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敏
[摘要]中小企業是企業群體的重要組成,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意義,在網絡時代的發展下,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也呈現出了全新的特征,特別是在財務管理模式上,要求也越來越嚴格。本文就網絡環境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網絡時代 中小企業 財務管理模式 創新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進步,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上也開始實現了在網絡環境下的創新,本文在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傳統模式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闡述網絡效應對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的影響及其創新模式的發展。
一、中小企業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特征
(一)構建財務組織
中小企業由于受到自身成本和資源方面的限制,形成了以職能為中心,分層負責、縱向管理的財務組織。中小企業的資金存儲量和流動量與大型企業相比相對較小,所以其財務規模較小,設置組織機構比較簡單,而且其綜合管理的能力較為顯著。同時,中小企業家族式企業居多,企業的高層管理者為了嚴格管理財務,設置的組織層次不多。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只要注意上司、活動和任務就足夠了。
(二)財務管理制度
在財務管理上,中小企業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特點主要是:①財務的控制權和決策權非常集中。中小企業由于家族企業較多,一般財務的控制權都由高層管理者掌握,甚至很多的企業涉及到資金的出入問題都由主要領導審批。②管理職責不明確。在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中,具體到一個項目,從細節上管理職責的分工和責任不明確。③財務活動不正規。中小企業的財務活動的管理上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規范性認識,遇到相關的財務問題時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④財務的公開和透明度較差。中小企業的財務信息主要是供高層管理者做參考的,財務信息在企業內部沒有實現公開和透明,同時為了防止泄露一些商業機密對財務信息的公布只局限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
二、網絡環境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影響
(一)網絡協同效應
網絡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夠對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進行充分的整合,促進企業獲得第一手信息資源,實現財務和業務的共同發展,有效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網絡互補效應
企業能夠獲得利潤,原因在于他們能夠獲得稀有資源,而生產出質優價廉的產品。這種資源是企業所獨有的。而網絡就突破了這種時空上的限制,以網絡為基礎,各種類型的企業之間都可以在財務管理上實現資源的共享,企業間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共同促進。而中小企業由于資金和規模的制約,其財務活動的空間受到影響,不對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改革的話,必然在財務資源的獲得和整合方面處于不利的地位。
三、網絡環境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使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的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革,為了應對這種環境,中小企業必須要積極創新,創造出網絡環境下的財務管理的新模式。
(一)“水平總線型”財務組織的建立
這種財務結構的優勢是費用較低,容易擴展,更適合中小企業發展。水平財務總線的組織結構中,財務控制范圍拓寬,管理部門減少,這樣就對市場的信息能夠及時掌控。同時建立具有一定職能的團隊取代傳統的部門,并和企業間的財務管理中心相聯系,利用完善的網絡資源獲取原材料的存取信息以及企業內部的資金流動信息,對企業的生產環節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決策,更好的實現企業間財務和業務之間的協調發展。
(二)財務的集權和分權
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上不是簡單的對財務進行集權或者是分權的處理,關鍵是把握好“權”這個度,做到有效和協調的發展。在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中,一定范圍內的集權能夠集中起有限的財務資源,這樣就能在管理層的控制下實現財務資源的合理分配。網絡環境下中小企業要走向規范化和多元化,業務范圍不斷擴大,就要讓基層的財務人員具有一定的參與權和決定權,他們就可以在變化莫測的市場信息中抓住商機,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權利過于集中帶來的弊端,使企業的決策更加客觀、準確,提高基層財務管理人員的創新意識。
(三)程序化管理和非程序化管理的有機結合
對于容易判斷的常識性的財務問題,可以憑借以往的經驗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標準對其進行程序化管理。但是對于那些非常規性的財務問題,就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非程序化的方式進行管理了。網絡環境下中小企業的財務活動更具有約束性,同時面臨的非常規性財務問題會更多,需要基層財務管理人員和高層管理人員進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不斷發達的今天,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一定要突破傳統模式的限制,改革傳統的管理機制,進行不斷創新,以便更好的適應網絡環境下的財務管理的有效和規范發展。改變企業的財務組織結構,掌握好集權和分權的原則,針對出現的不同的財務問題進行程序化和非程序化的管理等等,促進網絡環境下的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以便更好的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