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杰
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服務宗旨,樹立黨校教師忠誠新形象
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一次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黨和國家事業新征程的大會,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旗幟、團結奮進的大會。這次黨的大會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這68個字的主題,明確回答了我們黨在新時代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么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么樣的奮斗目標的重大問題。十九大一個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也是集中出現在媒體上的高頻詞。這是我們中共黨人要向海內外中華兒女和全世界人民鄭重宣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作為一名基層的黨員,同樣擁有這樣的初心和使命。在自己的平凡崗位上,初心不改,矢志不移,兢兢業業,克勤克儉,廉潔奉公,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作為黨校教師,自覺堅持把學習作為政治責任、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并以身作則,自覺加強個人黨性修養,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一步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切實筑牢思想防線,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展現出新時代的新氣象。這就需要我們一方面通過讀書不斷地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提升涵養、增長才干。一要讀好有字之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系統地閱讀,批判性地閱讀,讀原著,讀好書。二要讀好無字之書。在豐富的社會實踐中,體驗苦辣酸甜,反思個中滋味,提高理論涵養,反哺實踐活動。三要讀好心靈之書。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注重心理建設,凈化心靈成長,強大心理支撐。總之,提高自身素質、完善自身知識結構、豐富自身文化生活,在閱讀好三本書的世界里不斷汲取專業養分、豐厚自身閱歷、涵養心性生態,形成觸及心靈于未知領域的思考,延展和闊寬黨校教育的視野。另一方面,又要通過撰寫教育筆談,建構反思知識網絡。黨校教師的教育自覺在教育培訓的實踐中逐漸生成,需要批判性地省察自我教育實踐行為。在教育培訓實踐過程中,前瞻選題,戰略備課,互動學員,記錄體會,撰寫筆談,改進提高,立足于實踐經驗而進行再反思、再認知、再體會、再感悟,在回顧與診斷中形成“實踐——反思——提升——再實踐——再反思——再提升”的學習實踐循環模式,從而建構反思知識網絡,形成更加理性的教育認知系統。
二、嶄新起點,全新篇章,主動接受監督,樹立黨校教師干凈新形象
黨的十九大作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個重大政治判斷,明確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具有開拓性意義。注意把握幾點:第一,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不是簡單的說法,而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政治判斷,是一個關系全局的戰略考量。第二,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不是歷史學上時代劃分的概念,而是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意義上提出來的。第三,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不僅僅是從黨內國內發展來考慮的,而是從世情、國情、黨情變化的大格局來分析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
新起點,開啟全新的篇章;新時代,需要新的理論指導;新征程,需要肩負新的使命。這些都需要我們有一個全新的氣象和良好的形象。作為黨校教師,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自己,守規矩、重品行,清正干凈干事業,主動接受監督,樹立黨校教師干凈新形象。這就需要心存敬畏、嚴守法紀、嚴格自律,做到慎言、慎行、慎獨、慎初、慎微、慎交友,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扛住黨和人民交給的責任,守住政治生命線。作為黨員教師,從我做起,率先垂范,堅決貫徹執行黨的政治紀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落實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勤政各項規定,更好地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堅持自重、自警、自省、自勵,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正確對待權力、金錢和名利,做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的領導干部。不斷加強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利益觀、榮辱觀、道德觀,自覺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蝕,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厲行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弘揚科學精神,充分認識邪教的反動本質和對社會的極端危害,堅決同一切邪教作斗爭。作為黨校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覺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和廉潔自律一系列規定,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群眾的監督,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防微杜漸,不越雷池,筑牢拒腐防變防線,切實改進作風,保持黨校教師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三、矛盾轉化,全面把握,勇于承擔責任,樹立黨校教師擔當新形象
黨的十九大在深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把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工作的戰略重點和主攻方向。作出這樣的修改,主要依據如下。一是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這說明,我國長期所處的短缺經濟和供給不足狀況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再講“落后的社會生產”已經不符合實際。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這說明,人民群眾的需要在領域和重心上已經超出物質文化的范疇和層次,只講“物質文化需要”已經不能真實全面反映人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三是影響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其他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由此造成或派生的。
作為基層黨校的教師,更應該全面把握我國主要矛盾轉化,更深刻地明確黨和國家工作的戰略重點和主攻方向,學深悟透,樹立忠誠擔當的新形象。敢于擔當是共產黨人的鮮明政治品格,是黨員干部的職責所系、使命所在。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于擔責,是檢驗每一名黨員身上是否真正體現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在黨性原則面前要敢于擔當,涉及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要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在矛盾困難面前要敢于擔當,面對矛盾和困難,要堅定信心、頂住壓力、沉著應對;在各種危機面前,敢于挺身而出,敢于決斷、敢于負責;在歪風邪氣面前要敢于擔當,不做老好人;在依法治理上要敢于擔當,黨員干部要依法治權,強化權責法定的理念,堅決貫徹“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敢于擔當需要勇氣,更需要能力。要善于用戰略思維和辯證思維觀察分析問題,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干工作、樹形象、聚民心、促發展。進一步提高群眾工作能力,深入群眾,摸實情、聽真話、解難題。進一步提高調查研究能力,使各項決策和各方面工作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人民意愿。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創業上,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工作,真正做到敬業、勤業、精業。作為黨校教師,我們深感使命高貴,自覺堅持黨校姓黨原則,勇于擔當,切實做好高調做事低調為人、謀事創業,為黨的干部教育事業盡到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