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鳳麗
【摘要】 目的 探析急性冠狀動脈(冠脈)綜合征(ACS)患者采取依折麥布聯合瑞舒伐他汀鈣片治療對患者血脂和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的影響。方法 76例診斷確診為ACS患者作為觀察對象, 遵循雙盲法分組標準分成常規組與干預組, 每組38例。常規組實施常規治療加瑞舒伐他汀鈣片;干預組在常規治療前提下加用瑞舒伐他汀鈣片及依折麥布治療。比較兩組血脂指標、hs-CRP水平及用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后, 常規組血漿總膽固醇(TC)為(3.32±0.95)mmol/L、甘油三酯(TG)為(2.13±1.0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為(1.20±0.4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為(2.00±0.51)mmol/L、hs-CRP為(2.70±2.09)mg/L;干預組TC為(3.06±0.90)mmol/L、TG為(2.03±
1.00)mmol/L、HDL-C為(1.26±0.50)mmol/L、LDL-C為(1.90±0.42)mmol/L、hs-CRP為(2.34±1.97)mg/L。兩組治療后hs-CRP水平和血脂各項指標水平均得到改善, 且干預組改善程度優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ACS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鈣片結合依折麥布治療的效果確切, 可改善患者血脂指標與hs-CRP的水平, 可靠安全, 值得推廣。
【關鍵詞】 血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瑞舒伐他汀鈣片;超敏C反應蛋白;依折麥布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60
ACS(acute coronary syndrome)是一組以急性心肌缺血為共同特征的臨床綜合征, 包括不穩定型心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ACS主要發生機制為易損斑塊破裂或潰瘍合并血栓形成和(或)血管痙攣, 引起冠脈狹窄程度急劇加重或急性閉塞;ACS屬于急危重癥, 好發于中老年群體中, 患病原因在于冠脈粥樣硬化斑塊因破潰[1]以及糜爛造成不完全或完全閉塞性血栓, 具有患病迅速、進展快以及危險性高等特點, 不僅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 還可對其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2], 及時采取措施救治至關重要。現對本院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76例ACS患者采取兩種不同治療措施的可行性展開探析, 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6例臨床診斷明確為ACS患者, 遵循雙盲法分組標準將患者分成常規組與干預組, 每組38例。常規組女18例, 男20例;平均年齡(60.34±10.57)歲;其中17例心肌梗死, 21例不穩定型心絞痛。干預組女19例, 男19例;平均年齡(60.67±10.43)歲;其中17例心肌梗死, 21例不穩定心絞痛。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所選患者均確診為ACS, 符合WHO有關ACS臨床診斷標準;②對本次研究應用的藥物無禁忌證;③治療依從性佳, 均自愿簽署同意書入組研究。排除標準:①排除腎、心與肝等重要臟器病變者;②排除惡性腫瘤及血小板功能異常者;③排除對本次治療藥物過敏者;④排除急性感染、免疫性疾病以及精神疾病者。
1. 2 方法 常規組患者行常規治療, 指導患者服用拜阿司匹林腸溶片、β受體阻滯劑等常規預防冠心病藥物, 同時給予10 mg瑞舒伐他汀鈣片[IPR PHARMACEUTICALS INCORPORATED分包裝企業, 阿斯利康藥業(中國)有限公司, 進口藥品大包裝注冊證號H20110562, 進口藥品小包裝注冊證號H20110563]口服治療, 1次/d。干預組在上述治療前提下給予依折麥布片(MSD International GmbH (Singapore Branch, 注冊證號H20130837)口服治療, 即給予10 mg依折麥布, 1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4周。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效果。檢測指標:對兩組空腹血脂指標和hs-CRP水平進行檢測, 其中血脂指標包括血漿TC、TG、LDL-C與HDL-C, 通過氧化酶法測定;hs-CRP通過免疫比濁法測定;觀察記錄兩組用藥不良反應(肝功能異常、心肌梗死復發、心絞痛復發與胃腸道不適)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hs-CRP與血脂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 常規組TC為(5.25±1.16)mmol/L, TG為(2.29±1.15)mmol/L, HDL-C為(1.06±0.27)mmol/L, LDL-C為(3.21±0.61)mmol/L, hs-CRP為(3.99±3.16)mg/L;治療后分別為(3.32±0.95)mmol/L、
(2.13±1.02)mmol/L、(1.20±0.44)mmol/L、(2.00±0.51)mmol/L、
(2.70±2.09)mg/L。治療前, 干預組TC為(5.25±1.10)mmol/L,
TG為(2.32±1.12)mmol/L, HDL-C為(1.03±0.29)mmol/L, LDL-C為(3.24±0.60)mmol/L, hs-CRP為(4.02±3.11)mg/L;
治療后分別為(3.06±0.90)mmol/L、(2.03±1.00)mmol/L、(1.26±0.50)mmol/L、(1.90±0.42)mmol/L、(2.34±1.97)mg/L。
