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華莎
[摘 要]針對現今高職英語教育的現狀和問題,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培養為核心提升高職英語教學質量。本文從高職英語人才的培養應向社會看齊,向企業看齊,向現實需要看齊的分析出發,探討以未來就業和職業規劃培養為核心的高職英語教育有效途徑。
[關鍵詞]職業培養 ;高職 ;英語教育
高職英語的教學過程其實就是解決學生語言應用問題的過程。一節成功的高職英語課程,不是老師一本正經地維護師道尊嚴,不是枯燥無止盡的讀、背、寫、默。老師應該具有嫻熟的課堂駕馭能力,通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將重難點融匯在教學之中,通過朋友、知心姐姐、慈愛媽媽的身份扮演,走近學生內心,把話語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能自信、標準地表達英語,流利順暢的運用英語,打造一堂獨具特色的英語盛宴。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加入職業因素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職英語人才的培養應向社會看齊,向企業看齊,向現實需要看齊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進一步加深,中國國民收入的步步提高,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意識也在逐漸轉變,從傳統的應試教育到著重培養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國際教育,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的始終是塑造高職生的核心競爭力。真正的國際人才重在思維與綜合能力的培養,而不僅僅是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脫離了應用去學英語,就是脫離語言學習的本質,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高職英語的教學要始終堅持不能僅僅以培養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為目的,而應當培養高職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用英語思維去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培養其自主學習、批判創新、團隊領導、友好協作、共同進取的綜合素質。
二、以職業培養為核心的高職英語教育有效途徑
1.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
高職英語課程體系要按照以下幾步驟建構:
(一)基礎階段。能夠公式化地問和答日常生活有關話題;能夠說基本的建議、要求,表達自己的選擇;能夠說出現在和過去的動作;可以有信心地談論家庭生活、工作和抱負;可以應付緊急情況,講簡單的指示和建議。
(二)應用階段。能夠用所學的句子結構表達個人的意見,說明理由;初步講述故事和描述故事;感到有信心在未來職場使用英語;能夠進行面對面或電話交易,可以在小范圍內有效地與人交談;開始脫離交易式的一問一答,投入更活躍互動的會話;懂得別人所說的大部分話,開始加入會話。
(三)熟練階段。進一步鞏固英語語法,包括過去和完成時態;可以一對一,面對面或在電話中就商業或社會事務進行有效的交談;有信心在一大群人中提出意見,對別人做出回應;能夠表達和為自己的意見辯護并請教他人的觀點。
2.模擬“企業模式”進行英語教學
高職院校可通過外企招聘—模擬應聘—外企培訓—進入實體的模式進行英語教學。讓學生在侵入式的企業英語人才招聘的環境中,用英語來解決在未來職場中會遇到的貿易業務、人際交往問題,把語言當作工具去使用,同時通過教學過程、應聘培訓以及一些小項目管理,培養高職學生演講演示、項目管理和團隊協作等能力。模擬“企業模式”進行英語教學的目在于借企業現行的運作模式,實現前沿信息的共享和最新資源的分享,共同助力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模擬企業”進行英語培訓后,亦可設立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實現真正地實地教學。通過與優秀企業合作,能夠打破傳統英語教學樹立起來的無形“圍墻”,破除老舊的英語教學套路,更新英語教學理念,使學生更加契合市場的需求。
3.加強英語仿真情境實訓與實踐活動
當前教育資源數字化、信息化迅猛發展,新時代的英語教育要從“互聯網+”的新構思出發,利用數字化技術,構建信息常態新環境,提供一站式服務,讓師生合力探尋出高職英語的有效教學規律,培養綜合型人才。在具體的高職英語課堂上,應通過創新語言實驗室的構造方式,以校企合作為切入點,引進微信公眾平臺、云課堂、英語APP軟件、英語官網、微博、社區、論壇等平臺,以加強英語信息的交流,最終實現平臺或客戶端為學生服務,師生共享的教育生態圈,實現全國甚至全球優秀教育資源共享、多群體研判、多緯度教學等一體化功能。
參考文獻:
[1]杜素文, 李春萍.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英語職業能力的培養研究[J]. 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1):138-140.
[2]廖瑩. 基于職業外語能力培養為核心的高職英語教學探索——以《新職業英語綜合課程1》為例[J]. 英語廣場:學術研究, 2014(11):96-97.
[3]徐寧. 基于核心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英語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以商務英語專業《經貿翻譯》課程為例[J]. 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2011, 17(6):109-110.
[4]陳映丹. 基于核心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改革——以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為例[J].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5, 34(1):149-150.
[5]蔣宏. 以實踐教學為核心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研究[J]. 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2):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