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保珠?秦春蓉
[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在協同創新理念下,構建了市場營銷專業“校企協同”模式,并提出了一系列實施保障措施:在課程體系、實踐教學方法、“雙師型”師資隊伍、優化協同創新合作機制等方面。
[關鍵詞]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協同
教育部 2010 年下發了《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高校應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素質教育的教學體系。到 2020 年逐步形成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產教融合、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相對接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因此具體到應用型本科市場營銷專業,培養具有實踐能力與創新創業能力的營銷人才是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標之一。
一、創新創業人才的內涵
創新創業人才是大學生能力培養的新方向,主要包括兩個層面,即“創新”、“創業”。創新是一個概念化的形成過程,在這個形成過程中是一種思維的轉換、方法的改進、新元素的增添并且創造了新事物。創新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企業家把自己沒有使用的生產要素加入到自己的企業中去,這是一個要素增加的過程創新;二是把企業內部的要素經過重新組合,使得企業經濟效益進一步提升。創業是在創新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創業和創新相比與社會價值以及經濟效益的關系更為密切,創業是指人們通過努力進行一些資源的優化和組合,并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創業主要是個體通過商機的發現以及運用,通過個人的努力最終獲得收益。
二、建立與創新創業相協調的人才培養方案
通過廣泛深入的調研,及時跟蹤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把握專業領域技術的發展趨勢。培養目標必須切合工作崗位實際,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提升專業內涵,創出專業特色。積極推行教學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教學做結合作為人才培養模式的切入點,構建符合行業、企業要求的,突出專業能力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包括:以專業規范規定的核心知識體系為基礎,以行業企業主流工作崗位需求及其區域經濟發展為導向,合理設置專業方向,以適應學科的發展和企業需求的變化。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方向,優化課程體系,提高課程之間的知識集成性。
三、校企合作與市場營銷人才培養的邏輯關聯
1.校企合作與市場營銷人才培養的內涵與價值功能
校企合作是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豐富的內涵,是學校與企業共同辦學,相互利用資源開展人才培養和培訓的過程。校企合作能夠為企業提供訂單式的人才隊伍儲備,及時為企業補充合適的勞動力,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同時,能夠為高職院校辦學、教學與人才培養的創新發展服務,能夠極大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與實踐能力。
2.校企合作與市場營銷人才培養的相關性
校企合作與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是高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兩者的關系是平臺與項目的關系,是手段與內容的關系。一方面,校企合作是人才培養的良好平臺與契機。開展市場營銷人才培養,需要很多平臺與方式的創新發展,比如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實踐實訓基地、網絡平臺等都是很好的人才培養平臺,其中校企合作作為一種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更是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另一方面,市場營銷人才培養離不開校企合作。不斷豐富校企合作的項目,不斷為校企合作拓展生存與發展的空間、視域。
四、校企協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
1.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課程的構建
以行業為依托發展高等教育,以行業發展變化為依據增設課程。高校應該開展與企業的全面合作。而從目前我國高校與企業的合作來看,完全沒有起到交流合作的作用。因此,讓高校的教師與學生全部參與到與企業的交流合作中,深入合作。
2.校企協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實踐
(1)實踐教學方法與手段。依托計算機與網絡,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積極開展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多種方式創新課堂教學,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與知識量.繼續廣泛推行案例式、討論式、情景模擬式教學,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達到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進行模擬仿真、改善實驗教學條件,通過引進市場營銷模擬軟件、信息系統軟件、電子商務模擬軟件,結合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特征,積極開展實訓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開展各種類型的比賽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全國市場營銷大賽、市場調查大賽、廣告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通過比賽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
(2)“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學校應該提供更多的校企合作與產學研合作平臺,讓教師走進企業學習、培訓、交流,通過真實的崗位訓練提高教師的實踐經驗與學術水平,并且學校應該出臺相應的保障措施,如教師的企業掛職可以納入課時量的考核;其次可以把學生拉到實踐基地進行現場教學,如講授品牌策劃、包裝策略等,避免“照本宣科”的乏味性,提高課堂教學的實踐性。
(3)優化協同創新合作機制。首先國家和政府可以通過相關的法律和政策推進協同創新合作機制,如對承擔校企合作教育的企業單位,根據承擔的學生數量和消耗企業材料的費用,考慮適當的稅收減免和財政補貼,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其次構建協同創新管理團隊,使之獨立于協同各方主體之外,協調各方利益,促進交流與合作,加強營銷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能力等。
五、結語
綜上所述,實現校企協同育人,應加強校內、校外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構建開放式、立體化的綜合實踐創新創業教學與課程體系。采用校企“雙導師制”開展項目實訓、畢業實習。同時以項目為依托,開展案例式教學,在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玉霞.應用型本科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赤峰學院學報,2016(4).
[2] 陳德余.校企協同模式下的創新創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與實踐[J].職業教育,2016(11).
[3] 羅瑞珍. 創新創業視角下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經貿教育,2017(1).
項目編號: 重慶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7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