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娟 馬清華

【摘要】 目的 分析對先兆流產患者應用黃體酮療法對妊娠期合并癥及圍生兒結局的影響。
方法 選取早期先兆流產患者53例作為研究組, 另選取同期產檢健康妊娠女性50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口服葉酸、維生素E等常規孕期干預;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黃體酮治療。比較兩組妊娠期合并癥發生情況及圍生兒結局。結果 兩組胎盤前置、胎盤早剝、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膽汁淤積的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86、0.953、1.525、0.286、0.097、0.590, P>0.05)。兩組難免流產、早產、低體質量兒、巨大兒、胎兒窘迫、胎兒畸形、1 min Apgar評分≤7分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953、0.424、0.286、0.924、0.154、0.286、0.286, P>0.05)。結論 對先兆流產患者應用黃體酮療法可降低妊娠期合并癥的發生風險, 改善圍生兒結局,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先兆流產;黃體酮療法;妊娠期合并癥;圍生兒結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50
Effect of progesterone therapy on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and perinat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hreatened abortion SUN Juan, MA Qing-hua. Rushan Peoples Hospital, Rushan 264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rogesterone therapy on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and perinat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hreatened abortion. Methods There were 53 patients with threatened abortion as research group, and another concurrent 50 female healthy pregnant women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pregnancy intervention of oral folic acid, vitamin E,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progesterone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occurrence of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and perinatal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placenta previa, placental abruption,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egnancy cholestasis (χ2=0.286, 0.953, 1.525, 0.286, 0.097, 0.590,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inevitable miscarriage, premature birth, low body mass, huge children, fetal distress, fetal malformations, 1 min Apgar score ≤ 7 points (χ2=0.953, 0.424, 0.286, 0.924, 0.154, 0.286, 0.286,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progestero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threatened abortion can reduce the risk of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perinatal outcomes, and it contains value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Threatened abortion; Progesterone therapy;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Perinatal outcomes
先兆流產主要與父母雙方染色體異常、生殖器官發育異常, 母體情緒不穩定、免疫功能紊亂等因素有關, 臨床表現為妊娠28周前出現少量的陰道流血, 且伴有輕微的下腹部疼痛和腰酸, 可導致流產, 經適當的治療后也可繼續妊娠[1, 2]。在妊娠過程中孕酮是維持妊娠必需, 保證孕婦順利度過妊娠期的關鍵激素, 有研究資料表明應用黃體酮療法可改善先兆流產患者的陰道流血、下腹部疼痛癥狀[3], 但目前的報道主要針對短期的效果觀察, 對于妊娠期合并癥及圍生兒結局等遠期的影響研究較少, 本研究中將探討將黃體酮療法應用于先兆流產患者中對妊娠期合并癥及圍生兒結局影響,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來本院就診的53例先兆流產患者作為研究組, 患者入院后均行激素分泌檢查, 顯示為黃體功能不足。另選擇同期來本院產檢的
50例健康妊娠女性作為對照組。研究組年齡21~37歲, 平均年齡(29.0±4.2)歲;孕周5~12周, 平均孕周(9.0±2.0)周;孕次1~5次, 平均孕次(2.2±1.0)次。對照組年齡22~38歲, 平均年齡(29.5±4.5)歲;孕周6~12周, 平均孕周(9.0±1.8)周;孕次1~4次, 平均孕次(2.2±0.6)次。兩組均為單胎妊娠。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口服葉酸、維生素E等常規孕期干預。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黃體酮治療。黃體酮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3020828)肌內注射, 20 mg/次, 1次/d, 連續應用2周, 若2周后癥狀未見好轉, 則延長用藥時間, 至陰道流血癥狀好轉改為20 mg/次, 2次/周,維持2周后觀察效果, 若無效則終止妊娠。
