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柯江
[摘要]本文研究了城鎮化與物流業碳排放量之間的關系,對其背景進行了分析,結合相關數據,總結出城鎮化對物流業碳排放量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碳排放量 城鎮化 物流
物流業是目前國民經濟中占領先地位,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顯著提高了我國近三十年的經濟發展速率。但是,其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居碳排放量的第三位,較高的產能和成本嚴重制約了其發展。因此,降低物流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僅可以大大緩解國際氣候變暖的危機,也為我國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先機。多方面的因素對物流業碳排放量造成綜合影響。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嚴重影響了物流業碳排放,勞動力和生產力的集中可以達到物流業運作的要求,并且有助于物流網絡的優化,降低運輸、倉儲、配送環節的能源消耗,從而實現節能減耗,降低碳排放量。但是,城鎮化的發展將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距離進一步拉大,生產物資的運輸需要更高的時間和空間成本,對物流行業的需求量將大大增加,這勢必導致物流業的碳排放量增大。綜合上述兩個方面,本文將對城鎮化與物流業碳排放量之間的關系進行闡述。
物流業的碳排放量還未曾與城鎮化發展之間的關系有深入研究,僅對其關系的正負相關方面進行了討論,實際上,城鎮化的發展對物流業碳排放量的影響在方式和強度等多方面有著復雜的關系。因此,本文在對中國省際物流業碳排放量進行估算的基礎上,探討城鎮化不同要素對物流業碳排放的影響機理。
一、城鎮化對物流業碳排放量的影響
首先,人口密度的影響。
城鎮化人口的增多將對交通、住房、消費等生產生活活動造成巨大壓力,提高總的碳排放量,但是由于人口密度較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均碳排放量。
其次,區域空間的影響。
發展城鎮必然要擴張區域面積,對物流業的構建有著各種阻礙因素,提高了物流網絡的復雜性,同時配送距離增大,提高了碳排放量。
再次,產業結構的影響。城鎮化發展將大量農業活動轉向非農業活動,對物流業的需求量將增大,但是由于產業化密集分布,反而降低了物流業的碳排放量。
最后,生活水平的影響。城鎮化的發展對區域經濟和人均收入均有顯著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將刺激消費水平的增長,對物流行業的需求量增大,從而提高了物流業碳排放。
二、城鎮化對物流業碳排放量的影響階段分析
根據《城市發展藍皮書》,城鎮化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初始階段、中期階段和后期階段。初始階段是指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的30%以下。中期階段是指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約為30%~70%,城市化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城市人口可在較短的時間內突破50%進而上升到70%左右。后期階段是指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這一階段也成為城市化穩定階段。對于不同階段下的城鎮化歷程,物流業的發展狀況也不盡相同,物流業碳排放量的情況也不一樣。
初始階段,農村人口占絕對優勢,生產力水平較低,工業提供的就業機會有限,對物流的需求量較低。中期階段城鎮化程度明顯提高,城鎮人口數量增加較快,工業化進程加快,對物流的需求量能增大。進入后期階段,基本實現城市化,就業機會大大增加,人口密集,對物流的需求量達到頂峰,物流網絡基本健全但是復雜,物流派送呈現蓬勃生機,物流業碳排放量最大。不同城鎮化發展階段對物流業碳排放量的影響。不同階段城鎮化進程對碳排放量的影響不同。收入城鎮化對物流業碳排放量起到促進作用,收入城鎮化越高,碳排放量越大。人口城鎮化對物流業碳排放量起到抑制作用,人口城鎮化越高,碳排放量越低。
從時間上來說,后期階段的收入城鎮化遠超其他兩個階段。其原因是,城鎮化后期階段已經基本形成城市化,經濟發展迅速,就業環境積極,收入水平較高,人們對購物的剛性需求促進了物流業的發展,從而碳排放量較高。而空間城鎮化占比較低,原因可能是,城鎮化發展后期階段,人口密度較大,交通擁擠,物流運輸路程較短,因此碳排放量減小。
城鎮化發展中期階段,空間城鎮化對碳排放量的促進作用最為顯著。收入城鎮化和人口城鎮化的作用居城鎮化發展的中間地位。城鎮化發展的初始階段,各因素對碳排放量的影響均較低,這是因為,城鎮化初始階段,人口密度較低,居民生活水平普遍較低,消費欲望不高,對物流業的需求不高,但是由于居住較為分散,對物流的需求較高,因此空間城鎮化對碳排放量呈現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結論
本文對城鎮化對物流業碳排放量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得出結論如下:城鎮化對我國物流業碳排放量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并且經濟發展水平與物流業的發展速度二者相互促進,經濟發展越快,物流業發展越興盛,同時,物流業碳排放量越大。人口對物流業碳排放量起到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