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蕾 張蕾
【摘要】 目的 分析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人工授精中效果。方法 74例接受人工授精排卵患者, 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7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成功排卵和妊娠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成功排卵
34例(91.89%)、妊娠30例(81.08%), 均明顯多于對照組的19例(51.35%)、14例(37.84%),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在人工授精過程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有效提高患者排卵率和妊娠率, 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多囊卵巢綜合征;人工授精;應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115
多囊卵巢綜合征 (poli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為代謝紊亂綜合征下導致高雌激素癥和胰島素抵抗, 常見臨床表現為月經不調和不孕癥, 臨床數據統計, 其發病率高達7%[1]。而人工授精為主要治療方法, 在實施人工授精前應促進排卵以及各項指標符合妊娠, 且臨床研究發現, 良好的臨床護理可有效提升患者依從性和排卵妊娠成功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針對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人工授精中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次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4例接受人工授精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7例。對照組年齡23~36歲, 平均年齡(29.70±6.19)歲, 不孕時間2~9年, 平均不孕時間(5.20±2.96)年;觀察組年齡25~37歲, 平均年齡(30.10±6.39)歲, 不孕時間1~8年, 平均不孕時間(5.40±2.8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標準 ①年齡≥38歲;②患有高泌乳素血癥、甲狀腺功能異常垂體促性腺激素(Gn)儲備低導致無法排卵;③患者和家屬對本次調查內容知情了解并簽署同意書;④本次調查內容經過倫理委員會同意;⑤近1個月內參加類似醫學調查。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
1. 3. 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 詳細內容如
下:①擬定個性化護理方案:了解患者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用藥情況等, 擬定相應護理方案, 根據綜合情況糾正病因并擬定護理方案;②延續服務:通過電話回訪了解患者用藥情況和治療周期, 并提醒患者按時進行檢查, 同時階段性根據患者情況進行糾正指導;③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將人工授精原理、準備措施、授精標準以及排卵數量采用通俗易懂語言告知患者和家屬, 提升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 且告知患者自行繪制體溫和月經周期曲線, 同時按時檢查血常規、B超、白帶以及尿黃體生成激素(LH)檢測值, 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休息、按時飲食、控制體重、保持低脂、低糖飲食, 堅持適量運動, 保持愉快心情[2];④護理指導:護理人員對患者目前病情進行評估, 告知患者和家屬離院后的注意事項, 幫助患者共同監督患者用藥和配合治療。
1. 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成功排卵和妊娠情況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成功排卵34例(91.89%)、妊娠30例(81.08%), 均明顯多于對照組的19例(51.35%)、14例(37.84%),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3. 1 臨床護理路徑有助于提高患者對醫務人員治療的依從性 多囊卵巢綜合征導致不排卵的臨床治療較為復雜, 需要長時間、多周期的檢測、服藥、檢查等, 且以上三個環節均緊緊相扣。臨床護理路徑主要為通過擬定個性化護理方案, 根據患者個人日常生活、飲食、休息以及用藥習慣了解患者綜合情況, 并且給予患者進行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日常自行擬定體溫、體重、月經曲線圖, 同時通過電話隨訪方式, 給予患者動態監測和督促治療指導, 提高患者成功排卵和妊娠率[3]。
3. 2 臨床護理路徑的重要性 多囊卵巢綜合征為育齡婦女內分泌常見疾病, 主要由于患者患有高胰島血癥、高密乳素血癥等, 且大多數患者伴有肥胖或超重顯像, 患者在長時間用藥治療后可由于內分泌系統異常導致體重控制不佳,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必須經過規范化、系統化的減肥和控制體重, 及時給予患者運動和飲食干預, 若患者自控能力和自我監測較差者, 應采用電話隨訪方式, 幫助患者做好認知重塑、自我監測、社會支持以及應急處理等, 糾正錯誤的不良習慣和生活方式, 調動患者積極樂觀向上的心理, 改善由于自我行為的不佳導致代謝水平異常和體重超重情況, 提高患者人工授精排卵妊娠成功率[4]。臨床護理路徑主要將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可能和即將出現的問題提前進行預見性干預措施, 減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由于自我對問題處理不佳而出現臨床治療依從性降低[5-10]。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 通過給予觀察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 患者糾正不良生活、飲食以及作息習慣, 自我控制、檢測、配合治療其成功排卵率和妊娠率為91.89%和81.08%, 對照組分別為51.35%和37.84%, 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人工授精過程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有效提升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 改善排卵和妊娠成功率, 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彩英, 連蔚. 臨床護理路徑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人工授精中的應用與效果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7):165-167.
[2] 譚卉妍, 王素玲, 陳翠環. 臨床護理路徑在青春期多囊卵巢綜合征病人針刺治療中的應用. 護理研究, 2017, 31(18):2250- 2251.
[3] 邢素娟, 王茜, 張麗, 等. 臨床路徑在人工授精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6, 16(14):191- 192.
[4] 徐雁, 梁麗笙. 不同促排卵方案用于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宮腔內人工授精的臨床療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20):4217-4219.
[5] 王瑾, 高天旸, 李少玲, 等. 針灸對多囊卵巢綜合癥患者的體質調理并促成懷孕的結局的影響.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6, 37(5):44-45.
[6] 雷燕. 臨床護理路徑在人工授精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14):32-33.
[7] 侯靜, 周蘭. 人性化護理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分析. 醫學信息旬刊, 2013, 26(10):234.
[8] 羅小歡. 不同促排卵方案用于PCOS患者宮腔內人工授精的臨床療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廣州醫科大學, 2014.
[9] 劉曉艷, 陳志云. PCOS患者宮腔內人工授精不同促排卵方法的療效比較. 中國醫藥指南, 2012(25):433-434.
[10] 林津, 李萍, 沙艷偉, 等. 不同促排卵方案在PCOS宮腔內人工授精的應用分析. 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2015, 23(3):111-112.
[收稿日期: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