌宕起伏。這些事情偶爾消遣一下無妨。但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對我們自身發展有利,對自己教育教學有幫助的網絡信息資源。如,一次外出學習,我們學習的老師加入“‘愛上課’行知寫作營”這個教育群,群里每周三都有一些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舉行講座,平時大家也可以交流教育教學的困惑。在這個教育群里還有何捷、管建剛等國家級特級教師,時常會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學觀點。群里將近兩千名一線教師,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有城市,也有鄉鎮的;有國家知名的教育專家,也有剛走上教育崗位的新秀;有如饑似渴的求知者,也有熱情洋溢的指路人。在這個群里,老師們對教育事業執著的精神感染了我。在這個群里,我不僅學到了許多教育教學的方法,還了解到了教育科研前沿的許多信息,讓我的教育教學工作不再迷茫,讓我的教育教學更得心應手,充滿了自信。
我常對我的學生講,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它就如一位知識豐富的老師,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任何難題;用得不好,它就是一個害人精,耗費你的時間和精力,消磨你的意志,使你毫無生活的熱情和斗志。其實對于我們成年人來說也是如此。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教師是否能有選擇地瀏覽網絡信息,尤為重要。
其次,我們可以利用家長積累的優質網絡資源服務于日常的教育教學。網絡內容紛繁復雜,要從中選擇自己教育教學急需的網絡信息資料內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了家長可以成為我們教師合作的好伙伴。去年我的一位學生給我講了一件很感人的事,我問他是怎么知道的,他說:“是我媽媽在微信發給我的,媽媽常常把在微信上看到的好的視頻或故事,轉發到我的QQ里,讓我看。”我說:“那以后讓你媽媽把對你有幫助的視頻資料發給我,我再有選擇性地播放給同學們看。”在家長會上,我表揚了這位家長,同時我還說:“我希望更多的家長能把你們平時瀏覽網頁時,看到一些健康的、能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信息內容轉發給我,我會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在合適的時機與孩子們分享。”
例如,2016年新學年開學不久,我覺得同學們有些浮躁,有點生在福中不知福,便在班會課上,播放了蔡佳晉家長推薦的《瘋媽媽》視頻:一個九歲的女孩海萱,因為爸爸有點憨,媽媽是瘋子,九歲的海萱成了媽媽的媽媽,為媽媽做飯、洗衣服、梳頭……過著十分貧窮艱辛的生活,可是小女孩海萱非常努力,非常陽光。班里的孩子看了后,眼睛里噙滿了淚水,心中既充滿了對小海萱的同情,又明白自己生活的幸福,應該好好珍惜。前不久,我發覺班里孩子學習勁頭不足,目標不明確,于是和同學們分享了吳千燁家長推薦的《一位初中家長的悔恨》,讓學生明白在小學打好基礎,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我還經常引導學生觀看安徽電視臺綜藝節目《天才演說家》,認識了身殘志堅的崔萬志,人小志氣高杜兆澤川……
在今年進行“手拉手”活動及習作中,我們通過家長提供的視頻,認識了生活在廣西隆林德峨鎮楊六斤同學,和他進行通信與交流。我們五年級語文下學期第四單元學習的主題是《感動》,很多同學從家長的微信中了解到生活中許多感人的故事,彌補了學生在這方面情感的欠缺,在寫一件感人的事的習作中,學生信手拈來,感情真摯。
感謝親愛的家長們給我和孩子們帶來了許多可以分享的網絡內容,使我和孩子們常常可以得到意外的驚喜,使我的班會課總是那么富有生活氣息,充滿感染力。得益于精彩紛呈的網絡世界,使我們的孩子常常可以收獲到從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使我們的孩子有機會走向書本之外的更廣闊的天地。
網絡信息具有直觀、形象、時代性強的特點,善于利用網絡信息服務于我們的教育教學比我們教師空洞的說教更具有感召力。善于利用網絡信息既是我們現代社會上每個人應具備的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生活的智慧,讓我們每個人在互聯網時代成長得更快,生活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