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玲
[摘要]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體育活動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體育活動中,中職體育活動因其學生自身的特點,不同于普通高中,又區別于大學。中職體育活動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一方面,基于它的社會價值是培養在校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和實現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發展的目標,在中職學校中體現出了它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本文中,筆者主要通過多年的教育實踐,淺談體育活動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中職體育 心理健康 問題 措施 分析
由于我國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教育現代化越來越被更多的人關注,體育作為中職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偉大領袖毛主席就曾說過,發展體育事業,增強人民體質,由此看見發展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體育教學既要以健康第一為教學理念,還要考慮到學生學業壓力和自身心理特征,兩者都要抓,而且更要傾向于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心理健康,其他教育工作才會有意義,學生的發展也才更加均衡,因此,中職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職教育發展的必然。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意義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意義重大,是當前社會人們之間交往的基礎,如果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對學生以后生活學習都是一種阻礙。所以,關注中職學生心理健康不僅是教育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學生進入社會參加工作的試金石。學生心理健康,其智力、道德、修養才會符合社會和企業的發展需求,才是新時代體育教育的最終目標。
(一)中職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學生認清自我
中職體育教學要保證有效性和完整性,那么健康教育就必不可少,其既可以讓學鍛煉強健的身體,還可以使學生自我感知能力提高。體育教學活動一般是以集體性質來進行,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使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更加有序,而且學生通過集體活動,經過同學之間的相互溝通、交流、協作,對其自身認識也更客觀,便于其定位自身的發展,從而盡快適應以后的工作和社會環境。
(二)中職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能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體育教學活動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實踐性強,必須通過實際操作才能體會。心理健康教育能更好的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幫助教師開導學生,增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更使學生能夠很好的參與體育教學,只有和教師產生共鳴,課堂教學質量才會提升,而且學生心理健康了,做起其他事情也就更專注,和同學之間也就更友愛,能夠體會體育中的團結、堅持的精神。
二、中職學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心理健康教學意識有待加強
對中職學校心理教師的素養以及心理健康的教學意識需要進一步加強,因為目前仍然有很多中職學校存在一些不好的現象,部分教師在心理健康的教學中,一貫采用傳統的方式,其沒有結合學生現在發展的特點以及先進的技術這一發展背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從培養這些教師的地方著手,師范院校是培養心理教師的主要場所,應該加強其對當代前沿心理知識的了解,因此要鼓勵準老師盡可能多的了解關于心理健康教育前沿的知識。在中職心理的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當前心理生理發展水平,選擇適合學生的方式進行心理健康教學。
(二)中職學校的心理健康和體育教學設施有待完善
中職學生關于體育的教學,和學校本身也有很大的關系。一些中職學校,在開展的體育課程教學時只進行簡單的授課教育,體育設備不夠先進,沒有配備專門的用于體育練習的跑步機等體育健身器械。有些中職學校即使有心理健康課程,也很少組織學生去專門的心理健康教室進行上課。還有些學校的器材放在體育館里面當作擺設,每個學期只有在領導檢查的時候才安排學生進去上幾節體育課。在平常教學階段缺乏全面完善的體育教學,沒有給學生心理和身體全面發展提供良好的設施環境,阻礙學生身體素質的綜合提升。
三、在中職體育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加強體育教師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的獲取是通過教師,因此,體育教學中要想使學生心理健康,那么教師的指導就很重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教師的心理健康和情緒穩定,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氛圍和學習效果,簡言之,教師在這方面能力強,那么學生學到的心理健康知識就會很多,反之也會使學生無從學起。
(二)對教學內容要把控好
中職體育健康教育教學內容要和中職學生的身心特點相符合,內容要有針對性,既要考慮學生的接受方式,又要豐富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只有切實站在中職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才能把健康教育以合適的內容貫徹在體育教學中。
(三)學校從管理層上做好健康教育準備
第一,學校領導層首先要重視健康教育,只有得到校領導認可,那么才能把這樣的思想落實到一線教師中,而且校領導也應該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相關知識進行學習或者是培訓,以便決策時能夠符合健康教育的發展。第二,學校應該對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設備進行購進和更新,體育器材的選擇要科學合理,而且要區分開男女生,以便提高學生對學習體育的興趣。
(四)教學方式要優化
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也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參與到課堂當中,便于接受,進而改變學生對學習體育的態度,體會學習體育的魅力。體育教師要想把心理健康教育灌輸給學生,那么靈活的教學方法是關鍵,比如設置情境、分層教學、案例教學等。
(五)組織開展課余的體育活動
在課下開展一些關于體育的比賽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中職學校可以組織一些關于體育的文化活動,引導學生自己根據在多媒體上看到的體育活動在平常上課時可以用這些活動進行熱身,在體育課程中拓展體育項目,幫助學生找到對體育項目喜歡的部分,提高參與體驗課程的積極性,進而增加學生對自我的認知,提高自信心。同時在現代化的教學中不僅要進行口頭傳授,還要盡量多的利用多媒體設施向同學們進行圖文相結合的教學。例如:在體育課堂上,教師可以增加一些球類的團體活動,像籃球、乒乓球、足球等。在乒乓球的互動中,可以采用分組的形式進行男女混合雙打,單打,最后累計看哪一個小組的分數比較高。利用這種活動不僅僅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還能夠幫助學生強身健體,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同時在活動過程中認識更更多的朋友,訓練乒乓球的技巧,多中類型的運動嘗試之后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