兩組治療后hs-CRP水平和血脂各項指標水平均得到改善, 且干預組改善程度優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常規組出現5例肝功能異常, 3例心肌梗死復發, 3例心絞痛復發以及1例胃腸道不適,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1.6%;干預組出現5例肝功能異常, 0例心肌梗死復發, 2例心絞痛復發, 4例胃腸道不適,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8.9%;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623, P=0.8028>0.05)。
3 討論
ACS在臨床中比較常見, 患者血脂出現異常后極易導致心血管事件, 還可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及進展, 對ACS患者的血脂進行有效調節可使病情進展得到延緩。hs-CRP可作為機體炎癥反應最為敏感的指標之一, 經查閱資料顯
示[3], 其與ACS的產生、進展以及預后間具有極為密切的聯系, 在斑塊穩定性預測方面有極高的精確性和敏感性。目前臨床應用廣泛的調脂藥物為他汀類藥物, 該類藥物不僅能夠對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進行有效抑制, 由內源性途徑發揮出調脂效果, 最終使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降低, 還可對合成膽固醇產生抑制作用, 使低密度脂蛋白(LDL)加速清除。據資料顯示[4], 他汀類藥物不僅具有可靠的調脂功能, 還可使炎癥反應得到改善, 快速修復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 維持斑塊的穩定性, 使斑塊體積逐漸減小。瑞舒伐他汀鈣片可對肝臟起到靶向作用, 增加肝臟外表LDL受體的數量, 進而加速其分解和吸收, 最終使LDL-C合成量降低[5-7]。依折麥布屬于膽固醇抑制劑, 能夠通過作用于患者腸道, 對其吸收膽固醇產生有效的抑制效果, 同時還可及時抑制由肝臟中轉運小腸中的膽固醇[5], 減少肝臟內膽固醇數量, 使血液內膽固醇進一步得到清除。將上述兩種藥物聯合應用, 不僅可起到協同效果, 使膽固醇吸收與合成降低, 還可起到超強的降脂作用[8-10]。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干預組血脂指標改善幅度較常規組更接近于理想值, 同時干預組患者hs-CRP水平下降程度大于常規組(P<0.05), 表明聯合治療優于常規治療, 對改善患者病情有重要促進作用;通過比較兩組用藥安全性發現,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聯合用藥不會加重藥物不良反應, 不會增加患者治療不適感, 患者依從性佳, 療效確切。
總之, 在治療ACS時給予依折麥布和瑞舒伐他汀鈣片聯合治療的效果顯著, 安全性高, 值得作為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加大推廣。
參考文獻
[1] 方喜波, 馬懷英, 李慧心. 辛伐他汀聯合依折麥布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療效. 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 2015(1):65-68.
[2] 閆立新. 瑞舒伐他汀聯合依折麥布在老年NST-ACS患者療效和安全性觀察. 中國醫學創新, 2017, 14(25):54-57.
[3] 魏科華, 姜興千. 小劑量瑞舒伐他汀聯合替米沙坦和依折麥布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效果分析. 中國當代醫藥, 2015(35):
138-141.
[4] 徐風燕, 葛振嶸. 聯合調脂治療對老年高危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及炎性因子的影響. 醫學臨床研究, 2016, 33(11):2235-2237.
[5] 魏鵬, 吳強, 付強, 等. 瑞舒伐他汀聯合依折麥布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2, 6(23):7540-7542.
[6] 劉宇, 李貴才, 李艷. 依折麥布和辛伐他汀聯合應用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血脂達標率的影響研究.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2, 20(10):1607-1609.
[7] 韓戰營, 何冉, 盧長青, 等. 依折麥布聯合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血脂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 中國動脈硬化雜志, 2013, 21(12):1114-1118.
[8] 李榮霏, 易高眾, 劉志華. 瑞舒伐他汀聯合普羅布考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及血脂的影響.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2, 28(10):737-739.
[9] 徐桂安, 宋付凱, 柴建文, 等. 瑞舒伐他汀聯合硫酸氯吡格雷對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及血脂的療效. 當代醫藥論叢, 2012, 10(8):683-684.
[10] 馬國強, 李春曉, 張勇濤, 等. 依折麥布聯合瑞舒伐他汀對冠心病血脂、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 解放軍醫藥雜志, 2017(10):91-94.
[收稿日期:2017-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