1. 3 觀察指標 記錄并比較兩組妊娠期合并癥發生情況, 包括胎盤前置、胎盤早剝、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膽汁淤積。記錄兩組圍生兒結局, 比較兩組難免流產、早產、低體質量兒、巨大兒、胎兒窘迫、胎兒畸形、1 min Apgar評分≤7分發生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妊娠期合并癥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胎盤前置、胎盤早剝、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膽汁淤積的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86、0.953、1.525、0.286、0.097、0.590, P>0.05)。見表1。
2. 2 兩組圍生兒結局比較 兩組難免流產、早產、低體質量兒、巨大兒、胎兒窘迫、胎兒畸形、1 min Apgar評分≤7分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953、0.424、0.286、0.924、0.154、0.286、0.286, P>0.05)。見表2。
3 討論
先兆流產發生在妊娠28周前, 患者雖有陰道流血、腹部疼痛等癥狀體征出現, 但宮口未開, 且胎膜完整, 并無妊娠物排出, 若癥狀持續加重則可發展為難免流產, 對孕產婦及圍生兒健康都有嚴重的影響[4, 5]。先兆流產的發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染色體的異常、母體疾病、內分泌異常、免疫功能異常以及子宮發育缺陷等因素造成胎盤絨毛膜發育不成熟、子宮蛻膜聯系不牢靠[2]。孕婦一旦出現先兆流產的情況應立即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 保證孕婦的安全, 促進胎盤的繼續發育, 以提高繼續妊娠的可能性[6-8]。
本次的研究中兩組胎盤前置、胎盤早剝、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膽汁淤積的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86、0.953、1.525、0.286、0.097、0.590, P>0.05), 說明應用黃體酮療法可預防妊娠期并發癥的發生。黃體酮是一種天然的孕激素, 由卵巢黃體分泌, 其主要作用是維持雌激素激發的子宮內膜形態的穩定, 促進胎盤的正常發育, 并可抑制母胎的抗原免疫應答, 對妊娠過程的母胎均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可使子宮保持妊娠狀態[9]。另外黃體酮還可提高孕婦的血清孕酮和人孕激素誘導阻斷因子(PIBF)水平, 刺激細胞分泌人體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減少子宮和血管平滑肌釋放前列腺激素, 降低子宮的應激性反應, 起到保胎的作用[4, 10]。
研究中兩組難免流產、早產、低體質量兒、巨大兒、胎兒窘迫、胎兒畸形、1 min Apgar評分≤7分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953、0.424、0.286、0.924、0.154、0.286、0.286, P>0.05), 提示對先兆流產患者應用黃體酮療法可改善圍生兒結局。以往有研究認為外源性的孕激素會增加圍生兒心血管系統和泌尿系統缺陷的發生風險[5], 與本次的研究結果不一致, 主要是由于本研究中所選擇患者均為孕酮缺乏引起, 基于此類患者應用黃體酮治療能夠將孕激素水平維持在正常范圍, 以此保證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 且所用藥物劑量均在安全的范圍。
綜上所述, 在先兆流產患者中應用黃體酮療法, 對于改善妊娠期合并癥及圍生兒結局有明顯的作用,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謝萍. 黃體酮療法治療先兆流產對妊娠期合并癥及圍生兒結局的影響. 醫學綜述, 2016, 22(2):356-358.
[2] 禹彬, 黨飛, 娟娟. 黃體酮聯合間苯三酚對先兆流產患者血紅素氧合酶-1表達及圍生兒結局的影響. 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21):4526-4528.
[3] 馬亮娟, 何菊芳, 胡志遠. 黃體酮聯合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對先兆流產患者血清孕酮、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雌二醇水平的影響. 中國婦幼保健, 2017, 32(7):1542-1544.
[4] 王麗君, 胡晨, 吳江平. 黃體功能不全先兆流產的治療及血清孕酮值與治療結局的相關性分析. 現代婦產科進展, 2015, 27(1):40-43.
[5] 余艷. 比較兩種不同方式治療黃體功能不全先兆流產的療效及其血清孕酮值與治療結局的相關性.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6, 15(8):791-793.
[6] 王禎. 先兆流產患者運用黃體酮療法對其圍生兒結局與妊娠期合并癥的影響.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24):163.
[7] 康亞. 黃體酮治療先兆流產對妊娠期合并癥及圍生兒結局的影響.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6, 3(18):79-80.
[8] 王小衛. 黃體酮治療先兆流產對妊娠期合并癥及圍生兒結局的影響.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17):112-113.
[9] 王玉蓮. 黃體酮治療先兆流產對妊娠期合并癥及圍生兒結局的影響.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6, 27(23):4475-4477.
[10] 潘洪枚. 黃體酮治療先兆流產對圍生兒結局的影響研究. 母嬰世界, 2015(19):54.
[收稿日期:2017-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