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東
[摘 要]北方陸地豆角的栽培技術包括選種、選地、播種、田間管理等方面,掌握一定的栽培技術就會高產優質的豆角。
[關鍵詞]豆角;栽培;挑選;播種;管理
豆角是北方人最喜愛的蔬菜之一,是健胃補腎的營養蔬菜,所含蛋白質易于消化吸收,并含有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夏季盛產的蔬菜,如果想一年四季食用豆角,就要分露天栽培和大棚栽培兩種。想高產優質的豆角就要掌握一定的栽培技術,下面介紹一下北方露地豆角的栽培技術:
一、首先要挑選優質種子
根據個人喜好,可選種不同口感的油豆、一點紅、扁豆、豇豆等品種,自家留種要選結莢位低、結莢密集的植株,籽粒飽滿充實,種皮顏色一致有光澤,種粒排列整齊的豆莢做種。如購買可選科學培育的適應性強、盛花期能避開高溫,抗寒性強、抗病性強、坐莢率高的品種。
二、挑選肥沃土地
因豆角喜溫耐熱,所以要選擇土層深厚、土地肥沃、地勢稍高、排水優良的土壤種植。最少在2年內未種過豆類作物的田地,防止重茬減產或不產。要翻深溝,攏高畦,畦高約30—35厘米,畦寬40厘米左右,畦間距40厘米左右。畦壟基部要施以氮肥,適量施磷、鉀基肥。若以施牛糞、豬糞等農家肥為主最好,約每平米2—3公斤。
三、適時播種
北方露地豆角的播種最早茬在4月下旬到五月中旬。若覆蓋地膜,可在清明前后播種。播種前無需泡種,可在太陽下曬兩天。一般采用直播的方法。但北方春種的第一茬豆角,播種后氣溫較低,發芽緩慢,若遇上低溫陰雨天氣,豆種腐爛,成苗差。有條件的可采用育苗移栽,可促進提早開花,進而早產高產。夏季播種,生長期短,氣溫高,直播較好。北方露地豆角最晚茬在七月初,再晚,會在剛結莢時遇霜凍,得不到收獲。
四、播種定植方法
可采用單行或雙行植,每穴2粒種子,株距在15—20厘米。播種八九天后,豆角幼苗第一對葉展開,株高大約10厘米時及時定植,定植宜在晴天進行,深度不超過苗原來深度為宜,澆水后根系剛好不會露出土面為準,若采用直播間苗宜在陰雨天進行,一邊緩苗,提高成活率。并要及時查苗補苗。
五、田間管理
1.豆角種植前期要合理施肥、澆水,防止肥水過多造成徒長
春夏季不是特別干旱,不需要淋水,雨季來臨,要及時排除壟溝積水,秋季干旱時可適當澆水。豆角開花結莢時會消耗大量養分,要保證肥水充足。(據查閱相關數據材料顯示:可每畝追施復合肥30公斤,過磷酸鈣10公斤,氮化鉀5公斤。豆莢生長盛期以后,可再追施一次根外肥,可進行葉面噴灑,減少落花落莢)如果在盛莢期后,植株尚有繼續生長的能力,就要加強肥水管理,可以延長收獲期。
2.當幼苗抽蔓時,要及時插架
插架后要經常引蔓,防止落地爛掉,影響生長。引蔓在晴天上午為宜,按逆時針方向纏繞架棍上。當枝葉生長過于旺盛時,應適當摘除老葉、病葉。加強通風透光。促進開花結莢,減少病蟲害。為保證主蔓粗壯,要把第一花序下側枝摘去,第一花序以上側枝在留3葉后摘心。主蔓到架頂后摘心。這樣既控制營養生長,促進下部開花結莢,又防止架間主蔓纏繞,影響通風透光,不利于增多結莢和采摘。
3.接近采摘期最怕發生落花落莢現象
什么情況會引起落花落莢呢?氣溫過低(15°以下)或過高(35°以上)會影響花芽的分化,花器發育不良,導致不孕花,會引起落花落莢。開花期獲結莢期營養不足,導致花與莢,莢與莢養分爭奪不均,也會引起落花落莢。若在高溫、高濕或者高溫、干旱時會影響花粉的萌發或發育畸形,導致落花落莢。不適當的肥水,造成蔓葉徒長,影響光照和通風,或栽培過密、架棍較矮、摘心不當,都會因光照不足,通風不良而使落花落莢數量增多。
近年來因黑色地膜的廣泛使用,露地豆角也有扣黑地膜的做法。首先是抑制雜草的生長,草害抑制農作物生長是嚴重問題,噴灑除草劑又會改變土壤的松軟度,用黑色地膜覆蓋后,地面上的雜草會因為光照不足而抑制其生長,又不會傷害土質。但在種豆角的地方要留孔,便于豆角種子萌芽。其次,黑膜因透光率低,輻射的熱度低,所以被覆蓋的土溫日變化幅度小。這樣利于促進作物的根系正常生長,從而達到增產,早熟的目的。用黑膜覆蓋的土壤含水量高,保水能力好,有機質處于正常循環狀態中,所以,保肥能力也強。種豆角扣黑地膜,不僅保水,保肥和增產,還能消滅雜草,節約勞動力。
若掌握好時節,多茬種植,我們北方的露地豆角可以從入夏吃到霜降,營養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