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品
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必然產物,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在要求。有效的內部控制不僅能使企業的資源合理配置,提高內部控制科學化、規范化和信息化水平,而且更能防控企業經營風險,合理保證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因此,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是當前企業管理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依據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財政部財會[2008]7號);《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應用指引》(財政部財會[2010]11號);《關于加快構建中央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資發評價[2012]68號);《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國資發改革[2006]108號)。
二、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流程
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工作要圍繞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提升發展質量和提高經濟效益這一主線,突出主要目標和主要任務,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特點開展。
(一)編制內部控制管理手冊
遵循專業性、重要性和適應性原則,確保內部控制與企業經營規模、業務范圍、競爭狀況和風險水平等因素相適應。
(二)內部控制基本框架構成
(1)內部環境:是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包括組織構架、發展戰略、人力資源政策、社會責任、企業文化等。
(2)風險評估:是及時識別、系統分析經營活動中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包括信息收集、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
(3)控制活動:是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內,包括營銷、生產等重點業務流程。
(4)信息與溝通:是及時、準確的收集、傳遞與內部控制相關的信息,確保信息在企業內部、企業與外部之間進行有效溝通,包括信息傳遞和信息系統。
(5)內部監督:是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現內部控制缺陷并及時加以改進,包括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
(三)內部控制評價
(1)內部控制評價內容。以內部環境為基礎,重點關注治理結構、發展戰略、機構設置、權責分配、不相容崗位是否分離、人力資源政策和激勵約束機制、企業文化、社會責任等。以生產經營為重點,主要關注營銷、生產、投融資與資金調度使用、采購、財務管理等流程。兼顧控制手段,重點關注預算是否具有約束力、合同履行是否存在糾紛、信息系統是否與內部控制有機結合、內部報告是否及時傳遞和有效溝通等。
(2)內部控制評價的程序和方法。在內控評價工作開展過程中,由各業務流程主管部門根據企業部署,對所負責的主要業務流程進行設計和運行情況自查,編寫自查報告,上報企業內控領導小組辦公室。企業內控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業務流程主管部門自查的基礎上,兼顧全面性和重要性,針對重點業務流程開展訪談和穿行測試,廣泛收集內部控制設計和有效運行的證據,研究認定內部控制設計缺陷和運行缺陷,組織編制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企業內控領導小組對評價過程進行監督指導,對評價報告進行審核。
(3)內部控制體系建設運行情況梳理。為應對外部繁雜的競爭環境,降低和規避自身的經營壓力與風險,按照主管部門要求,企業要圍繞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等要素,通過開展制度與流程梳理活動,將正在推進的流程、制度、職責等整合,按照“突出重點、動態調整、逐步完善”的原則,選取營銷管理、生產管理、業務外包、研究與開發、基建工程、資金活動、采購業務、擔保業務、財務報告、內部信息傳遞、信息系統等開展內控建設,提煉形成內控流程標準,基本建成初步具有組織架構扁平化、業務流程標準化、監督評價常態化特征的內部控制體系,保障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有據可依,防范各類風險因素,確保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有序進行。
(四)內部控制風險評估
企業應結合現有的管理運行模式,確定信息收集、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及風險應對的風險管理流程,確定下屬各單位職責范圍內重要業務風險管理,全面負責職責范圍內風險的識別、分析及應對策略制定和適時調整。確立風險評估的方法及風險應對策略。識別重要控制環節的風險點,分析各項風險的成因、影響、防范措施、改進建議,通過修訂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流程,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五)內部控制缺陷認定及整改
針對內部控制存在的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企業可制定內部控制缺陷整改方案,并將各項整改任務落實到有關部門和單位,限期完成整改。
三、加強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認識
(1)強化管理者的內控意識及高層的控制職能。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對企業經營效率的影響應有明確的認識。要為員工建立一個管理完善,控制有效,相互激勵、相互制約、相互競爭的工作環境;建立一個有效的令行禁止的管理系統;培養一批對工作認真負責、勤奮、正直、忠誠的員工,不斷加強員工的后續教育,對不相容職務嚴格分離,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止并及時發現管理欠缺及舞弊行為,以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
(2)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新觀念。人是觀念創新的根本和靈魂,企業制定經營目標,設置核算機制,都必須依靠人的創造性工作。強調以人為本,要求企業內部控制要充分發揮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綜合素質、道德水準和法規意識,充分發揮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內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內部控制的成敗,取決于企業員工的控制意識和行為,企業領導者注重內部控制,注重對企業員工的研究,尊重員工的心理需求,強調溝通和管理交流,便能減少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隔閡,形成強大的企業合力,促進整個企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